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庄超英买的两套院子虽说看着还能用,但房梁得加固、墙皮要重刷,不拾掇拾掇根本没法住人。

黄父二话不说,把草帽往头上一扣:“这活儿我熟!”

转头就拉着庄二叔,天天往院子里跑。

俩人带着卷尺、锤子,在里头敲敲打打,不是量尺寸,就是商量着哪面墙该拆、哪扇窗该换。

这天在厂里休息,宋莹瞅见黄玲脸上藏不住的笑,凑过去捅捅她胳膊:“玲姐,啥好事啊?走路都带小跑!”

黄玲赶紧往四周看了看,确定没人听见,才压低声音说:“跟你说个事儿,我们家买房子了!”

“买房?!”宋莹嗓门一下拔高,反应过来又赶紧捂住嘴,“买哪儿的房?你们要搬走啊?”

她眼睛都急红了,毕竟两家人在一个院子里住了快一年,平时孩子一块儿写作业,大人也常搭把手帮忙,感情好着呢。

黄玲赶紧摆手:“不搬不搬!超英说现在住的房子太小,等图南和筱婷长大了结婚没地方住。我爸妈也觉得在理,拿出三千块帮衬,我们凑一凑,买了两套小院子,以后一人一套结婚用。”

宋莹咂咂嘴,羡慕地说:“你娘家可真疼你!要我说啊,当年你真是下嫁了。”

这话让黄玲心里猛地一酸,想起以前和庄超英三天两头吵架,婆家还处处刁难,再看看现在,眼眶都有点发热。

好在,日子总算熬出头了。

晚上在家泡脚,宋莹憋不住,赶紧跟林武峰说:“武峰,你知道吗?玲姐他们家买房了!”

林武峰手里的毛巾“啪嗒”掉地上:“啊?那他们要搬走?”

他可舍不得这家人,特别是儿子栋哲,天天跟在庄图南屁股后头,作业有人辅导,调皮也有人管,省心多了。

宋莹看他着急的样子直乐:“没搬没搬!说是给孩子准备的。”

她往林武峰身边凑了凑,“你知道吗?玲姐娘家一下拿了三千块!听说过年去常州还给了两千呢。她婆家那群人......唉,真是委屈她了。”

林武峰擦着脚,点点头说:“庄老师之前提过,玲姐娘家以前是大户人家,小时候家里还开着厂子。要不是……”

他没说完,宋莹就抢着说:“所以说庄老师运气好啊,娶到这么好的媳妇!”

林武峰盯着盆里的水,突然说:“既然买房这事靠谱,明天我问问庄老师。要是附近还有合适的,咱也给栋哲买一套?”

宋莹吓得差点把脚从盆里抽出来:“武峰,两三千块可不是小数目!全花了咱们家底就空了!”

林武峰把脚擦干,看着宋莹,认真地说:“钱没了还能再挣。”

他想起在冰箱厂干的兼职,虽然累点,但多挣一份钱,离买房的日子就更近了。

第二天吃完晚饭,两家人一起坐在前院乘凉。

大家聊天时,林武峰好奇地提起庄超英买房的事:“庄老师,听玲姐说你们家给两个孩子各买了一套房?”

庄超英摇着蒲扇点点头:“是啊,现在住的房子就两间,等孩子大了肯定不够。正好赶上有人急着卖房,价格也合适,就咬牙买下来了。”

黄父在一旁接话:“这房子看着旧,其实木料扎实。我和他二叔天天去收拾,把该加固的地方加固,该刷的墙皮重新刷一遍,以后住着就踏实了。”

林武峰喝了口凉茶,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不瞒你们说,我和宋莹听了这事儿,也动了心思。想着要是能在你们附近买套房子,以后栋哲长大了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宋莹在旁边轻轻推了他一把:“你别瞎想,咱们现在哪有那么多钱。”

庄超英笑着说:“钱的事儿慢慢攒嘛!我也是多亏了阿玲爸妈帮忙,才凑够了房款。而且这房子现在看着偏,等明年服装厂建起来,肯定能升值。”

黄玲端来一盘切好的西瓜,递给林武峰一块:“林工,宋莹,您们要是真想买房,我们肯定帮你留意。这一片儿的房子,超英他们最近看得多,门道多少也懂一些。”

林武峰接过西瓜,咬了一大口:“那就太谢谢你们了!说真的,要不是舍不得你们一家好邻居,我们也不会想着在这儿买房。跟你们住一块这大半年,栋哲跟着图南和筱婷,学习都进步了不少。”

过了没几天,庄二叔风风火火地骑着二八自行车赶来,车铃铛响得急促:“超英!老李头右边那栋二层小楼要卖!户主调去外地工作,急着脱手呢!”

庄超英正帮黄玲揉面,手上沾着面粉就迎了出去:“真的?那小院可比我买的两套还大不少!”

