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更新时间:2025-11-12 02:41:06

第15章

马车在户部尚书府门前停下。

相较于摄政王府的威严深沉,尚书府显得雅致规整。

得了消息的管家早已躬身候在门外,态度恭敬,将孟昭颜主仆迎入府中。

绕过回廊,引路的嬷嬷将孟昭颜带向了待客的正厅,而非惯常女眷相见的花厅。

这细微的不同让孟昭颜心中微微一动。

看来,还真如她所想。

踏入布置得典雅不失庄重的正厅,眼前的景象果然印证了她的猜测。

不仅尚书夫人苏氏带着温婉的笑容起身相应,连身着常服,眉宇间有些疲惫,但看到她那一瞬目光变得清亮的户部尚书周文正,周大人也赫然在座。

更让孟昭颜有些意外的是,周尚书见到她,竟主动从主位上站起身,向前迎了两步,十分郑重拱手行礼。

“下官参见王妃。”

孟昭颜见周文正这姿态,完全已远超寻常官员对亲王女眷的礼节。

这分明是对合作者乃至对献策之人的尊重。

她心中了然,面上却不露分毫,侧身避了半礼,虚扶一下。

“周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夫人也请坐。”

孟昭颜举止得体,既接受了这份尊重,又不显得傲慢。

她在周夫人下首的位子坐下,并未僭越主位,分寸拿捏得极好。

周文正见她如此,眼底掠过一丝赞赏,从善如流坐回主位。

侍女奉上香茗后,便静静退下。

厅内只余他们三人以及侍立在孟昭颜身后的簌簌。

简单的寒暄,关切了一下孟昭颜在王府是否习惯,又寒暄了几句后,周文正便退去了那副官架子,神色严肃,直接切入正题。

“王妃,您那日交给内子的那包种子,下官不敢怠慢,回府后便连夜召集了府中的下人供养,还特请了几位对农事颇感兴趣的老把式一同辨认。”

他顿了顿,斟酌了一番后继续道:“后下官又翻查了近年流入京城的少许海外杂记舆图............多方面印证,此物确实如王妃所言,名为番薯,它性耐贫脊,抗旱能力极强,更关键的是............”

周文正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明显的兴奋:“诸多记载皆言,此物生长周期短,若是气候适宜,两三月便可有所成!且亩产量极高,远超稻麦!下官询问过老农,若记载属实,其产量恐怕数倍于现今主流粮作物!”

周正文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下心情,但严重的兴奋却难以掩饰。

“王妃,您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孟昭颜看向他,平静道:“周大人请讲。”

周正文下意识压低声音:“不瞒王妃,蝗灾过后,北地三郡近乎绝收,流民日渐增多,国库............哎,国库空虚,各地官仓存粮储捉襟见肘,每日都有奏报,饿死的人不在少数,下官与户部同僚为此日夜难眠,焦头烂额!”

孟昭颜静静听着,没想到如今京城的状况已经如此难行。

那她岂不是正好,万事俱备,就只欠这一股东风,将她送上高位。

周文正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无奈焦虑与痛心。

身为朝廷重臣,身上背负着重大责任,他不得不忧国忧民。

孟昭颜给的这个种子,无疑为他解决了忧心。

“王妃,若此物............若此番薯,真能如传言所说,在短期内提供如此巨大的粮食产出,那它就不是普通的种子,它便是京城百姓活命的希望!是解我大雍万千黎民与倒悬的祥瑞啊!”

周正文说到动情之处,脸色激动,但依旧控制肢体,而轻轻敲击扶手的手指,出卖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周夫人适时地接过话头,目光柔和望向孟昭颜,语气也是难掩的兴奋:“昭颜,我与大人相信你的眼光和本事,你既然将如此重要植物交予我们,必然是知晓其中的分量,心中也有十足的把握,只是............”

说罢,她话锋一转,带上了几分慎重:“此事关乎国计民生,牵连甚是广泛。若要真正推行开来,解救灾荒,非一家一府之力能为,必须得上达天听,由朝廷主导,动用国家力量方可成事。”

周文正重重点头,很是赞同周夫人的话。

他转头,将目光再次聚集到孟昭颜身上。

“王妃,下官意欲即刻上书陛下,详细禀明此物的神奇之效,并附上我们初步查证的资料,恳请陛下下旨,划拨官田,立即呼=着手大规模试种!一旦试种成功,见其成效,便火速推广至各受灾郡县!此举或许有些冒险,但时机不等人,眼下灾情,刻不容缓!不知............王妃意下如何?”

周文正看向孟昭颜的眼神中,带上了征询,还有一种将她视为平等合作者该有的尊重。

但他并没有妄下结论,而是将最终决定权,交还到了孟昭颜手中。

孟昭颜安静地听着,面上沉静如水,但其内心已是波澜涌动。

她十分欣慰周文正的雷厉风行和心系百姓,这也证明了当时她选择尚书府作为突破口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位尚书大人是个能做实事,敢担责任的人。

而周夫人那无条件的信任,也是超越了利益交换,抛除长辈对小辈的关怀,直达人心的暖意。

孟昭颜深知,这番薯一旦由尚书部上报,无论成败,首倡之功和巨大的声望都会落在周尚书和她的头上。

而她也会在朝中拥有可信任的盟友,以及积累不容忽视的民望与政治资本,这不正是她所需要的?

至于太子和侯府那边............

孟昭颜心中冷笑,他们此刻恐怕还在为自己的小发现而沾沾自喜,更或者是,正在忙于内斗。

她抬起眼,对上周正文期待的目光,嘴角勾出一抹弧度,声音轻柔道。

“周大人心细百姓,勇于任事承担责任,昭颜敬佩不已。此物若能如你我所愿,解万民饥荒,抚慰流离,便是它存在于世间最大的功德。昭颜虽力薄,但亦愿为此尽绵薄之力。大人尽管上书陈清,若陛下问起种子来源,大人直言无妨,一切后果,由昭颜一力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