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是奴婢没安排好,没想到刘贵人不认识自己的名字,才出了纰漏。”
清嬷嬷说这话时脸上挂满了无奈,给她一千一万个脑子,也想不到刘贵人在进宫两年后还没学会认字啊?这是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得,要不是今天这一出谁信啊?
“这也不怪清嬷嬷,本来是刘贵人自己的问题,刘和钱的差别还是挺大的,但凡她能识得自己的名字,也不会有今儿这出戏了。”
小兰为清嬷嬷抱不平。
“主子,小兰说得对,这事不怪清嬷嬷,毕竟谁也没料到刘贵人她大字不识一个啊!别说后宫的娘娘们,就连咱们这些做奴婢的,再目不识字也认得自己的名字啊!结果她一个主子,却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确实够丢人的,玉妃娘娘说得没错。”
小梅对刘贵人也很不满,都是她不学无术,才害得娘娘第一次接见各宫娘娘时出错。
还不知道其他几位娘娘怎么想呢?
汪河一直没出声,不过心里是赞同小梅小兰的话,今天这事就是一个意外,一个谁也没想到的意外。
至于其他三位娘娘有没有看他们主子的笑话,那还真没有。
“那个刘贵人,她要是不想当主子早说啊,本宫成全她。”
贵妃最气,因为这宫权除了太后手中的,她和另外两个四妃都分了一些。刘贵人丢人,她和贤妃、德妃就不丢人了吗?要知道她们可是协助太后处理宫务的,这刘贵人的事就是在证明她们的失职。
别说贵妃,就说贤妃和德妃的宫中都摔碎了一套茶具。
她们确实想看慧淑妃的笑话,也希望她丢人。但不是这样的笑话,也不是这种丢人法。
淑妃昨日才进宫,刘贵人的事怎么也怪不到她头上,反而是她们这三个协理宫务的三妃更丢人。
因此她们的怒火都朝着刘贵人去了,本来贵人的份例就不算多,被三妃抓到了错处,直接罚了她半年的月例,刘贵人手头上就更紧了,一日三餐都吃不上热食,因为她的小屋子里连个炭都没了。
她们这些品级比较低的妃嫔,每次吃饭都是最后领,从大厨房到她们的住所很远,本来热食一路提过来都变冷了。
原来没被罚俸之前,每天还有一些炭可用来取暖,要知道这才过完年没多久,京城正是冷的时候,没有炭这日子特别难熬。
别说热食,连热水都没有。刘贵人每天只能就着凉水吃冷食,很快她就病了。再加上请不到好的太医,只能找太医院的药童抓点药。
可药不能乱吃,没多久这个刘贵人就病亡了,消失在这吃人的皇宫里。
不过这些都是后事,和顾雅也没什么关系。她今天见过了皇帝的其他妃子,晚上皇帝摆驾来到朝阳宫。
“妾身参见陛下,圣下万福。”
“爱妃请起。”
皇帝扶起了顾雅,拉着她往大殿走去。
“外面冷,爱妃怎么在外面接驾?以后别出去了,就在大殿内等朕吧!”
皇帝想对一个人好啊,那真是谁都拒绝不了的体贴。
“谢陛下,礼不可废,不然礼部的官员们就该跟陛下告状了。”
顾雅笑着拒绝了皇帝的好意,虽然这样她就不用在外面吹冷风,但是她会少了很多麻烦。
第一个就是礼部的不满,她不想刚进宫就被弹劾。
第二则是皇帝现在看她顺眼,觉得她做什么都对。万一有天皇帝看她不顺眼了,那现在的特许就变成了自己的罪名。
“那些老古板,有时候朕也拿他们没办法。”
听顾雅听到礼部,皇帝也不好再坚持,因为他作为皇帝可是礼部重点盯梢的对象,稍有不妥就会被礼部指出来,说明君不能这么做,有违礼制。
作为一个明君,皇帝在礼部无错的情况下都会听劝。只是有时礼部确实是没事找事,那皇帝也不惯他们,往往都是独断独行,直接改了所谓的祖制。
如果他们要抗议,皇帝就说前朝的事拿到本朝来说,问他们是不是想造反?
这话一出谁还敢再上本啊,全都成了哑巴。
皇帝前面让顾雅不用去宫外迎接自己,也是考虑到现在外面冷,偶尔还飘点雪花,也是为她的身体着想。
可就像顾雅说的,礼部不会放着不管,回头他这个皇帝被弹是小事,要是让顾雅在大臣们心中留下个妖妃的形象就完了。
“陛下不是拿他们没办法,而是知道他们说的是对的。”
顾雅从小宫女的手中拿过热茶递给皇帝。
“爱妃这种小事让宫人做就好,别烫着手了,让朕看看烫着没?”