当天下午,庄超英拉着黄父就去看房。

小楼青砖灰瓦,二楼的木格窗雕着缠枝莲纹,虽然墙皮有些剥落,但整体看着特别周正。

黄父绕着房子走了两圈,拿折叠刀戳了戳墙角:“地基没大问题,就是东边墙根有点潮,得重新做防水。”

庄超英踩着木楼梯上二楼,扶着雕花栏杆晃了晃:“木料结实,这楼梯加固一下还能用几十年。”

第二天傍晚,庄超英带着林武峰一家来看房。

宋莹刚进院子就发出惊呼:“这院子比你们家的还大!还能种点菜!”

林栋哲兴奋地绕着老槐树跑圈,惊得树上的麻雀扑棱棱乱飞。

林武峰摸着斑驳的砖墙,眼睛发亮:“这房子看着比我想象中还好,就是不知道得多少钱?”

“户主开价两千八。”

庄超英掏出皱巴巴的草图,在石桌上铺开,“不过我打听过,他着急走,两千五应该能拿下。”

黄父从兜里摸出一支烟,夹在指尖却没点:“小林,这房子买了不亏,我看比超英买的那两套还划算。"

宋莹有些犹豫:“两千五......咱们存款还差不少呢。”

林武峰却握紧了拳头:“我下个月开始去夜班兼职,这两天再跟我同事亲戚借点,总能凑够!”

他转头看向庄超英,眼神里满是期待:“庄老师,要是真买这房子,还得麻烦您和黄叔帮忙参谋装修的事儿。”

庄超英笑着拍了拍他肩膀:“说啥呢!大家相处和睦,以后咱们继续做邻居,孩子们在一起长大,多好!”

夜色渐深

庄超英坐在外间书桌前,就着台灯的光反复摩挲着看房时画的草图。

黄玲收拾完碗筷,见丈夫眉头紧锁,轻声问道:“还在惦记林工买房的事?”

“嗯。”

庄超英搁下铅笔,“宋莹刚才那犹豫的样子,怕是钱还没凑够。你找个机会问问她,要是真想买,咱们能帮就帮一把。”

他想起穿越前孤身一人在上海打拼的日子,又看看墙上孩子们的奖状,“我两次高考阅卷不在家,家里多亏了他们家照应,现在咱们手头宽裕些,该回报了。”

黄玲点点头,趁着夜色敲响了隔壁林家的门。

宋莹正在给林栋哲补校服,见她来有些慌乱:“玲姐快坐,这么晚怎么过来了?”

黄玲挨着她坐下,目光落在桌上零散的存折和借条上,心里便有了数。

“宋莹,跟我说实话。”黄玲握住她冰凉的手,“买房子的钱,还差多少?”

宋莹的手猛地一抖,针尖在指尖扎出个红点,眼眶瞬间红了:“玲姐,我们东拼西凑,还差八百......武峰打算把电视和自行车卖了,可我实在舍不得......”

黄玲从口袋里掏出叠得整齐的十张百元钞,轻轻塞进她手里:“这里是一千,拿着,多的两百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宋莹惊愕地后退半步,纸币的触感从掌心传来,烫得她鼻尖发酸:“玲姐,这太多了!我们一时半会怎么还得上......”

“说什么傻话!”

黄玲揽过她肩膀,“超英两次高考阅卷,若不是你们里外照应,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得多难?况且咱们如今处得跟亲戚似的,这点钱算什么?这钱你们安心拿着,等以后宽裕了再还,我们不急着用。”

她望着窗外两家孩子共同种下的向日葵,“咱们能做邻居是缘分,以后还要互相帮衬着过好日子呢。”

宋莹攥着那沓带着体温的钱,指腹一遍遍摩挲着纸币边缘的纹路,滚烫的泪珠子“啪嗒啪嗒”砸在钱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她张了张嘴,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半晌才哽咽着挤出一句:“玲姐……我……”

“啥也别说了。”黄玲抬手帮她拭去眼泪,指尖触到她冰凉的脸颊,“赶紧收起来,别让孩子看见了。”

她瞥了眼里屋,林栋哲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嘴角还沾着晚饭的米粒。

宋莹忙把钱塞进枕套里,又用手按了按,仿佛那不是钱,而是沉甸甸的暖意。

转身时,她突然想起什么,从柜子里翻出个布包:“玲姐,这是我妈托人从老家带来的红枣,你拿回去给孩子们熬粥喝。”

黄玲刚要推辞,就被宋莹按住手:“你要是不收,这钱我也不能要。”

她眼里闪着执拗的光,“咱们是邻居,不是只有你们帮我们的份。”

黄玲看着布包里饱满的红枣,笑着接过来:“行,那我就不客气了。我爸和图南最爱喝红枣粥,明天就给他们熬一锅。”

黄玲走出林家时,见庄超英正站在外间门口等她,手里还攥着把蒲扇。

“都办妥了?”他轻声问。

黄玲点点头,把红枣包递给他:“宋莹给的,说是她妈寄来的。”

庄超英接过布包,掂量了两下,忽然笑了:“这家人,总是这么实在。”

他扇了扇蒲扇,月光落在两人脸上,“往后啊,这日子只会越来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