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乞丐说他没有名字,也不是从皇宫里出来的。
打他记事儿起就在个很大宅子当佣人,他们同一批的孩子一共八个人,那尿尿的东西打记事时候就没有了,同一批孩子也都没有。
他在大宅里干活大概干到七岁,那天晚上宅子里忽然闯进来一大批拿枪的人,冲进来后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
当时负责他们这个大院的管事大哥就领着他们往外跑,估计是看他们一身下人打扮跑了,也没人追他们。
但是逃跑过程中也是枪声不止流弹乱飞,真跑出来的时候只剩下管事大哥和三个孩子了。
管事的大哥姓刘,年纪也不大也就十八九岁。虽然刘大哥负责他们这个院子的一应事务,但对待他们都极好,手下二十多个丫鬟小斯平日对他都很尊重。
跑出了干活的大宅,他们四个人就没了管饭的地方,多亏刘大哥七岁时候就在医馆做学徒,等他来这府里干活的时候已经学了不少医术,就这么个刘大哥当起走街串巷的赤脚大夫,一大三小才勉强能吃口饭。
后来也是听刘大哥说起他们所在的城市是天津,以前干活的那个大宅是个满清遗老的府邸。大清亡了之后府里的老爷应该是弄了不少好东西跑到天津来的。
别看是跑出来的满清遗老,可这老爷是年纪越大,规矩越重,事儿也越多。后来不知道是不是老糊涂了,想着皇上没了,他现在有钱又有大府邸,他府门一关也弄一批太监宫女来伺候,自己也享受一把贵人的待遇。
民国的时候人命可不值钱啊,他第一批就买了五十个小男孩准备切了之后伺候他。
可男孩是买回来了,大清都完了也没人能给切那玩意了,找了郎中,不管给多少钱郎中都不敢接这活,老爷没办法了,就找了个佣人里胆大的动了刀。
结果没点技术这种事儿还真不是找个人来一刀就能成的,第一批孩子都没挺过去。
人都死光了,这老爷也没歇了这份想找小太监伺候他的心,他就又买了一批孩子,这次孩子4-13岁的都有,70多个。
第一次不是找郎中人家郎中不敢接他这活儿么,第二次他就要求降级把目光盯在了药铺学徒身上了,开出了不低的待遇。
但凡敢干这个事儿的给一笔钱,还能来他府里做个管事,未来吃喝不愁。
最后接下这个活的就是刘大哥。
即便有医术在身,刘大哥这一趟切完到最后也就活下来八个,他也顺势留在府里当上了管事。
小乞丐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很平淡,没有自幼被卖的愤慨,也没自小没了那东西的悲伤,仿佛讲述的都是别人的故事。
歇息了片刻,他又要了一碗粥,抿了一口上面的米汤继续讲述道。
随着他们三个孩子长大吃的更多,刘大哥单凭当赤脚医生已经养不活他们了。
刘大哥到处想办法也没辙,后来也不知搭上了哪的关系,找了个戏班子每天晚上去唱戏。
按道理说也没听刘大哥说过他会唱戏,可这戏班子就轻松的进去了,只不过每次轮到需要刘大哥唱戏的时候都是晚上,而且刘大哥从没有领他们三个人去看过他唱戏。
这样刘大哥白天走街串巷治病救人,晚上不定时的跟着戏班子去唱戏,他们的日子才稍微好过了一点。
可这个戏班子不是在固定在一个地方的,经常跨省演出,经常要去外地。
最后一次他们坐船去了粤省演出,当天晚上演出完有戏班的人来报信他们刘大哥死了,卷了个草席找地埋了,让他们三个人别等了,自己找活路去吧。
他们三个人几番追问这戏班的传信人才得知,刘大哥进的这个戏班子可不一般,白天的时候有角儿登台,那是真的唱念做打。等到了晚上的时候戏班子里几个人就会领着几个外行扮上唱荤戏,他们的刘大哥这一次就是被人玩死了。
先是干活的府邸被军阀抢了,后是照顾他们的人死了,他们三个人在粤省只能靠着乞讨过活。
可刚乞讨不久,有次他们仨人分开去要吃的,他就被个拍花子的顺手捡走卖到了郴州,买家是个小村里的老人两口,他们自己的孩子死了,年纪大了买个太小的也没太多精力照顾,他这年纪正合适就把他买下来了。
刚开始时候对他也挺好,可他因为尿尿的东西那挨过刀,控制不住就总是尿裤子,老两口发现了他的问题一转手就又把他给卖了。
这次是卖到了长沙一户有钱人家里当小斯,可还是因为他总尿裤子的原因,即便是他再勤快,活干的再好也没用。
在挨了不少次打之后管事儿的发现他那有问题,直接被扔了出去。
就这样他就在长沙、株洲、湘潭这几个地方辗转乞讨。
千鹤听了小乞丐的讲述觉得这孩子真惨啊,真是又惨又顽强呐。
看他这样子,也没法等伤好了介绍给人去店里当学徒干伙计了。
估计这次救人就是砸到自己手里面了。
千鹤努力地想了又想,最近道场生意好了,单他和徐继荣俩人是有点太忙了,这孩子就当收个打杂的先收下来吧。
于是千鹤对小乞丐说道:“可怜你身世凄苦,贫道师从茅山在此地开了这个道堂。虽然地方不大但也吃喝不愁,你要愿意就留在这里帮着打打下手,成年之前没有工钱,吃喝不缺。你要愿意的话就留下来,就先在贫道这干着,以后长大了要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你要走也不拦着你。”
小乞丐闻言立即答应了下来,也没再说别的。
千鹤见他同意再次说道:“我也不能一直叫你小乞丐,你这几天好好自己想想,给自己起个名字,这几天你先跟继荣一起住,他是贫道的道童,有什么不懂的你都可以问他。”
“继荣一会你先领他到你那屋安顿下来,咱这个院子以前俩人住正好,现在人多了我这得出去再看看有没有大一点的院子,正好千鹤堂名气越来越大,咱这小院里一会鸡跳了篱,一会又是狗到处跑太闹挺了。”
“换房”也不是千鹤临时起意,刚来那会是全指着徐继荣他爹给的钱,不敢太铺张浪费,手里得留下一部分以防万一。现在他名气大了,生意也多了,再加上之前得的三条大黄鱼有了底气,这房子还真是说换就换。
九叔的义庄那还是二层小洋房呢,而且还不止一栋,这如今自己名气有了,道长的逼格是得往高了抬抬。
千鹤再次转身出了门,又是看房,又是给小乞丐买衣服买生活用品的,就这么过去了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