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准备妥当?这件事可千万不能有半点差池。”吏部尚书左光斗脸色严肃,再三叮嘱。

都察院御史杨廉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茶水,语气平和道:“左大人请放心,这事本官知道,一旦有了差池咱们都会有杀身之祸。”

“既然杨大人如此胸有成竹,本官也不再说什么,这次一定要参倒魏建忠还有他身后那群阉党!”左光斗咬牙切齿道。

随后两人开始聊明日早朝弹劾魏建忠的具体事项。

而魏建忠这边从得到左光斗和杨廉要参奏自己,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应对措施。

首先他亲自到福王府登门谢罪,福王就藩前就住在这里,现在逃难回来了,当时还是住这里。

福王一听魏建忠要见他,眉头一皱。

“这个阉人居然还敢来见本王,当年仗着皇帝的宠信,侵占本王那么多地,这事本王跟他没完。”

可是一旁的世子司马林却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今天下局势紧张,如果在自己的藩地,那自己就是土皇帝,虽然不掌握兵权,不管理百姓,但是很自在,可如今到了这京城,天子脚下,如果稍微有点麻烦,那可就难受了,而这魏建忠是皇帝最亲近的人,此刻如果能和他改善一下关系,对自己还是有好处的,再说当年双方争的那些地,现在都已经全部丢了。

司马林跟司马博陈其利弊后,司马博虽然心里很清楚世子说的是对的,但一想到魏建忠那副嘴脸,还有自己身为当朝皇帝亲叔叔居然要向一个太监买人情,心里就觉得一阵恶心。

“要见你见,本王是不会见他的!”说完福王就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大厅。

“世子,魏公公已经在门口等了一会儿了,您看...”李杉见福王默许了世子的想法,于是上前要定论。

“把他请进来。”司马林整了整自己的衣冠,坐在象征主家的上座上。

魏建忠独自一人走进大厅,一看是司马林,脸上又露出他那标志性的笑容,上前弓腰行礼。

“臣见过世子殿下。”

“魏公公,请起。”司马林起身扶起魏建忠。

魏建忠见这福王世子这么给自己面子,今日这一行,已经是事半功倍了。

“老臣听说福王回京,所以特意来看望,咦,福王殿下呢?”魏建忠问。

“父王舟车劳顿,正在休息,所以派我来接待魏公公,请魏公公见谅。”司马林顺口敷衍了过去。

两人都心知肚明,一个想拉拢自己,一个想蹭点关系。

于是魏建忠开门直接见山,跟司马林说了说关于杨廉和左光斗的事情,当然他并没有提即将参奏自己的事情,而是说了一些如结党营私之类的官话,总之就给司马林摆明了这两人是自己对头。

两人客套话说了一堆又一堆,直到最后没词了,魏建忠这才离去,临行前还专门把自己在京郊的数百顷良田赠送给了福王。

出了王府,魏建忠火速回到皇宫。

皇帝是他从小服侍大的,对于皇帝的脾气他是了解的,虽然皇帝很信任自己,但是自己终究是一个奴才,皇帝的梦想就是像太祖,成祖还有宣宗那样成为一代明君,如果他知道自己的犯的那些事,他不会留丝毫的情面,直接把自己给处死。

“陛下呢?”回到皇宫,魏建忠问当班的小太监。

“陛下在御书房呢。”小太监回答道。

魏建忠火急火燎的走到御书房门外,他开始调节自己的情绪。

因为他要开始一场真正的表演。

“陛下!陛下!”魏建忠带着哭腔进了御书房。

皇帝正在御案前写字,见魏建忠如此模样,他放下笔,问:“魏公公,你这是怎么了?”

魏建忠低头不语,站在一旁,不停地啜泣着。

“朕在问你话呢?”皇帝最讨厌这种问了不说话的人。

魏建忠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陛下,老臣有一事相求。”魏建忠本来就尖细的声音,此时听起来更加的让人起鸡皮疙瘩。

“你说。”皇帝望着这个服侍了自己十几年的老太监。

“请陛下让老臣告老还乡。”魏建忠一边说一边磕头。

“嗯?”皇帝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请陛下让老臣告老还乡。”魏建忠又重复了一遍。

皇帝从御案旁走到魏建忠旁边,蹲下来,语气变的温和起来:“怎么了?为什么现在要告老还乡?”

“陛下,朝中有人传言老臣干涉朝政,结党营私,还要弹劾老臣。老臣在宫中几十年,一心只想好好服侍先帝和陛下,可是现在...”说到这里魏建忠直接开始大哭起来,就像是真的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皇帝被这一哭弄的有些不知所措,毕竟自己后宫的那些妃子哭起来也没有这个样子的,为了赶紧平息掉这事,皇帝只好安慰道:“魏公公,朕知道你这几十年对先帝和朕的功劳,朕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人的胡言乱语而对你妄加罪名的,你放心,明天朕上朝的时候就跟他们说,以后再敢有传这些关于你风言风语的全部抓起来定罪。”

听到皇帝的话后,魏建忠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戏还是要有始有终的。

“陛下,太祖皇帝定下祖训,不得治言官直谏之罪,老臣不想让陛下违背祖训,还是请陛下让老臣告老还乡吧!”

皇帝有些不耐烦了。

“太祖皇帝是太祖皇帝,那都是三百年前的事了,就是因为这条祖训,现在每逢朝中议事,就如同市井一般,他们有时连镇都不放在眼里,这个规矩是时候得改改了。”皇帝想起那些文官天天拿着祖训喋喋不休的教训自己,心中也很是恼怒。

“陛下,老臣...”魏建忠正准备再装一下。

“好了,就这样,只要朕在,就没人敢动你,你告老还乡这事以后就不准再提了,你先退下吧,朕还有要事要处理。”

魏建忠见皇帝态度如此坚决,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于是退一步一磕头地退出了御书房。

关上门的一刹那,他脸上的愁容就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胜利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