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更新时间:2025-11-17 22:21:55

虽然成功实现了锂电池的量产,但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

完成生产线建立工作后,马国良就拍拍屁股离开了公司,回家继续享受他的退休生活去了。

而马宇腾则只能继续每天早出晚归忙活工厂的事情。

马宇腾与生产部总监霍建军正在办公室里商议后续的事情。

他摊开一张工厂的布局图,手指在上面划过。

“霍经理,C区那条镍镉电池产线,现在是不是都停了?”

霍建军恭敬的站一旁,听到问话,马上回复。

“马总,波盛那边自从上次的订单结清,就再没下过新的。那条产线上的工人,我都暂时调去别的岗位了。”

“拆了。”

马宇腾的手指在图纸上重重一点,留下一个印记。

霍建军闻言忍不住抬头看他。

“将它拆掉,我们上一条锂电池生产线。”

“这么快?”霍建军皱起眉头。

“第一条线才刚跑顺,良品率还不稳定,是不是再等等?”

“等不了。”马宇腾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

“市场不等人。我们现在手里握着国内的独家产品,多在手里捂一天,就多一天的风险。”

他需要规模。

只有规模上去了,才能把成本压下来。

他太清楚国内厂家的内卷能力了。

随着锂电池的正式量产,马宇腾也正式在工厂里建立了自己的威望。

所以霍建军并没有出言反驳,而是答应后就离开办公室,去安排生产线改造的事情。

“高翔,你过来一趟。”

马宇腾拨通了内线电话。

几分钟后,高翔推门进来。

“马总,你找我?”

“我们的技术,去把专利注册了。”

马宇腾把刚看完的技术资料推过去。

“越快越好,所有的核心技术点,一个都不能漏。”

高翔拿起文件,却没有立刻答应。

“小马总,这个事……我跟严教授聊过。”

“怎么?”

“我们的技术,准确地说,属于对现有锂电池技术的改良和优化,特别是材料配方和工艺流程上。”

高翔推了推眼镜。

“如果要投入生产和销售,可能……需要先获得基础专利的授权。”

马宇腾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对这些还真有些不懂。

他一心想着技术突破,想着生产线,竟然把这个最基础的问题给忽略了。

“锂电池的基础专利属于哪个公司拥有?”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得找专业的律师问。”

马宇腾立刻抓起电话,拨给了公司的法务。

幸好这里是鹏城,以出口制造业著名的城市,并不缺少精通国际专利的律师。

很快,法务就帮他联系上一位这方面的专业律师,名叫陈理。

几天后,在准备好相关资料后,陈理来到马宇腾的办公室。

“马总,全球锂电池最底层、最核心的基础专利,绕不开两个地方。”

“哪里?”

“花旗国的贝尔实验室和不列颠国的原子能研究所。”

“他们自己生产电池吗?”

马宇腾的心提了起来。

如果对方自己生产,那很可能会遇到专利封锁。

“这倒没有。他们都是纯粹的研发机构,他们不从事生产。所以这些专利都是对外开放授权的。”

马宇腾松了口气。

“总授权费多少?”

“一百万美元。”

“多少?”

马宇腾以为自己听错了。

“One million 刀乐。”

陈理用英语重复了一遍,然后补充道。

“这是打包授权价,一次性付费,终身使用。”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马宇腾的脸色有点难看。

自己为了研发,为了买设备,为了改造生产线,前前后后砸进去的钱,已经快两千万人民币了。

现在,临门一脚,竟然还要再被割掉这么一大块肉。

这钱要是掏出去,雷腾的资金没剩多少了。

但他还是忍着怒气,让陈理先离开,表示后续有需要的话会再跟他联系。

在陈理离开后,马宇腾再也忍不住了。

“妈的……”

一声低低的咒骂,满是压抑的怒火和不甘。

他掏了掏口袋,想找根烟,却只摸出一个空烟盒。

他烦躁地把烟盒捏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必须知道,这笔钱花得到底值不值。

“通知财务部杨杉马上过来,让她带上锂电池的成本核算资料!”

他对着门口的行政部吼了一声。

财务总监杨杉已经在厂里待了十多年,算是父亲最信任的人之一。

之前审查财务资料的时候当着王德发的面也是公事公办,之后也得到马宇腾的认可。

她抱着一叠报表,快步走了进来。

“马总,您找我。”

“我们的锂电池,成本算出来没有?我要最精确的数字。”

“算出来了。”

杨杉推了推眼镜,翻开报表。

“根据这几天小批量试产的数据核算,我们的‘雷腾L1’电池,如果按照年产一百万支来算,单块的综合成本,大约在15美元。”

她顿了顿,补充道。

“这里面,原材料成本占了大头。特别是电极材料,我们目前高度依赖从脚盘国进口。他们的负极原材料占了全球九成以上的市场,正极原材料也超过七成。所以我们核算时,统一用了美元。”

15美元。

这个数字钻进马宇腾的耳朵后,就像一股清泉,浇灭了他心头的邪火。

他猛地抬头。

“脚盘国那边的同级别产品,出厂价多少?”

“根据我们最新的市场调研,三洋、索尼这些主流大厂,1000mAh级别的锂电池,出厂报价基本都超过一百美元,甚至更高。”

马宇腾思考着这个售价,即使脚盘国厂商的利润再高,应该也不可能比自己的半人工生产线成本更低。

毕竟两国的人力成本是极大的差距。

只要自己定价到他们一半的五十美元,应该就足以击穿了他们的成本价。

并且自己还有丰厚的利润。

但也没必要急着这么做,毕竟新产品还是要尽量多赚的钱。

十五美元对五十美元。

这波优势在我。

马宇腾的呼吸粗重起来。

巨大的利润空间像一剂强心针,让他瞬间满血复活。

什么一百万美元的授权费,在这样的利润面前,简直就是毛毛雨!

值!太他妈值了!

他的脸上重新泛起光彩,之前的阴霾一扫而空。

“现在公司账上应该还有钱吧,帮我准备一笔一百万美元的预算给到法务部!”

他对财务经理下令,然后又电话联系法务。

“跟陈律师对接一下,用最快的速度把贝尔实验室的授权搞定!”

“好的,马总。”

财务经理离开后,马宇腾看着桌上那块银色的电池,心中的豪情再度被点燃。

他要开始卖货了。

他亲自带新鲜出炉的“雷腾一号”电池,开始拜访厂里那些合作多年的老客户。

第一站,是本市最大的一家传呼机企业宏瑞电子。

“李董,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马宇腾将一块电池拍在宏瑞电子董事长李国立的办公桌上。

李国立拿起那块轻薄的电池,满脸惊奇。

“宇腾,你们雷腾……竟然搞出锂电池了?”

“那当然。”

马宇腾一脸得意。

“1000毫安时,各项性能指标对比脚盘国的厂商也绝对不差,你们可以随便测试。”

李国立反复把玩着,赞不绝口。

“厉害,真是厉害。你们可真给我们鹏城市长脸了。”

“怎么样,李董,有没有兴趣采购我们的锂电池?”

李国立脸上的笑容一滞,他把电池轻轻放回桌上,摇了摇头。

“宇腾啊,你这东西是好,但我们用不起,也用不上啊。”

“怎么就用不上了?”

“我们公司的传呼机,出厂价才五百块钱。我用你的电池,成本得加多少?消费者不认啊。”

李国立叹了口气。

“再说了,我们这玩意儿,用两节七号的镍镉电池,也能用个把星期了,足够了。没人会为了更长的续航,多花钱。”

听到这话,马宇腾的心凉了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