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吐鲁番的夜晚透着些许凉意,星空如洗,银河低垂,像一条银色的绸带覆盖大地。

阿迪力坐在村头的石凳上,手机屏幕上的聊天窗口还开着,丽莎的消息频繁闪烁着提醒音。

“哈密瓜出口中东的订单,是个机会。但要配合她的资本运作,还是得谨慎。”

艾力克江站在窗前,背影挺拔。

他沉声道:“阿迪力,你现在看到的是一块瓜田,但我看到的是一盘棋,棋子在市场、资金和人心中转动。你种出好瓜,我们要让资本和市场给出合理的价值和回报。”

“资本和市场?这两样经常让人迷失。”阿迪力皱眉。

“没错。”艾力克江点头,“所以我的任务,是操盘这场游戏,给合作社争取真正的主动权。”

几天后,上海。

艾力克江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桌上摆满了合同、基金协议和股权结构图。他的面前,是刚刚通过的视频会议屏幕。

屏幕另一端,是一群穿着西装的投资人和基金经理。

“艾总,您这次农业基金项目,我们看了很感兴趣,特别是结合‘智慧农业’和‘产销合作社’的模式。您说,这基金的规模准备多大?”

艾力克江微微一笑,沉稳回答:“初期目标是5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哈密瓜种植、加工及物流升级,还有技术推广和品牌建设。”

一位基金经理问:“资本回报预期和退出机制呢?”

艾力克江点开PPT,一张精细的现金流预测图浮现:“我们预计3-5年内,通过品牌溢价和产销一体化,实现20%年化回报。退出渠道包括公开上市和产业并购。关键是稳住供应链,保证产量和质量,同时利用数字化透明化提升效率,降低风险。”

讨论进入白热化阶段。

艾力克江把视线转向身旁的李明,示意他补充:“我们已经与国内多家超市和电商平台达成初步合作,阿迪力的‘智慧农场’提供的精准数据,将作为风控重要依据。”

投资人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与此同时,吐鲁番。

阿迪力带着技术团队和村里的年轻瓜农们,一边调试智能监控设备,一边举办农技培训。村民们的生活开始渐渐被数字农业改变。

但不久,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出现。

“阿迪力,水源又紧张了。”库尔班大叔忧心忡忡,“村里的水利局说,今年上游水源减少了20%,可能影响灌溉。”

阿迪力深吸一口气:“水是底线,没水一切都没了。”

他连夜联系张教授,讨论应对方案。

张教授建议:“可以尝试智能节水灌溉,配合抗旱品种。但更重要的是争取政策支持,稳定水权。”

阿迪力将这个消息和建议第一时间反馈给艾力克江。

几天后,艾力克江再次开会。

这次,不仅有投资方,还有来自地方政府的水务局和农业局代表。

“艾总,您这边对水资源的依赖性较大,我们会优先协调水权资源,但您也要考虑长远的可持续性。”水务局官员提醒。

艾力克江稳重回答:“我们理解水资源的宝贵。基金项目中,已预留专项资金,用于水利设施改造和节水技术引进。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战略的核心。”

政府代表点头,合作意向明确。

资本市场的棋局慢慢铺开,艾力克江把合作社和智慧农业作为核心资产,通过基金引入资本,努力将这块传统农业变成资本市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这条路并不平坦。

几天后,上海一家知名财经媒体发布报道,质疑这支农业基金的风险太大,质疑合作社数据真实性以及资本炒作嫌疑。

媒体报道引发股东会议震荡,几位大股东开始要求审计和风险评估。

艾力克江召集团队开紧急会议。

他沉声说道:“资本市场就是战场,质疑、攻击是常态。我们的优势是数据和农户的信任。我们必须加强信息披露,强化风控,让透明度成为我们的护盾。”

李明提出:“我们还可以启动二级市场投资者教育,主动讲好故事,展现真实成果。”

艾力克江点头:“我会亲自出面,和投资者、媒体沟通。我们要打赢这场资本游戏。”

与此同时,阿迪力带领团队加快“智慧农场”升级,增加溯源系统,确保每一颗瓜从田间到餐桌都能被追踪。这不仅提升了合作社的品牌影响力,也为基金投资创造了更强的信用背书。

然而,丽莎的消息依旧频繁。

“艾力,丽莎那边压力很大,她想借出口订单快速回笼资金。”阿迪力向艾力克江汇报,“我担心贸然扩大规模,风险太大。”

艾力克江叹气:“她代表的资本很复杂,带来机遇,也有陷阱。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底线,既要开放,也不能被绑架。”

“我明白,艾叔。”阿迪力认真道,“我愿意帮你一起操盘这局。”

夜深了,艾力克江打开手机,手指轻点几下,屏幕上是一串金融软件的数据曲线和基金净值曲线。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想:

“这条路,不光是把哈密瓜卖出去,更是操盘一场资本与乡村的博弈。只有掌握资本,才能守护乡亲们的未来。”

窗外,上海滩的灯火璀璨,车水马龙。

他转身,桌上那只切开的哈密瓜散发着熟悉的甜香——那是他和乡亲们一同种下的希望,也是他在资本漩涡中坚持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