皇帝接过茶,发现茶有些烫手,立即拉过她的手看了起来,发现只是有点红,没被烫伤才放下心来。
“幸好没事。这茶是谁倒了?自己去找汪河领罚。”
皇帝先是对顾雅温柔体贴,然后转头对着倒茶的宫人冷下脸来。
“陛下恕罪,奴婢这就去领罚。”
倒茶的宫女立即跪下来请罪。
“出去。”
皇帝沉着脸时还是挺吓人的,起码整个大殿里除了皇帝和顾雅,其他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个,连汪德海都弯着腰不敢出声。
“你们都下去吧!”
皇帝把殿内的人赶了出去。
“是。”
所有侍候的人都退出了大殿,现在整个大殿内只剩下皇帝和顾雅。
“陛下?”
顾雅疑惑地看着他。
现在又不是睡觉时间,皇帝怎么把所有人都打发出去了?
“爱妃今儿受委屈了,朕都听说了。”
皇帝拉着顾雅坐在软榻上,说实话今天这事他这个皇帝都替顾雅抱不平。
本来好心好意为大家准备了见面礼,而且还按照各人的喜好准备的。
刘贵人那件本身是她平时喜欢的,谁知道她今天发什么疯,平时喜欢的突然不喜欢了,拿了钱贵人喜欢的。
她这神来一笔的行为彻底打乱了本该完美收官的见面会。
不仅弄得顾雅多赔了一份见面礼,还害得她给其他三妃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当然,有脑子的都知道这事怪不到淑妃身上,可架不住有些人他一直没脑子啊!明明不是顾雅的错,私下却非议起来,全怪在了顾雅头上。
“还是年轻了,陛下就不该封她做四妃,连这么点小事都处理不好。”
皇帝不小心听到有人这么说顾雅,才想着今天给她一些补偿,结果这补偿还没送出去。当然那些非议一宫之主的宫人都让汪德海处理了,以后在宫里都见不到他们的身影。
“陛下,妾身不觉得委屈,本就是妾身没处理好,算不得委屈。”
顾雅这话不是安慰皇帝,而是发自内心的想法。
“真不觉得委屈?今天这事也不是爱妃你想要的,这谁也没料到不是。”
皇帝看着眼中没有半分委屈的顾雅,觉得她与别的妃子很是不一样。换成是其他宫妃,早在自己进来后就开始哭诉自己受了委屈,结果她愣是一个字都没提,要不是皇帝开口这件事都让她抛到脑后去了。
她从不在无意义上的事纠结,因为你有时间在这些事上纠缠不休,还不如往前看好好过日子。
“就像陛下说的,这是谁也没料到的,臣妾不想,其他人更不想。”
顾雅倒不怕别的宫妃拿这件事来攻击自己,因为她丢脸的同时,其他宫妃也跟着丢脸。
毕竟宫妃不识字的事传出去,是整个皇帝的后宫丢人,而不是她顾雅一个人丢脸。
在宫内不管她们怎么斗,在宫外所有人都要维护名声,因为对普通百姓来说,她们是一体的。
一个宫妃丢脸,就代表了所有的宫妃丢脸,这怎么不算是一种团结呢?
所以今天的事宫妃们不会再提起,只是当时人太多了,除了各宫的娘娘小主们,还有许多宫人在场,就算顾雅要她们闭上嘴巴,这流言也阻止不了它传出去。
幸好皇帝在知道的第一时间就让人封锁了消息,流言没有传出后宫,只在后宫里流传。
宫人见识短,不知道主子娘娘们的心思,因此在私下没少讨论,最后分成了好几派,不过大部分都觉得是顾雅太年轻,没经历什么事,因此处理手段稚嫩了一点。
要是换成其他三位主子娘娘,早在第一时间就把人处理了,这样就不会有人传出来,自然也不会有流言了。
关于这一点顾雅是想为自己辩解一下的,她没有杀人的爱好,而且又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真没必要因为这事而杀人。
她如果当时这么做了,除了给大家留下一个心狠手辣的印象外,半点好处都没有。
不像现在,皇帝都亲自安慰自己了。而且皇帝的安慰很实在,那就是大赏特赏。“汪德海,朕让你收拾的东西呢?”
“回陛下,奴才在呢!”
汪德海端着一个托盘进来,恭恭敬敬放在了顾雅面前。
“这是一套前朝就流行的头面,上面镶嵌的是属国上贡的红宝石,除了宝石大一点的那套送给了母后外,小一点的就在这里了。”
面对一言不合就送她礼物的皇帝,顾雅实在是太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