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城西,阳山脚下。夕阳将废弃气象站的白色圆顶染上了一层诡谲的金红。风穿过锈蚀的铁丝网和破损的窗户,发出呜咽般的哨音。几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越野车如同沉默的猎豹,悄无声息地停在杂草丛生的入口附近。陈晓静、黄仁杰、柏甜甜以及一队精干的特警队员迅速下车,动作迅捷而安静。

“就是这里?”陈晓静望着眼前这座破败的建筑,眉头微蹙。根据破解的数字密码“7-12-05-19-23”(代表阳山气象站,7号建筑,12月5日,19:23)和谜语“光在影中生,巢在巢中藏”(指向气象站主体建筑内部的次级隐蔽空间),目标直指这座早已被遗忘的设施。

“表面看,是气象站。”黄仁杰的碧绿色眼眸扫过建筑外墙,目光锐利如鹰,“但‘字节’的反应很强烈。”

“字节”一下车就异常兴奋,对着气象站大门方向低吼,鼻子紧贴着地面,仿佛在追踪某种无形的气息——那是一种混合着陈旧灰尘、特定化学溶剂(柏甜甜在庇护所检测到的残留)、以及一种极其微弱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冰冷电子信号的气息。它确认了方向。

柏甜甜已经打开了随身携带的军用级加固平板(EMP事件后,所有核心设备都升级了防护),屏幕上显示着气象站的老旧结构图和她通过卫星图像重建的3D模型。“老板,谜语说‘巢在巢中藏’。气象站主体是圆顶观测室和一层辅助用房。最可能隐藏次级空间的地方……是地下室,或者……设备层夹层?”

“设备层夹层。”黄仁杰立刻判断,“气象观测的核心设备往往需要稳定基座,通常会有加固层或维护夹层。甜甜,重点扫描主体圆顶下方区域的生命信号、热源和电磁异常。”

“明白!”柏甜甜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操作,启动了平板内置的高灵敏度被动扫描阵列。同时,两名特警队员已经利用破拆工具,悄无声息地切开了主楼那扇锈死的铁门。

一股浓重的灰尘味和霉味扑面而来。内部光线昏暗,废弃的桌椅、倾倒的文件柜、碎裂的玻璃仪器散落一地,墙壁斑驳。空气中死寂一片。

“‘字节’,搜索!”黄仁杰低声道。

“字节”立刻冲了进去,沿着一条被杂物半掩的走廊快速前进,目标明确地奔向圆顶观测室的方向。它的鼻子紧贴地面,喉咙里发出持续的、压抑的呜咽声。

众人紧随其后。走廊尽头是圆顶观测室巨大的金属门。门虚掩着,推开后,是一个直径约十五米的圆形空间。巨大的、早已锈蚀报废的气象雷达基座矗立在中央,头顶是破损的半球形玻璃穹顶,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投射进来,在地上拉出长长的阴影。

“光在影中生……”黄仁杰的目光扫过那些被基座和废弃设备投射出的、不断变化的阴影区域。

“扫描显示,”柏甜甜盯着平板,“圆顶下方区域有微弱但稳定的电磁屏蔽信号源!位置就在……雷达基座正下方!热源……非常微弱,接近环境温度,无法分辨是否生物。但……结构回波显示,基座下方有空间!大约……三米深!有金属结构!”

“巢在巢中藏!”陈晓静眼神一凛,立刻指挥特警队员,“检查基座!找入口!”

特警队员迅速上前。雷达基座是一个巨大的、焊接在地面上的金属平台,布满锈迹和灰尘。一名队员用金属探测器仔细扫描基座边缘,当扫到靠近西北角的一个不起眼的检修盖板时,探测器发出了尖锐的蜂鸣!

“这里有金属活动构件!”队员报告。他用力撬开那块几乎与基座融为一体的沉重盖板。

咔哒!

盖板被掀开,露出一个向下延伸的、仅容一人通过的金属阶梯!一股比外面更冰冷、带着金属和机油味道的空气涌了出来!阶梯深处一片漆黑!

“强光照明!戒备!”陈晓静握紧了手中的格洛克17,第一个踏上了冰冷的阶梯。黄仁杰紧随其后,柏甜甜和特警队员鱼贯而入。

阶梯向下延伸了大约三米,进入一个比上方圆顶小得多、但高度不足两米的低矮空间。空气阴冷刺骨,如同冰窖。几盏应急灯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显露出来,但显然早已失效。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味和……一种更淡的、类似于福尔马林的化学气味。

“打开照明!”陈晓静下令。

特警队员迅速在入口和关键位置架设起强光探照灯!惨白的光线瞬间驱散了黑暗,照亮了这个隐藏的“巢穴”!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里完全不像一个废弃气象站的地下室,更像一个……被尘封的、小型的高科技实验室兼指挥所!

墙壁是加固的合金板,覆盖着厚厚的保温层和吸音材料。一侧墙边排列着数个早已停止运行、但外壳依旧完好的服务器机柜(型号比仓库里的更老旧)。另一侧则是一排工作台,上面散落着一些蒙尘的电子仪器、线路板、拆解的工具,以及几个真空密封的玻璃容器,里面装着一些难以辨认的、颜色怪异的生物组织样本!

最引人注目的,是房间中央靠墙的位置,摆放着一个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的低温储存装置——类似于之前发现的冷冻柜,但更大、更专业!它的外壳上布满了粗大的管线接口和复杂的仪表盘,但此刻都蒙着厚厚的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有启动。

“‘门徒’早期的据点!”柏甜甜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战栗,“这些服务器!这些设备!看型号,至少是十五到二十年前的尖端军工技术!被淘汰后非法转移到这里!”

