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驾牛车的杨老汉只负责把她们送到城门口就离开了,等到申时一刻左右才会到这里来,将她们再送回去。

来时是四文,回去也是四文,祁妙还以为四文是往返,听婶子们说起,才知道是单程。

其他婶子们都背着背篓,提着木桶,桶里装的是鸡蛋以及自家种的蔬菜等等,偏偏只有祁妙一人只背了个轻飘飘的包袱。

众人好奇极了,有人问了,祁妙只说是件衣裳,多的没说。

她跟着这几个婶子走了好一会儿,才拐进了一条街,只见这条街虽然狭窄,道路两旁却摆满了好些买东西的摊位,就和现代的菜市场也差不了太多。

两旁的店铺里卖的都是柴米油盐、各种调料、便宜又结实的麻布等等,几位婶子要卖和买的东西各不相同,一进了此处,便都分开了,只提前约定好交易完后在街口等着。

祁妙也就此和她们分开,她一路走一路留意着,总算在街道尽头,发现了一家成衣铺子。

见那家铺子中,除了麻布之外,也挂有几件绸缎衣裳,她这才走了进去。

铺子中只有一名掌柜,另有几名妇人在挑选布料。她一进去,那掌柜一眼就看见了,连忙出声招呼。

“这位姑娘,可要挑选些什么?”

他见这姑娘容貌娇美,气度非凡,穿着打扮虽差了一些,也是还算新的款式,便热情招待起来。

祁妙拎着包袱走了过去,低声道:“掌柜的,方便借一步说话么?”

掌柜的一愣,脸上的态度就没那么热络了,他走到边上,见那姑娘打开包袱,露出其中的一抹衣角来。

“不知这里可收成衣?”祁妙问道。

那掌柜连忙用手去接着包袱,打开仔细看了一眼,细细的摸着:“料子不错,剪裁也很好,可惜是穿过的。”

“也就穿了那么一次,掌柜的若是要,我就便宜些卖了。”

见祁妙反客为主,倒是做起他的生意来了,掌柜的也不敢小瞧,只说:“这可是正经来的衣裳?”

“这衣裳就是我的,不信你展开一瞧便是。”

做生意这么多年,他看尺寸很是准,只消一眼就知道这衣裳正是面前这姑娘的尺寸,心里头的怀疑也打消了一些。

“我这家里出了点事,急需用钱,才将衣裳拿出来典卖了,我就只卖这一件,掌柜的要是看得上呢就开价吧,看不上我就去寻别处了。”

祁妙微微笑着,气定神闲的站在一边。

这衣裳虽是穿过的,可这料子也并非常人能买得起的,他店里也没有这么好的料子,今日正好借着这穿过了的由头,能砍不少的价。

掌柜的伸出手来,比了个数:“三两银子。”

这是骨折价了,这件衣裳做的时候怕是三十两银子都不止。

不仅料子好,剪裁也好,上面的刺绣、针法等等,样样都好。

祁妙知晓这掌柜的简直是使的屠龙刀,但这衣裳的确也卖不了太高的价格,能买得起这样料子的人家,怎会去买别人穿过的衣裳。

况且腰身已经固定了,不好更改,要找到和她身形相差无几的买主也不容易。

她毫不犹豫地比了个数字:“五两银子,少了我便不卖了。”

亏就亏吧,她现在的确是急用钱。

那掌柜的见她眼神坚定,必是无法再游说,便也爽快的答应下来:“那便五两银子吧。”

谈好价格后,祁妙将衣裳给了掌柜,他立即去柜中取出五两银子来。

银子方便携带,但买些日常用品还是铜钱好使一些,祁妙请掌柜换了些铜钱出来,约莫50文,其余的还是银子。

她也想多换一些铜钱,可多了也不方便,一两银子就能换1000文,那揣在身上定是又重又显眼。

踏出这间成衣铺子后,祁妙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个“有钱人”。

这街上名为梁柳巷,热闹得很,卖什么的都有。

人一有钱,就看什么都想买,祁妙理智尚存,买之前先问价,多比几家,了解价格之后再入手。

京城物价贵,糙米一斗就要20文,精米一斗30文,粗面一斗也要10文,细面一斗35文。

祁妙想着先解决家里的吃饭问题,再考虑其他的,于是她买了精米一斗,细面一斗,一共就要65文。

这样一来,她零散的铜钱便不够,干脆拿银子结了账。

一斗是12斤,两斗就是24斤,拎着走不方便,她先吩咐米铺的掌柜暂存,等她逛完街后再来拿。

除了米面之外,她最想买的就是各种调料,世人都说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缺一不可。

做饭要想好吃,善于调味是基本功。祁妙买完米面,便去另一家杂货铺,分别问了盐、油、酱油、醋、糖等的价格。

盐就不是一斗一斗的卖的了,一斤就要整整45文。

油更是贵,一斤就要90文。

至于酱油、醋的价格还比较正常,几文钱就能买到不少,偏偏糖是天价,尤其是白糖,一斤就要一两银子,而且还不好买。

像祁妙所在的街市,顾客大多是都是普通百姓,吃穿用度都爱买便宜的,没人会去买白糖,是以这家铺子里根本就没有白糖。

没办法,祁妙只得买些饴糖来充数。

这一来一回,就又花了约莫160文,将盐、油、醋等都买齐了。

掌柜的将各种瓶瓶罐罐用麻绳紧紧地拴在一起,祁妙拎着一大串,走起路来叮叮当当的响。

她今日出来之前,没想到那件衣裳竟能卖这么多钱,按现在的物价,五两银子够他们三人生活很久了。

祁妙也不急着买太多东西,将最紧要的买了之后,心下就松了一口气。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连早饭都没有吃,肚子快抗议了。

路过街边的包子摊,蒸笼上正冒着热气,小贩一开盖子,老远就能闻到香味。

这时她忍不住了,便上前问:“包子多少钱一个?”

那人连忙答道:“素的2文,肉的3文。”

“给我来一个肉的吧。”祁妙从怀里摸出三个铜板,放到小贩的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