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瑶?”周婶子反应了一瞬,才明白她说的是谁。
“你说的是瑶姐儿是吧?”周婶子嘁了一声,“她管什么?三天两头的往城里跑,来人占田了都不在家里,回来生米都煮成熟饭了,她能怎么办?”
祁妙觉得有些奇怪,按照宋知瑶的心机和手段,她绝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从她手里抢东西而无动于衷。
然而她和宋知瑶以后都未必能相见了,这件事一时半会儿也想不明白。
和周婶子说了好几句话,祁妙邀请她进屋里喝口水,周婶子却摇头:“我就是顺道来看看你醒了没,既然你醒了,我也要回家了,家里还一堆事忙不过来呢。”
眼看她转身要走了,祁妙连忙叫住:“周婶子等等!”
周婶子见祁妙脸色为难,似乎要说什么话,她心下咯噔一声,生怕祁妙是开口问他们要粮。
俗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再是做好事也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委屈了自己家。
况且好心帮忙帮出个白眼狼来的,也不是没有。往日见识过了宋知瑶那做派,谁知道这个京城里来的小姐又能做出怎样的事?
“婶子,我家中实在是没有米面了,只有一些黄豆,不知道可否从婶子那里换些米?”
祁妙见周婶子脸色好看了些,继续道:“明日我便想办法去弄粮食来,只是今日天色不早了,不知婶子愿不愿意行个方便?”
一听是换,周婶子心下松了一口气,同时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有些愧疚,她点头答应:“换可以,只是这豆和米的价格不同……况且米昂贵,不如换些粗面?”
“就换米,按市价换便是,婶子愿意的话,我现在就去取来。”
周婶子同意了,祁妙连忙往屋里走,顺手从灶台上抄了个小盆,去取黄豆去了。
妞妞不安的跟在她身后一起进了屋,小心翼翼地说道:“哥哥会生气的。”
祁妙倒了一斤左右的豆子,出门时摸了摸她的头,“等他回来,我会和他解释的。”
天气炎热,先前说话的时候,周婶子便和祁妙一起站在小棚子里躲太阳,这会儿见她出来,便道:“你跟我回去取吧,我家就在旁边,你顺便把剩下的草药端回去,我瞧你脸色还是苍白的。”
祁妙连连答应,只是想起那草药,忍不住胃里有些翻涌。
昨晚被送回来时,就已经注意到旁边有一户人家,总共有三间茅草屋,比祁家宽敞多了,门口还有篱笆围成的小院子,里面依稀可见几只慢悠悠啄着地上虫子的母鸡。
跟在周婶子身后进了那院子,祁妙就自觉地停住了脚步,把黄豆递给了周婶子。只见她推开了右边的门,显然是去了厨房。
祁妙打量着这个院子,一边晾着几件衣裳,一边放着一架石磨。看见石磨的那一瞬间,她眼睛都亮了不少。
没一会儿周婶子便拿着两只小盆出来了,一只装着白花花的大米,一只装着黑乎乎的草药。
“我称过了,你要是不放心,可回家再称一遍。”
祁妙接过道谢:“不必称了,多谢婶子!”
周婶子扬了扬手,“也不必谢了,你记得回去按时喝药,这是我娘家的方子,喝上一天就保你再不会烧起来了。”
见祁妙离开后,周婶子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新来的这个,会不会和以前那个一样的脾性……”
*
祁妙一回到家,先把两只小盆给放好,就去打开衣柜,随便拿了一套衣裳出来。
相比起她身上的绸缎来说,在乡下生活还是穿麻布比较方便。
那衣裳虽是普通的布料,但颜色和款式还算时兴,足以看出祁父生前对宋知瑶有多好了。
不过在换衣裳之前,祁妙还是先问了问妞妞。
“妞妞,姐姐没衣裳穿了,这衣裳能借我穿一穿吗?”
妞妞有些犹豫,这些衣裳都是阿瑶姐姐的,不过她又想起周婶子和哥哥说阿瑶姐姐不要他们了,不会再回来了,就点了点头:“姐姐穿吧。”
“真乖。”祁妙笑着捏了一下她的脸蛋,随后换下了这一身的绸缎。
她饿得快前胸贴后背了,但阿武还没回来,也不能急着做饭。
祁妙忍着饿,检查了一下这一身的绸缎,没有发现任何破损,只有风尘仆仆沾上的一身灰,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先前看见灶台旁有一水缸,里面盛满了水,又从房间里找了一只木盆,将这件衣裳洗的干干净净,挂到木窗上晒着。
这一来,水缸里的水便只剩下一小半了。
古代饮水不易,昨夜进村时看不清远处,祁妙也不知这附近是否有河流或者水井,不过她见水缸是满的,心想打水应当不是太难,便直接用了。
干完活后,她也没停下来,四处打量着屋内,妞妞这时和她熟悉了起来,便把家里有什么都和她说了。
只是妞妞毕竟年纪不大,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含糊不清,有时又有重复。
等到祁妙简单地熟悉完这个家不久,阿武背着个小背篓回来了。
妞妞坐在门口扯叶子玩,看见哥哥就瞬间高兴起来,这动静引起了祁妙的注意,她也注意到了回来的阿武。
阿武一靠近自家门口,便看见了一抹熟悉的衣角,他以为是宋知瑶回来了,脸上便瞬间板了起来。
待走近了看,却见到了一张笑颜如花的面容,他皱着眉头:“谁让你动衣柜的?”
祁妙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见阿武气呼呼地提高了音量,“哪里来的米?”
“我用黄豆换的。”祁妙丝毫不怂的回道。
阿武嫌弃地看着她,有些不满,“换米只能换这么点,应该换面的,你在哪里换的,我去换面回来。”
这会儿他光顾着心疼黄豆了,还没意识到祁妙已经擅自加入了这个家。
“不行。”祁妙说道,“你们都饿成这样了,不吃点米饭不行。”
她说完,端起那只装了米的盆就跑,路过阿武的背篓旁,还惊叹了一声:“哟,这不是马齿苋嘛,今晚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