黄仁杰的目光如同探针,扫过每一个角落。他走到那排工作台前,拿起一个真空密封罐。罐体标签早已模糊,但残留的打印痕迹依稀可见:“S-07-███ 样本”和一个极其模糊的“门徒”三角符号水印!

“生物样本……”黄仁杰的眉头紧锁,联想到冰封兄长体内的芯片和纹身。

“老板!这里有东西!”一名特警队员在低温储存装置旁边的墙壁上发现了一个嵌入墙体的保险柜!柜门极其厚重,表面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个复杂的机械密码转盘和一个生物识别面板(同样蒙尘失效)。

“机械锁!交给我!”柏甜甜立刻上前,从她的工具包里拿出一个类似听诊器的精密仪器和一套细长的探针。她将“听诊器”贴在密码转盘旁的金属壁上,闭上眼睛,全神贯注地感知着内部机簧的细微震动,同时手指极其灵巧地拨动着探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只有她细微的呼吸声和金属机簧发出的极轻微的“咔哒”声在寂静的空间里回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咔哒……咔……哒……

终于!

“咔!”

一声清脆的机括弹开声!

厚重的保险柜门,被柏甜甜无声地打开了!

柜内没有金银财宝,只有几层厚厚的防潮防静电隔板。上面整齐地摆放着:

一摞泛黄的纸质档案袋(封面印着模糊的“绝密”字样和项目编号)。

几个老式移动硬盘(接口是早已淘汰的规格)。

一个用特殊合金密封的金属筒(表面刻着“门徒”三角符号)。

还有……几张装在透明保护袋里的老照片!

黄仁杰的目光瞬间被那些照片吸引!他拿起最上面一张。

照片上,是年轻的周建国!他穿着便服,正和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握手交谈,背景似乎是某个研究所的门口。那个中年男人……黄仁杰的瞳孔骤然收缩!是他失踪的父亲——黄振华博士!

第二张照片,是父亲黄振华和一个穿着军装、肩章显示将星、面容威严的老者(陈晓静的五官与他有几分神似!)站在一个类似控制台的地方讨论着什么,表情严肃。

第三张照片……黄仁杰的手微微颤抖起来。照片上是父亲和母亲(李岚博士),两人穿着实验服,站在一个巨大的、充满复杂管线和仪器的装置前。而在他们身边,站着一个笑容有些谄媚、穿着西装的男人——赫然是“智创未来”科技公司的现任董事长,赵立峰!一个在阳城商界呼风唤雨的人物!

父亲、母亲、周建国、神秘将军、赵立峰……还有“门徒”的保险柜!

这些照片,直接将父母、周建国、甚至陈晓静可能的长辈,与这个邪恶组织的早期据点联系在了一起!

“周叔……”陈晓静也看到了照片,脸色瞬间变得极其复杂,目光投向那些档案袋。

黄仁杰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拿起最上面一份档案袋。袋口密封处早已被岁月侵蚀松动。他小心地抽出里面的文件。

标题赫然是:

【项目代号:“归巢”】

【主管单位:███研究所(与军方联合)】

【负责人:黄振华、李岚】

【阶段报告摘要:……量子加密通讯原型机稳定性测试……生物神经接口初步融合实验……】

【日期:2005年12月5日】

2005年12月5日!正是密码指向的时间!

“归巢”项目!父母负责的、与军方联合的高度机密项目!地点很可能就是这里!而“门徒”……竟然是在这个官方项目的废墟上建立的巢穴?!

文件后面附着几页技术数据和实验记录。在最后一页的“风险评估”栏里,父亲黄振华用他熟悉的笔迹写道:

【……‘门徒’理论框架存在根本性伦理缺陷……神经接口强制融合存在不可控风险……建议终止生物神经接口分支,专注量子加密……】

在这行字下面,还有一行用红笔批注的、龙飞凤舞的潦草字迹:

【风险即机遇。‘归巢’必须完整。黄、李理念过于保守,需调整。 —— 赵】

赵?赵立峰!

文件在黄仁杰手中微微颤抖。真相如同冰锥,刺穿了他心中最后一丝侥幸。父母的失踪,绝非意外!他们很可能发现了“门徒”的雏形(或者说,被赵立峰等人利用项目资源建立的非法研究)和其可怕的目的,试图阻止,却遭遇了不测!而这个“归巢”项目,就是一切的起点!是“门徒”诞生的温床!

“赵立峰……”黄仁杰的声音冰冷得如同极地寒风。他抬起头,碧绿色的眼眸中燃烧着焚尽一切的怒火,目光扫过那些照片,最终定格在陈晓静身上。那张她与将军神似的脸,此刻显得无比刺眼。

陈晓静也正看着他,丹凤眼中充满了震惊、难以置信和一丝被卷入风暴的茫然。她显然也认出了照片中的将军。她的家族……似乎也被这黑暗的旋涡所吞噬。

就在这时,柏甜甜的惊呼打破了死寂:“老板!这个低温储存装置!它……它好像还有微弱的备用电源在维持最低能耗!里面……里面好像还有东西!看这个压力表!还有读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那个尘封的巨大冷冻柜上!它竟然还在运转?!

黄仁杰放下文件,一步步走向那个冰冷的巨兽。父母研究的起点,“门徒”的诞生地,一个尘封了十几年的冷冻柜……里面冰封的,会是什么?是“归巢”项目最后的实验体?还是……指向父母下落的线索?

他伸出手,冰冷的金属触感传来。真相,似乎被冰封在这零度之下,等待着最终的解冻。而复仇的火焰,已然将整个废弃气象站映照得一片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