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更新时间:2025-11-18 22:11:06

林淼淼把从食品厂搜罗来的点心样品一字排开:

金黄酥脆的蛋黄酥、洒满芝麻的桃酥、嫩绿色的绿豆糕、层次分明的手工麻花、色泽诱人的沙琪玛……活脱脱一个“古代版超市点心区”。

“来来来,咱们先内部品鉴一下,”林淼淼拿起一个蛋黄酥,“得知道这些东西在那边算什么水平。”

外公宋建国小心翼翼地掰开蛋黄酥,看着里面油润起沙的咸蛋黄,啧啧称奇:

“没想到这种食品工厂的这咸蛋竟能做得如此细致?放在那边,怕是贡品级别吧?”

外婆李秀兰尝了口桃酥,被酥脆的口感惊到了:“确实,这得费多少油和糖啊?古代寻常人家可吃不起。”

妈妈宋雪则对沙琪玛赞不绝口:“又松又软,甜而不腻,这个肯定好卖!”

品鉴完毕,全家一致认为这些点心放在古代,绝对个个都能打!

林淼淼大手一挥:“全带上!让醉仙楼的人开开眼!”

她特意找了个干净的竹篮,把各种点心分门别类放好,还细心地多塞了几个备用。

一家人换上昨天采购的古装,互相打量着,笑得前仰后合。

“外公,您这身直裰一穿,还像极了告老还乡的员外!”

“外婆也是,您这襦裙一上身,至少年轻十岁!”

“妈妈那更不用说了,您这气质,说是落魄官家小姐都有人信!”

“淼淼,就你机灵!”

插科打诨中,白光一闪,四人再次出现在那条熟悉的小巷。

……

醉仙楼门口,昨天的刘管事果然已经背着双手在那里踱步了。

见他们准时出现,脸上紧绷的线条柔和了些许。

“几位倒是守信,”刘管事捋了捋山羊胡,“带来的点心呢?让老夫开开眼界。”

林淼淼笑容可掬地掀开篮子上盖的布:“刘管事您请看,这都是我们家传的秘制点心,保证样样精品。”

她先拿出蛋黄酥,撕开包装:“此物名为‘蛋黄酥’,外皮酥脆,内馅是精挑细选的咸鸭蛋黄,咸甜交融,风味独特。”

刘管事接过,先是惊讶于那光滑亮泽的外皮和规整的造型,掰开后看到里面那颗油润饱满的蛋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他小心地尝了一口,细细品味,半晌才缓缓点头:“咸中带甜,油润不腻……确实前所未见。”

接着是桃酥:“这是‘桃酥’,香酥脆甜,芝麻增香。”

刘管事拿起一块,入手酥松,轻轻一掰就碎成几块。

他放入口中,酥脆声清晰可闻,浓郁的猪油香和甜味瞬间充斥口腔。

“好!酥脆可口,甜而不腻,佐茶极品!”

然后是绿豆糕:“此物叫‘绿豆糕’,清热解暑,口感细腻。”

刘管事看着那嫩绿的方正造型,点点头,尝了一口:“清甜绵软,入口即化,适合饭后消食。”

林淼淼又依次介绍了老婆饼香甜软糯、老公饼咸香酥脆、凤梨酥酸甜开胃、手工麻花香脆耐放和沙琪玛松软香甜。

每一样点心都让刘管事和围观的伙计们大开眼界,啧啧称奇。

品尝完所有点心,刘管事沉吟良久,眼中精光闪烁,终于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真切笑容:

“几位确实没有虚言。这些点心,无论是造型还是口味,都堪称一绝。不知……价格如何?供货可能保证?”

林淼淼强压住心中的狂喜,面色从容:

“价格好商量,保证比您从别处采购同等品质的点心要实惠。至于供货,”

她自信一笑,“我们有独家渠道,绝对稳定充足。”

接下来的谈判异常顺利。

刘管事是个明白人,深知这些新奇点心的价值。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

醉仙楼以每块点心45文到75文不等的价格收购,蛋黄酥最贵,桃酥、沙琪玛次之,其余再次。

每日至少供应三百块,种类由醉仙楼提前一日指定。

“合作愉快!”

林淼淼下意识地伸出手想握手,反应过来后赶紧改成抱拳,惹得刘管事一愣,随即也笑着回了个礼。

望着林淼淼一行人远去的背影,站在管事身旁的伙计按捺不住,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

“刘管事!这家人果然是从外地来的,不懂行情!这种品质的点心,咱们就算加价几倍,也准能被一抢而空!还是刘管事您有本事呀!”

刘管事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咧开,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抬手给了伙计一个榧子,笑骂道:

“就你小子机灵!这帮外地佬,口袋里揣着黄金却只当是废铁。今天这便宜,不占白不占!”

他志得意满地搓了搓手指,仿佛已经看到大笔银钱流进了自己口袋,压低声音道:

“记住了,这冤大头的钱,咱们不赚,自有别人去赚。待会儿就把那点心价钱翻几倍挂牌子上,就说是‘江南特供’,有的是人抢着要!”

……

揣着新鲜出炉的长期订单,一家人走在异界的街道上,感觉脚下的青石板都格外顺眼。

“75文一个蛋黄酥!”妈妈宋雪激动得声音发颤,掰着手指头算,“咱们成本才三毛,这、这利润……”

“妈,淡定,淡定!”林淼淼嘴上这么说,嘴角却快咧到耳根了,“这才刚起步呢!”

“但仔细算算,今天的800个月饼是按45文一枚卖的,一起36000文。”

“那换算下来相当于我们240块钱买的800个月饼帮我们赚了53760????我去!这真是一本万利啊!”林淼淼也淡定不下来了。

……

他们用昨天剩下的铜钱,又采购了一批优质的米面粮油。

古代的粮食味道纯正,价格便宜,多囤点绝对不亏。

路过一个旧书摊时,外公宋建国被几本泛黄的线装书吸引了目光。

林淼淼见状,豪气地掏出几个铜板:“外公,喜欢就买!咱们现在也是有点积蓄的人了!”

外公犹豫片刻,挑了一本讲本地风物志和一本杂记,爱不释手。

回程的路上,每个人都脚步轻快。

外婆已经开始念叨明天要重点准备哪些点心了;妈妈在琢磨怎么跟食品厂老板谈长期批发价;外公则翻着新买的书,看得津津有味。

林淼淼则在心里飞速计算着未来的收益和下一步计划……

就在他们即将拐进那条通往穿越点的小巷时,一个衣着光鲜、摇着洒金折扇的年轻公子哥儿,带着两个膀大腰圆的家丁,大剌剌地拦在了巷口。

“几位,留步。”

公子哥儿用扇子虚点了点林淼淼拎着的篮子,语气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好奇。

“方才在醉仙楼外,瞧见刘管事对几位颇为客气。篮中所盛,想必是什么稀罕物?可否让本公子也……见识见识?”

林淼淼心里“咯噔”一下,这架势,怎么看都不像是来交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