第11章
连续一周的清晨礼仪训练,成了观景别墅的固定日常。
林舒兰嘴上依旧挂着“不过是打发时间”的傲娇说辞。
却每天准时坐在餐厅,甚至会提前五分钟到场,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等着沈屿开始指导。
这天早上,餐桌上摆着精致的水晶餐具,沈屿端来两份西式早餐,烤吐司、煎培根配溏心蛋,还有一小碟草莓。
“今天练用餐交谈礼仪。”
他把刀叉轻轻放在林舒兰面前,动作轻柔得没发出半点声响。
“余小姐当年和徐少聚餐时,交谈时从不会嘴里含着食物说话。
声音放得轻柔,眼神会专注看着对方,既显尊重又不失温婉。”
林舒兰拿起刀叉,按之前学的姿势握住,刃口轻轻划过吐司。
动作比最初熟练了太多,却还是忍不住挑眉:“吃饭就吃饭,哪来这么多讲究?安安静静吃不是更好?”
“舒兰姐,商业场合的聚餐,从来不是单纯为了吃饭。”
沈屿切了一小块溏心蛋,语气温和却带着说服力。
“您作为林氏总裁,聚餐时既要谈工作,又要维持形象。
余小姐就是凭着‘食不言却懂分寸’的礼仪,让徐少觉得她体贴又有教养。
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她也会等咽下食物再开口,声音柔而不弱,让人听着舒服。”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她,眼底带着认真:“二姑一直盯着您,要是聚餐时您说话太急。
或者含着食物开口,她肯定会在爷爷面前说您‘失了豪门气度’。
您总不想让她抓住这种小辫子吧?”
林舒兰抿了抿唇,没反驳。她叉起一块草莓,慢慢放进嘴里,咽下后才开口,声音刻意放轻了些:
“那你想怎么练?总不能让我对着空气说话。”
“我陪您练。”沈屿笑了笑,拿起水杯喝了一小口,放下时悄无声息。
“我问您问题,您要等咽下食物再回答,声音控制在能听清却不刺耳的程度,眼神看着我。
就像我们现在在参加商业晚宴,聊的是项目合作。”
他率先发问:“舒兰姐,您觉得林氏接下来的文旅项目,该侧重哪个方向?”
林舒兰刚咬了一口培根,闻言动作一顿,硬生生把食物咽了下去,开口时声音还带着点没调整好的生硬:
“自然是绑定云城大学,主打年轻市场。”话说得太急,尾音微微上扬,少了几分俏皮。
“别急,舒兰姐。”沈屿没批评,反而耐心引导。
“余小姐说话时,语速会放慢半拍,每个字都说得清晰,带着点从容的韵律。
您再试试,咽下食物后停一秒,再慢慢说。”
林舒兰深吸一口气,拿起叉子叉了一小块吐司,慢慢咀嚼咽下,停顿了一秒才抬眼看向沈屿,声音放柔放缓:
“云城大学是流量高地,年轻群体消费力强,文旅项目主打校园怀旧和潮流体验,能快速打开市场。”
这次的声音温柔却不失气场,眼神专注地落在沈屿脸上。
长睫毛轻轻颤动,竟有了几分余水意的温婉神韵。
沈屿立刻露出真诚的笑容,眼底满是赞许:“太棒了,舒兰姐!比我想象中做得还好。
您看,这样说话既显尊重,又能让人清晰听到您的观点,比急着表达效果好太多。”
林舒兰脸颊微热,避开他的目光,拿起水杯喝了一口,动作轻柔得没发出声音。
这一周的训练,喝水礼仪她早已练得炉火纯青。
“不过是调整了语速,有什么值得夸的。”
她嘴上傲娇,手指却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透着难以掩饰的得意。
接下来的训练越来越顺畅,沈屿抛出的问题从项目合作到行业趋势,林舒兰都能从容应对。
咽下食物再开口,语速平缓,声音温婉,眼神专注,完全没了之前的冷硬急躁。
训练过半,沈屿忽然起身,拿起一份文件递向林舒兰:
“舒兰姐,这是项目初步方案,您看看。”
他递文件的姿势很标准,双手捧着文件边缘,微微躬身,动作和余水意当年递给徐青山文件时一模一样。
林舒兰伸手去接,手指刚碰到文件,沈屿却轻轻按住,语气带着引导:
“余小姐递东西时,会让对方方便接手,指尖不碰到对方的手,躬身角度不超过十五度,既显礼貌又不卑微。您试试递回来给我。”
林舒兰皱了皱眉,有点别扭地接过文件,按照沈屿说的,双手捧着边缘,微微躬身递回去。
她的动作有点僵硬,躬身时裙摆轻轻晃动,耳尖泛红,这种略带谦卑的姿势,她从小到大几乎没做过。
“角度再小一点。”
沈屿伸手轻轻扶了扶她的胳膊,指尖的温热触感让林舒兰身体一僵。
“对,这样就好。您看,既表达了尊重,又没丢您总裁的身份。”
他的手很快收回,没过多停留,却让林舒兰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看着沈屿接过文件的样子,忽然觉得,这一周的训练。
不仅仅是礼仪的打磨,更让她习惯了沈屿的靠近,习惯了他的引导。
“好了,今天的训练就到这里。”沈屿收起文件,看了看时间。
“您上午要去见合作方,正好可以试试今天练的交谈礼仪,肯定能让对方刮目相看。”
林舒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套裙,语气依旧带着点傲娇:
“我本来就会交谈,只是顺道练练而已。”
话虽如此,她却下意识地放缓了脚步,说话的语速也比平时慢了些,多了几分温婉。
走到门口,林舒兰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沈屿:“那个......你今天没事的话,下午可以去公司一趟。”
沈屿愣了一下:“舒兰姐,有事吗?”
“没什么大事,”林舒兰避开他的目光,耳尖泛红。
“就是合作方晚上有个答谢宴,你陪我去。顺便......看看我有没有哪里做得不对。”
她嘴上说得随意,心里却莫名想让沈屿在场。
这一周的训练,他的鼓励和引导已经成了她的底气,有他在,她总觉得更安心。
沈屿眼底闪过一丝笑意,立刻答应:“好,我下午准时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