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接到系统发布的【全球医学交流与合作】任务后,一直在寻觅与之相契合的现实契机。在七十年代,国际交流渠道相对有限,但国家对医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始终保持着高度关注。
一日,北京医科大学的喇叭里传来通知,要求林晓即刻前往校长办公室。林晓心中满是疑惑,脚步匆匆地赶了过去。校长面带微笑,递过来一封来自国家卫生部门的信函。信中提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计划举办一场全球性的医学研讨会,旨在汇聚各国医学智慧,共同攻克疑难病症,尤其着重于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此次研讨会向各国发出邀请,期望选派顶尖医学人才参与交流。
林晓瞬间意识到,这正是完成系统任务的绝佳时机。她紧紧握着信函,激动地找到陈教授。
“陈教授,您快看看这个!这可是把中西医结合成果推向世界的难得机会啊!”林晓将信递给陈教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陈教授赶忙接过信,仔细地阅读起来。读完后,他神情振奋地说道:“晓啊,这机会确实千载难逢,但竞争肯定异常激烈。咱们得准备一套极具说服力的资料,全面展示咱们的研究成果才行。”
林晓用力地点点头,眼神坚定地说:“陈教授,我一定要试一试。还请您多多指导,咱们一起准备相关资料吧。”
陈教授拍了拍林晓的肩膀,说道:“好,首先咱们要从学校的病例库里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从病症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到最后的治疗效果,每一个环节都要详细记录。对了,中药的配伍原理和西药的协同作用,也一定要阐述清楚。”
林晓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陈教授,我明白了。我觉得还可以结合我之前做的一些关于中药药理的现代科学分析,这样能让整个资料更加完善。”
陈教授赞同地说:“这个想法很好。你在实验室里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和药理机制的成果,正好可以加进去,从微观层面揭示中药治疗疾病的奥秘,让外国专家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中西医结合理念。”
接下来的日子,学校全力支持林晓的准备工作。学校图书馆为她开放所有珍贵医学典籍的查阅权限,实验室也优先保障她的研究需求。林晓和陈教授整日忙碌其中,从堆积如山的病例档案里精心筛选案例。
有一天,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同学小李看到林晓忙得不可开交,便走过来问道:“林晓,你这是在准备什么重要资料呀?看你天天都泡在这儿。”
林晓笑着回答:“小李,我在准备参加一个全球医学研讨会的资料呢。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能把咱们中西医结合的成果展示给全世界。”
小李眼睛一亮:“哇,这么厉害!需要我帮忙吗?”
林晓感激地说:“那太好了,你可以帮我整理一下这些病例的基本信息,按照病症类型分类,这样能提高我们的效率。”
小李爽快地答应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与此同时,沈军在部队也时刻关心着林晓的进展。休息时间,他便给林晓写信,字里行间满是鼓励:“晓,我坚信你一定能成功。这不仅是你个人的荣耀,更是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我在部队为你加油!”
林晓每每读到沈军的信,心中便涌起无限动力。她立刻回信:“沈军,放心吧。为了这个目标,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你在部队也要注意安全呀。”
经过数周夜以继日的努力,资料终于准备就绪。这是一套详实且极具说服力的报告,从理论基础到临床实践,全面展示了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优势。林晓将这份凝聚心血的资料提交给国家卫生部门的选拔委员会。
选拔委员会由国内顶尖医学专家组成,他们肩负着挑选最优秀代表参加国际研讨会的重任。专家们在审阅林晓的资料时,被深深震撼。
一位资深老专家推了推厚重的眼镜,赞叹道:“这些案例真实且典型,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疑难病症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位林晓,真是难得的人才!”
另一位专家也点头称赞:“是啊,她对中药药理的现代科学阐释,为传统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新思路,意义非凡。”
凭借出色的研究成果和详尽的资料,林晓成功通过选拔,获得参会资格。得知消息那一刻,林晓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立刻将喜讯告知沈军和陈教授。
“沈军,我入选啦!”林晓在电话里声音颤抖,难掩激动。
沈军在电话那头爽朗大笑:“太棒了,晓!我就知道你行!接下来好好准备研讨会发言,让世界见识咱们的实力!”
林晓笑着说:“嗯,我一定会努力的。沈军,你不知道我有多开心,感觉离实现目标又近了一步。”
沈军温柔地说:“我能感受到你的喜悦。晓,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
林晓回答道:“好,你也是。我会带着你的鼓励,在研讨会上好好表现的。”
随后,林晓又兴奋地跑到陈教授的办公室:“陈教授,我入选啦!”
陈教授站起身,笑着祝贺道:“晓啊,我就知道你能行!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在研讨会上,你要积极与各国专家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同时把我们的成果推广出去。”
林晓用力点头:“陈教授,我明白。我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让世界了解中西医结合的魅力。您还有什么要叮嘱我的吗?”
陈教授思索片刻,说道:“在发言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还有,面对不同国家专家的提问,要保持自信,有理有据地回答。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要慌张,坦诚交流就好。”
林晓认真地听着,把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好的,陈教授,我记住了。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很快,出发的日子来临。国家为林晓精心安排行程,考虑到七十年代国际航班的限制,为她预订了一班经停多地的长途航班。出发前,学校为她举办了一场小型欢送会,师生们纷纷送上祝福。
同学小王走过来,拉着林晓的手说:“林晓,你一定要加油啊!我们都为你骄傲,期待你把中西医结合的成果传遍世界。”
林晓感动地说:“谢谢小王,我会努力的。等我回来,和你们分享更多的经验。”
老师张教授也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林晓,此次出行责任重大。到了那边,要多学习,多交流,展现出我们学校的风采。”
林晓恭敬地说:“张教授,您放心,我一定会的。我会带着咱们学校的期望,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
林晓带着装满资料的厚重行李箱,在众人的期许中,登上了飞机。那是一架七十年代典型的民航客机,机身宽敞,内部设施虽不及后世先进,但收拾得整洁有序。林晓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既紧张又期待。飞机缓缓滑向跑道,加速起飞,林晓透过狭小的舷窗,看着地面逐渐变小的景物,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此次出行肩负着重大使命,是完成系统任务、推动中西医结合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经过漫长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日内瓦机场。林晓走出机舱,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眼前的日内瓦,与北京截然不同。湛蓝如宝石的天空下,远处阿尔卑斯山的皑皑白雪闪耀着圣洁的光芒,山峰在阳光照耀下仿佛镶嵌了金边。机场周围是大片修剪整齐的草地,翠绿欲滴。道路两旁,欧式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红瓦白墙,尖顶钟楼,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街道上,人们穿着时尚的欧美服饰,说着不同的语言,各种肤色的面孔交织在一起。
林晓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此次研讨会上展现出中国医学的风采,完成系统赋予的任务。她拖着行李箱,朝着会场的方向坚定走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与机遇。途中,一位热情的当地居民看到林晓一脸新奇的样子,主动上前询问:“你是第一次来日内瓦吗?需要我帮忙吗?”
林晓微笑着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回答:“是的,我来自中国,来参加一个医学研讨会。这里的风景真美。”
当地居民友好地笑了笑:“欢迎你来到日内瓦。医学研讨会在市中心的会议中心举行,你可以乘坐那边的巴士前往。希望你在日内瓦有一段美好的时光,也希望你们的医学研讨会取得成功。”
林晓感激地说:“谢谢你,我会的。”然后,她按照指引,踏上了前往会场的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