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几天后,新疆的天气渐渐回暖,田间的瓜苗也开始吐出嫩芽。张教授带着技术团队,已经在田头忙碌了好几天,农户们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春耕的准备中。与此同时,上海的艾力克江却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

这天上午,小张急匆匆地推门而入,脸色凝重:“艾总,出事了。”

“怎么了?”艾力克江抬起头,眉头一皱。

“网上有人发帖,说咱们资助的那个合作社是假公益、真炒作。还说你私下挪用基金,和某些政商人物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小张将平板递到他面前,“帖子已经在几个财经论坛上热传了,评论区闹翻天了。”

艾力克江沉着地扫了一眼,心中虽有波澜,却并不慌乱。他知道,这样的事终究会来。

“是针对我们的。”他语气平静,“查一下IP来源。”

“已经让李明那边的公关团队介入了。”小张点头,“但……对方很有准备,使用的是海外匿名平台,很难追踪。”

“联系律师,准备发声明。”艾力克江沉声吩咐,“然后,把合作社的所有财务公开透明地整理一份,连夜上传官网和政府对接平台。”

“明白。”

“另外,”他顿了顿,“安排我去新疆一趟,我要亲自到瓜田看看。是时候让外界看看,真实的合作社是什么样。”

小张略显惊讶:“现在过去?但那边……”

“越是风口浪尖,越要站出来。”艾力克江语气坚决。

三天后,艾力克江抵达新疆吐鲁番。春风尚冷,田野间却已是忙碌景象。他换上便装,与张教授、库尔班大叔一同走入田间地头。瓜农们看到他来了,纷纷围了上来,争相问好。

“艾总,这几天合作社已经开始对接第一批肥料和种子,价格便宜不少!”

“还有那个抗寒大棚技术,张教授讲得太好了,我们准备试种一批‘金田16号’了!”

艾力克江一一回应,面带微笑。他让小张拍摄了大量照片与视频,不剪辑、不渲染,全部真实上传到了合作社的公众号上。很快,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声音”开始在网上发酵。

与此同时,他与地方农业局进行了会谈,明确表态欢迎任何形式的监督,并正式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合作社基金进行全流程审查。

几天后,一篇名为《我亲眼见证的哈密瓜复兴计划》的长文在多个平台发布,作者是随行的一位农业记者。文中没有夸张的语言,却字字沉实、图文并茂,讲述了他随艾力克江深入田间,与农户对话的所见所闻。

那一刻,舆论开始逆转。

不少人留言:“真正做事的人从不在键盘后吵架,而是在田里埋头。”

还有人说:“如果这都叫炒作,那希望这种‘炒作’多一点。”

……

风波平息后的一周晚上,艾力克江独自坐在帐篷外的营地里。星空如洗,寒意渐深,但他心头却前所未有的清明。

这时,张教授走了过来,手里还端着一壶热茶。

“艾总,我刚跟几个村长聊完。他们说,今年要是合作社真能把哈密瓜卖个好价钱,明年就准备大面积推广新品种了。”

“张教授,有您在,瓜田就有希望。”艾力克江笑着接过茶,“但市场那边,还得靠我们再拼一把。”

张教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听说你最近在研究电商平台的合作?”

“是。”艾力克江望着夜空,“我们现在不仅要种得好,还得卖得出去。我准备和国内两家大型农产品平台谈判,争取为合作社争取专属频道和直播资源。”

“这路难走。”

“但必须走。”艾力克江眼神坚定,“我要让那些从田里出来的哈密瓜,直接走进一线城市的家庭里。让城市人尝到真正的甜,让农民看到真正的钱。”

两天后,艾力克江回到上海,立即召开高层会议。

会议室内,李明汇报:“电商那边有回应。某宝和某音旗下的农产品频道愿意合作,但提出了一些条件,其中包括品牌独立包装、冷链仓配投入、以及……需要您本人参与一场直播。”

“直播?”艾力克江一愣。

“对,他们希望您以合作社发起人的身份出镜,一次性讲清楚整个项目背景、技术支持、农户受益,建立品牌信任。”

“我不是很喜欢这种形式。”

“但这会是一场关键战役。”李明语气认真,“对市场和消费者来说,信任就是品牌。而品牌,才能换来议价权。”

沉默片刻后,艾力克江缓缓点头:“好,我来。”

直播当晚,在线人数突破四十万。

镜头前的艾力克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浮夸的包装,他只是平静地讲述自己为何要做这件事,展示了农民的真实生活和合作社的账目。他还请来了一位新疆的瓜农,通过连线介绍瓜田的现状和未来的希望。

那一夜,哈密瓜订单暴涨,合作社的电商平台订单系统一度瘫痪。

但更重要的是,“艾力克江”这个名字,开始被公众认知为“真正愿意在农业扎根的人”。

几天后,政府发出通告:将对全国乡村振兴优秀实践项目给予扶持,艾力克江的哈密瓜合作社,被列为重点示范单位。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之时,一纸法院传票打破了宁静。

艾力克江被起诉——起诉人,是一位名叫阮浩的昔日商业伙伴,控诉其在三年前的一起地产并购案中存在“利益输送与虚假承诺”。

这场突然的诉讼,如同一把冰冷的匕首,刺入他努力构建的信任网络。

李明神情凝重:“这个阮浩,早年你确实和他有过合作,当时你退出了项目,把股份让给他。但他现在说你当时对项目做了不实评估,导致他后续投资失败……”

“他是想趁机敲诈。”艾力克江冷静分析,“这几年他在资本市场折戟,现在来碰瓷也算不上奇怪。”

“问题是,现在你名声刚起来,他这时候搞事,社会影响会很大。”

艾力克江沉吟片刻,缓缓道:“你去联系他,让他来公司见我。”

两天后,阮浩如约出现在办公室。他头发微乱,眼神中多了几分市侩和愤懑。

“艾总,好久不见。”他语气阴阳怪气,“最近风头正劲啊。”

“说吧,要多少钱?”艾力克江直截了当。

阮浩一怔,随即冷笑:“还是这么直接。五百万。我撤诉。”

“可以。”艾力克江点头,“但你得签一个公开和解声明,承认起诉与事实不符,并对外解释你是出于个人误解。否则,咱们就法庭上见。”

阮浩眼中闪过一丝迟疑。

“你应该清楚,我现在不能输这一局。”艾力克江语气冷静,“而你,也没有底气和我死磕到底。你想卷土重来,不如收手。”

沉默良久,阮浩低声道:“好,我签。”

……

一个月后,哈密瓜合作社的第一批瓜成熟上市。品质优良,售价高出往年三成以上。瓜农们笑逐颜开,纷纷在合作社的院子里拍照、发视频、录下感谢。

艾力克江却没有参加那场庆功会。他一个人回到了那片田地边,望着瓜藤茂密的田垄,轻声对自己说:

“这才只是开始。”

远处,天边泛起一丝金光。清晨的阳光如同希望,缓缓洒在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