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更新时间:2025-11-17 22:21:02

前往南方理工大学的路上,马宇腾靠着车窗,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建筑与田野。

思绪却飘回了四年前。

“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好!我们自己家里就是做电池的,电池生产最重要的就是电极材料,你学完出来正好可以帮帮我。”

父亲马国良粗糙的手掌拍在他的志愿表上,不容反驳。

那时的他,满脑子都是代码、风投和纳斯达克,一心想成为互联网浪潮之巅的弄潮儿。

材料学?那不是大家口中的四大天坑专业吗?狗都不……

学,学的就是材料。

马宇腾想着自己可以进入大学后再曲线救国,因此没有反抗太久就填上了这个专业。

谁能想到,命运兜兜转转,在他最意想不到的时候,这个被他鄙夷的专业,竟然还真用上了。

真是讽刺。

南方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这里的一切都还和他记忆中一样,教学楼墙壁上爬满了青翠的藤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书本与青草混合的气息。

他熟门熟路地上了三楼,在走廊尽头一间挂着“严伯鑫教授”牌子的办公室门前停下。

笃、笃、笃。

他敲了敲门。

“请进。”

一个略带沙哑的学者声音传出。

马宇腾推门而入。

办公室里堆满了书籍和文献,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者正埋首于一堆图谱数据中。

正是电池材料领域的大拿,严伯鑫教授。

严教授抬起头,扶了扶眼镜,看清来人后,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欣慰的笑容。

“宇腾?你小子,毕业了就没影了,今天怎么有空回来看我这个老头子?”

马宇腾读书时,凭借着远超时代的见解,在严伯鑫的课上提了几个刁钻的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这位学术大牛的注意。

毕业前,严伯鑫不止一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留下来,做自己的研究生,一起在材料领域深耕。

只可惜都被一心创业的他拒绝了。

“严教授,我这不是想您了嘛。”

马宇腾脸上挂着笑,顺手带上了门。

“我看你是想我手里的研究生名额了吧?”

严伯鑫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半开玩笑地打量着他。

“怎么,外面的世界不好闯?碰壁了?想通了,准备回来继续深造了?”

在严伯鑫看来,马宇腾是他见过最有天赋的学生,思维天马行空,却总能切中要害。

当初他执意要去搞什么互联网,严伯鑫只觉得是浪费天赋,惋惜不已。

现在看他回来,只当是年轻人在外面栽了跟头,准备回头是岸了。

马宇腾没有接话。

他只是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轻轻放在了严伯鑫面前。

“严教授,您先看看这个。”

严伯鑫有些疑惑,他拿起那份文件。

那不是什么读研申请,而是一份打印出来的、充满了各种数据的材料分析报告。

“锂离子电池实验品性能分析报告?”

严伯鑫轻声念出标题,眉头立刻挑了起来。

他以为马宇腾是来求学的,没想到对方是带着一道“考题”来的。

他的兴趣被勾了起来。

他重新戴上眼镜,一页一页地翻阅起来。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马宇腾安静地站着,没有打扰。

严伯鑫看得越来越慢,表情也越来越严肃。

他时而点头,时而又紧锁眉头,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敲击着。

足足十分钟后,他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将报告合上。

“这材料是谁做的?”

“我家里工厂的研发人员。”

“思路很大胆,特别是这个电解质的配比性能做得不错。”

严伯鑫赞许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正负极材料的处理太粗糙了。”

他指着报告里的几张微观结构图。

“你看这里,石墨负极的颗粒度分布不均,嵌锂孔道太少。还有这里,钴酸锂正极的晶体结构有缺陷,纯度也不够。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锂离子的脱嵌效率极低,活性物质得不到充分利用。”

严伯鑫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所有问题,简单直接地给出了几个改良思路。

“方向上,可以尝试用更高纯度的前驱体,在烧结过程中控制气氛和升温曲线,或者对成品材料进行二次包覆改性……”

他停下来,好奇地看着马宇腾。

“你小子,怎么突然搞起锂离子电池来了?你那个互联网项目,不搞了?”

“创业还没开始,就被拉回家里继承家业了。”

马宇腾半真半假地回答。

他将雷霆电池厂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

“……所以,我们现在解决了电解质技术,但卡在了正负极材料上。目前做出来的第一块电池,容量只有416毫安时。”

“416……”严伯鑫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立刻明白了症结所在。

“确实太低了,这连市场都进不去。”

“所以,我今天来找您,不只是为了请教。”

马宇腾终于图穷匕见。

“我们想让雷霆电池出资,请您和您的团队,利用学院的先进设备,帮我们完成电极材料的改性研发。”

严伯鑫愣住了。

他没想到马宇腾不是来求学,而是来谈合作的。

“我们出钱,也出基础配方。”

马宇腾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很有分量。

“研发成功后,相关的学术论文,您和学院可以署名发表。但是,技术成果的专利,必须归我们雷霆电池所有。”

产学研合作。

这个概念在国内才刚刚被提出,大部分高校和企业都还在摸索,甚至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严伯鑫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激动!

他太激动了!

因为受去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家经济面临压力,拨给高校的科研经费也被一砍再砍。

他的实验室里好几台昂贵的进口设备,因为缺少耗材和研究经费,都快成了摆设。

马宇腾的提议,简直是久旱逢甘霖!

学院不是没想过找企业合作,可接触下来,那些老板们要么只想着怎么从学校骗取技术,要么就觉得自主研发不如直接买国外的。

愿意真心实意投钱搞科研的,一个都没有!

“你……你说的是真的?你们愿意出钱?”

严伯鑫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当然。”马宇腾点点头,伸出一根手指。

“正负极材料改良,我的预算是三百万。只要合同签下来,资金马上到位,不过要根据研发进度分期拨款。”

三百万!

严伯鑫的呼吸都急促了。

“专利归你,论文归我……”

他喃喃自语,眼中光芒越来越亮。

这条件,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对企业来说,专利是命根子。

对他们这些学者来说,论文和学术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马宇腾的方案,精准地切中了双方的核心诉求。

“好!太好了!”

严伯鑫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他拿着那份报告,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不行,这件事我一个人定不下来。”

他突然停住脚步,一把抓住马宇腾的手臂。

“你跟我来!”

“去哪儿?”

“去见院长!”

没想到严伯鑫一副学者的样子,力气却大得惊人,几乎是拖着马宇腾往外走。

“这么大的事,必须马上让学院领导知道!这个项目,我接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