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霞强迫自己扯动嘴角,“这名字,是不是……太过了点,孩子毕竟还小……”
“过了?有什么过的,”王寡妇不以为然地打断她,“玉霞妹子你不懂我们穷苦人家的道理。
这丫头片子命格不好,克亲,就得用贱名压着,不然指不定给家里带来什么灾祸呢,叫贱女正好。”
她说着,还自以为聪明地笑了笑,觉得自己这个名字取得很好。
贱人的女儿,不叫贱女还想叫什么?
张玉霞看着她那副恶毒的嘴脸,一时间也是无语。
“……嫂子说得是,各家有各家的规矩,你觉得好就好。”
杨贱女。
就是不知道有一天王寡妇知道那个被她叫“贱女”的才是她的亲生女儿时,她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她竟然有些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
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张玉霞就一直待在房间里。
一日三餐都是李招娣给她送进屋。
当然除了送到张玉霞屋里的那一份,更多的好东西被杨二虎送去了王寡妇那里。
对此,杨家人心知肚明,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默契的帮忙瞒着张玉霞。
如今的张玉霞可不是从前天真的那个她了,怎么可能毫无察觉。
不过也当做不知道就是了,她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养好自己的身体。
而这一个月里,张玉霞每天都会趁着晚上悄悄进空间里去,想要弄清楚这个空间的作用。
经过她的尝试,她是可以把外面的东西带进空间的。
而且空间里的时间是静止的,也就意味着无论她把什么东西放进空间,再取出来时跟刚放进去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的,不会氧化、变质。
有了这个功能,倒也极大方便了张玉霞。
她已经把出嫁之前从家里带出来的那些东西,全部放进了空间里。
杨二虎是知道她有从家里带走一些东西,想方设法想要打听出这些东西都被藏在了哪里。
不过张玉霞一直没有松口告诉他。
因为爷爷一早就叮嘱过,那些东西除了她自己谁也不能说,包括她的丈夫和孩子。
现在有了空间的存在,杨二虎就更别想知道了。
中午,李婆子发了话,让张玉霞抱着孩子一起上桌吃饭,算是她正式出了月子。
杨家堂屋,一张老旧却结实的八仙桌摆在中央。
李婆子当仁不让地坐在最上首的主位,身边坐着6岁的杨来贵和4岁的杨来福。
她左手边紧挨着的是大房一家,杨大龙和李招娣,李招娣边上还缩着一个八九岁、面黄肌瘦的女娃,是他们的女儿杨盼儿。
而李婆子的右手边,空着的位置是留给杨二虎和张玉霞的。
下首的位置,坐着老三杨三豹和他媳妇贾兰兰。
贾兰兰怀里抱着一个一岁多正咿呀学语的奶娃娃,是他们的儿子杨志伟。
杨三豹自己怀里,则抱着一个两岁的男娃,正是张玉霞名义上的“三儿子”杨来财。
张玉霞抱着裹在柔软襁褓里的女儿,和杨二虎一前一后走进堂屋。
李婆子看到他们进来,眼皮抬了抬,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出来了,坐吧。”
目光在扫过张玉霞怀里的襁褓时,带着明显的嫌弃。
“哎,娘。”
杨二虎应了一声,拉着张玉霞在李婆子右手边坐下。
人到齐了,开始吃饭。
而接下来的一幕,是前世张玉霞看了无数次,却从未深思过的“温馨”场面。
只见杨三豹给怀里的杨来财喂着鸡蛋羹。
另一边的杨大龙也时不时给杨来福喂菜,让他多吃。
而张玉霞身边的杨二虎,也没闲着,一个劲给杨来贵夹着他爱吃的菜。
三对父子,一派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景象。
前世,张玉霞看着这一幕,心里总是暖暖的。
觉得杨家兄弟和睦,连带着对她的儿子们也视如己出,她心里还曾暗暗感激。
觉得虽然婆婆重男轻女,偶尔有些刻薄,但至少这个大家庭是团结的,对孩子们是好的。
可现在……
张玉霞端着碗,筷子在米饭里轻轻拨动,低垂的眼睫掩盖了眸底翻涌的冰冷讽刺和刻骨恨意。
他们哪里是对她和杨二虎的儿子好?
杨三豹怀里抱着的杨来财,是他的亲生儿子。
杨大龙细心照顾的杨来福,也是他的亲生儿子。
而杨二虎关怀备至的杨来贵,更是他和王寡妇的野种。
他们这分明是各疼各的儿子呢。
只有她像个傻子一样被蒙在鼓里,还真心实意地感激他们,为了这个家当牛做马,掏心掏肺。
一想到这些,她的心就如同被放在油锅里煎炸一般,痛不可当。
“愣着干什么,吃饭啊,”杨二虎见她不动,用胳膊肘碰了她一下,语气带着一丝不耐烦。
张玉霞抬起头,脸上已经换上了一副温顺的表情,轻轻“嗯”了一声,夹了一筷子眼前的青菜,味同嚼蜡地吃了起来。
只是那握着筷子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老三家的,你一会儿吃完了,把厨房锅里留给桂芬的饭给她送过去。”
这话一出,饭桌上瞬间安静了一瞬。
之前张玉霞在屋里坐月子,一日三餐都在房里用,谁去给王寡妇送饭她也看不见,自然就是杨二虎去送的。
可现在张玉霞就坐在桌上,再让杨二虎去,那不明摆着告诉张玉霞这里头有猫腻吗?
可贾兰兰听见让她去送饭,脸立刻拉了下来。
把手里喂孩子的勺子往碗里一搁,发出不大不小“铛”的一声。
语气硬邦邦的,带着明显的不情愿:“娘,不是我说,那王寡妇跟二嫂是同一天生的孩子吧?
现在二嫂都出月子了,她王寡妇是不是也该出了,总不能在咱们家坐一辈子月子吧。”
她顿了顿,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闷头吃饭的杨二虎,声音拔高了些:“要我说,她还是赶紧回她自己家去吧。
一个寡妇家,总住在咱们老杨家算怎么回事?
这时间长了,外头指不定传什么难听的闲话呢,咱们老杨家可还要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