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夏。
江城市委党校,三楼第一会议室。
许天睁开眼。
他穿越了。
剧痛袭来,许天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叫许天,二十二岁,应届毕业生,正在参加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江东省公务员录用面试。
而他的灵魂,来自那个风云变幻的商界,那个在无数酒局和牌桌上杀伐决断的许天。
他穿到了一个和前世千禧年相似的平行世界。
两段人生,在此刻,重叠。
“下一位,3号考生,许天。”
一道没什么情绪的声音响起,将他从混沌中拉回现实。
许天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那套明显不太合身的西装。
前排,一个刚结束面试的女孩低着头走出来,眼圈泛红,显然是没发挥好。
擦肩而过时,许天能感受到她身体的轻微颤抖。
会议室内的气压,低得吓人。
许天迈步走了进去。
他没有丝毫慌乱。
主考官,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国涛。一个在未来江东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许天微微躬身,声音清朗,足以让在场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各位考官好,我是3号考生,许天。”
没有多余的客套,也没有过分的谦卑,让人心生好感。
周国涛抬起眼皮,扫了他一眼,面无表情,但眼神还是闪过些诧异。
这个年轻人,和其他人不一样。
之前的考生,要么紧张得声音发颤,要么就是故作镇定,眼神游移不定。
而眼前的许天,站得笔直,目光平和,嘴角甚至还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那不是伪装出来的镇定,而是源于骨子里的自信。
有点意思。
“请坐。”周国涛指了指考生席。
“谢谢考官。”
许天落座,腰背挺直,双手自然地放在膝上,目光平视前方。
一个坐在周国涛身旁的考官,照本宣科地念完了引导语,然后看向周国涛。
周国涛没有去看题本,身体微微前倾,十指交叉放在桌上,一双眼睛,牢牢锁定了许天。
“3号考生,我问你一个问题。”
周国涛的声音低沉。
“假设,市里推行一项旨在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的利民政策,比如统一安装电梯。”
“但是在推行过程中,遭到了部分群众,尤其是一楼住户的强烈反对,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面对这种情况,你怎么看?”
问题一出,旁边几位考官的表情都变得玩味起来。
这个问题,太刁钻了。
这根本不是在考什么政策理论,而是在考一个准公务员的政治智慧和人性洞察。
说支持政策,那是罔顾民意,脱离群众。
说体谅群众,那是质疑政策,政治不成熟。
怎么回答,都是错。
这就是一个死局。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吊扇转动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许天身上,等着看这个年轻人如何出丑。
然而,许天笑了。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对着周国涛和各位考官,再次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简单的动作,像一股春风,瞬间缓和了现场那剑拔弩张的气氛。
他清了清嗓子,不疾不徐地开口。
“各位考官,我认为,一项利民政策在推行中遇到阻力,这恰恰说明了我们群众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这并非简单的政策对错问题,而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如何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问题。”
一开口,就不是学生式的答题,而是站在了党员干部的工作方法论高度。
周国涛的眉毛,挑了一下。
“愿闻其详。”
许天伸出三根手指,条理分明。
“第一,宣传解释工作要做通、做透,要将心比心。”
“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绝大多数居民,尤其是楼层高的老同志,解决上楼难的问题。”
“但对于一楼的住户来说,他们不仅享受不到便利,可能还要担心采光、噪音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他们的担忧是合理的,不是无理取闹。”
“所以,我们的干部要主动上门,把政策的好处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都原原本本地,像拉家常一样跟群众讲清楚,不能含糊。”
“要让高层住户理解政策的好,也要让低层住户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体谅。”
“这是做好一切群众工作的基础。”
话音落下,一位考官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这番话,有温度,有立场,体现了对群众的深厚感情。
许天没有停顿,继续说道:
“第二,工作过程要公开透明,要取信于民。”
“为什么好政策会有人怀疑?根子可能出在执行上。”
“群众怕什么?怕的是花钱不透明,怕的是工程质量不过关,怕的是后续维护没人管。”
“这些担心,会损害我们政府的公信力。”
“所以,我认为在推行过程中,必须成立一个由社区、居民代表和我们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监督小组。”
“ 从预算怎么花,到施工方怎么选,再到工程质量怎么把关,全过程让群众参与进来,让他们监督。”“我们的工作放在阳光下,就没有猫腻,群众心里踏实了,自然就会支持我们。”
这番话,让周国涛的眼神彻底变了。
如果说第一个观点是情,体现了换位思考。
那第二个观点就是理,强调了制度和监督。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应届毕业生的认知范畴。
许天看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控制着自己的语速,抛出了最后的,也是最核心的观点。
“第三,是决策方法要民主,不能搞一刀切和强迫命令。”
“我们的目标是办好事,但好事更要办好。”
“如果为了图快,简单地用少数服从多数来压制不同意见,那好事也会办成坏事,甚至激化矛盾,伤害干群关系。”
“所以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不是强行说服,而是要建立一个大家都能说话和讲理的平台。”
“ 比如,以楼栋为单位,召开居民协调会,让支持的和反对的都把心里话说出来。”
“我们干部在中间做好协调,引导大家商量出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补偿方案。比如,能不能给一楼住户一定的经济补偿?”
“或者在小区绿化和停车位改造上对他们有所倾斜?办法总比困难多。”
“过程虽然慢一点,但这样凝聚起来的共识才是最牢固的,这才是真正的发扬民主,也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的根本要求。”
“总结来说,我的思路是:第一,用真诚的沟通去赢得理解。”
“第二,用公开的过程去建立信任。”
“第三,用民主的方法去凝聚共识。”
“核心就是一句话: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回答完毕,谢谢各位考官。”
许天说完,再次微微颔首,坐姿依旧笔挺,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的寂静。
落针可闻。
几位副考官脸上的玩味早已消失不见。
他们面面相觑,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骇然。
这……这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说出的话?
没有一句空话套话,没有引用高深的理论,全是朴素的道理和扎实的方法,但组合起来,直指核心,鞭辟入里。
从将心比心,到公开透明,再到民主决策。
层层递进,逻辑缜密,格局宏大。
这哪里是在回答问题,这分明是给在场的所有人,上了一堂教科书级别的群众工作课!
周国涛靠在椅背上,久久没有说话。
他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盯着许天,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许久,他才缓缓拿起桌上那份属于许天的简历。
简历很简单,普通大学,普通专业,没有任何亮眼的履历。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给了他今天最大的震撼。
周国涛拿起桌上的红笔,拔开笔帽。
“沙沙。”
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响亮。
他在“许天”两个字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然后,他侧过头,用只有身边人才听得见的音量,低声说了一句。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是个好苗子,要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