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银朵上辈子就不是啥嘴皮子利索的。
原身就更别提了,因为年轻时候的一些经历,更是把沉默是金,修炼到了极致。
她坐着烧火,听杨老太太搁那叭叭叭把两房儿孙俱贬的一文不值,别说,这小老太太的嘴,就和那不断磨的刀一样,当真是越老越刻薄。
等她终于说尽兴,又拉顾如意颇安抚好一会儿后,方从兜里掏出六个鸡蛋放在案板上,这才拄着拐棍起身离开。
季氏看着案板上的鸡蛋,没吱声。
这是大伯娘指明给小姑子补身子的,她要是敢越过婆婆和小姑子替她们拿主意,这老太太一准能喷死她。
顾如意看着那六枚鸡蛋,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打从开春以来,家家户户都难过。
这六个鸡蛋,也不知道大伯娘攒了多久。
只要想到这是大伯娘抠着家里的伙食节省下的口粮,她就不安。
姜银朵暗叹口气,道:“你伯娘心疼你呢,你可得赶紧振作起来,才不枉费她这一片心,鸡蛋也不好再还回去,你伯娘自小拿你当亲闺女,得空了,你多陪她说说话,她啊,就高兴了。”
“哎,我知道了娘。“
顾如意眨眨泛红的双眼,抿唇笑笑,走了出去。
天气热,这些鸡蛋杨老太也不知道藏了多久,为免磕了碰了、或者坏了,总是吃进肚子里才最合算。
况且,这一家子从上到下就没一个身板壮实的,逃荒在即,还是养得壮实些,才能熬得住。
“大田他娘,打两个鸡蛋,一会儿窝头出锅的时候,用馍锅水,一人煮一碗野菜鸡蛋汤。”
季氏有些犹豫,要是老太太后面问小姑子鸡蛋咋吃的,她可真是有嘴都说不清了。
姜银朵明白她的顾虑,拍板道:“你伯娘问起这茬,你就说鸡蛋让我收着了,至于咋吃的,你一个儿媳妇,还能过问婆婆的事不成。”
季氏一想也是,老太太最是不喜她们当婆婆的家,做婆婆的主。
杂粮窝窝头出锅,野菜用极少的水清洗干净,洗菜的水也没舍得浪费,由顾苗端去后院喂家里那五只老母鸡去了。
野菜下锅,季氏少少放了些盐巴,把那两只鸡蛋狠狠搅散,方细细淋在锅里。
姜银朵见她用两个鸡蛋煮出一大锅野菜鸡蛋汤,心里不禁对她竖起了拇指。
这打蛋手艺,要是搁到现代,也是各食堂里最顶尖的那类厨师。
这边野菜鸡蛋汤刚出锅,顾称心兄弟仨或拎、或端着各种盛水的容器陆续都回来了。
一同回来的,还有家里的一众小子们。
两张简陋的桌子摆在院子的正中。
季氏负责给全家人分饭,每人先一个窝窝头打底,唯有扛活的三个壮劳力,以及家里辈分最高的姜银朵,才多分一个窝窝头。
盛汤的大陶盆放在桌上,季氏拿长柄木勺把汤水狠搅了几遍,方才开始盛汤。
每人先舀上两大勺掺和了野菜鸡蛋花的绿汤,盛到最后盆底还剩些汤水,她不偏不倚,均匀分给了三个壮劳力和婆婆姜银朵。
姜银朵捏着两个硬实的窝窝头,面前是冒着热气的野菜鸡蛋汤。
她没急着动嘴,只含笑看着呼噜噜吃得香甜的一大家子们,这还是她占了这具身子后,头回聚得这般齐全的原主儿孙们。
她这桌坐着的是大儿子一家五口,以及小闺女顾如意。
老大顾称心和季氏统共生了两子一女,长子顾田今年十六,二子顾铁牛今年十五,再就是十三岁的小闺女顾苗。
旁边桌坐着老二五口人,和老三四口人。
老二顾顺意和周氏同样三个孩子,老大顾绫是这一辈最大的姑娘,今年十四,老二顾罗和大房的顾苗同年出生,顾罗生在二月,较七月生的顾苗大上几个月。
最小的老三顾安今年十岁,因为是个男娃,一向颇得周氏的看重。
老三顾秋实娶妻钟梅,膝下唯有一对龙凤胎,姐姐顾盈,弟弟顾仓,是这个家里最小的两个孩子。
“娘,你咋不吃饭。”
见老娘看着兄嫂侄儿们出神,顾如意没忍住,出声道。
姜银朵回过神,笑道:“人老了,消化不好,吃一顿,能抵一天,我没觉得多饿呢。”
说着,她咬一口窝窝头。
唔,许是杂粮放得太少,倒是没有想象中的硬实,有些涩口,还有些拉嗓子,她把自己咬的地方掰下来吃完。
余下的,她细细掰成好几份,分给一众孙子孙女们。
顾田顾铁牛、顾绫顾罗顾苗几个大些,说啥都不要阿奶的口粮。
见孩子们如此懂事,姜银朵心头就是一软。
只她明明能在商城买吃食填肚子,却还要占家里本就紧张的口粮,这她委实也吃不下去。
但顾称心兄弟几个不知道啊,只以为老娘是为了让孩子们填饱肚子,一把年纪还在节省吃喝,那心里别提多愧疚了。
“娘,都是我无用,让娘一把年纪还要吃苦遭罪,连顿饭都不能痛快吃。”
都说阎王也怕三碗饭,如今老娘不思饮食,顾秋实和顾如意想的更多一层,俩人都十分的紧张。
“娘,是不是窝头太硬了,你泡鸡蛋汤里试试,人是铁饭是钢,不吃点干的,身子哪能撑得住。”
季氏妯娌仨也跟着劝饭,甚至季氏还准备去灶房开火,要把姜银朵手里的窝头给煮得烂些好嚼些。
这日子本来就够难的了,要是婆婆再病了,光是请医问药,就能把这个家最后的一点底儿,给掏得一点不剩。
见儿子闺女媳妇们围着自己不停劝吃劝喝,姜银朵哭笑不得之余,也有些感慨。
这就是平凡人家的烟火气吗,别说,虽贫苦了些,还真挺温馨的。
拗不过儿孙们,也不欲让大家忧心,她一口口啃着窝头,就着微烫的鸡蛋汤,慢慢把饭都吃了肚里。
见她胃口还好,家里一众人都松一口气。
吃完饭,季氏带着丫头们收拾碗筷,周氏和钟梅做些杂活。
顾称心兄弟仨拿着斧头,说是去竹林砍几竿竹子回来搭爬架。
姜银朵心头一紧,这仨人哪里是去砍竹子搭爬架,分明是找趁手的棍棒,明儿去李家给妹妹讨公道。
想起原主“看见”的未来里,仨儿子就是明儿偷偷去得李家,后续因此丢了性命。
姜银朵再顾不得,叫住正欲出门的仨儿子。
开口道:“我和你们伯娘下晌去找了村长,村长答应明儿召集村里的汉子,陪咱们去李家给你们妹妹讨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