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若说学问,经史子集必读。

若说才艺,琴棋书画精通。

若说宮规,我烂熟于心,赏罚有度。

除了这些,太子要跟着皇上学习为君之道,跟大臣们讨论治国之策,而我则要跟着皇后娘娘学习管理后宫,以及跟着内司大人处理宫中大小事务。

内司大人是皇宫女官第一人,也是皇后娘娘的左膀右臂。皇后显然是想让我多学些安身立命的本事,将来更好地安定后宫、为太子殿下分忧。

我不一定是太子妃,但是我极可能是下一任内司大人。

我知道皇后娘娘是一片好意。

她甚至属意我当太子妃,不怕我孤苦无依、没有娘家的强悍实力支持太子。

我是她养大的,她很满意我,多次悄悄夸我有母仪天下的风姿。这话要是别人说,那是大不敬之罪,但是太后、皇上和皇后却是敢说的。

但是,我更想学武,想当一个女将军,想重振岳家门楣。

我想去驻守边关,将岳家残存的好儿郎们重新凝聚在一起,保家卫国。

我还想继承我娘的遗志,创建一支女兵,再开办女学......还要为女子入仕铺路。

我要做的事太多了。

可我现在一件都做不了。

除非,等扶持太子登基,我再凭着十年情义,要一份恩典。尚有一线希望。

没人会理解我,但是,太子大约是不一样的。

我的武功,都是他偷偷教的。

回到东宫的时候,我又免不了耳聪目明地听到了一些碎嘴的声音。

但是到底是自己人,她们的碎嘴倒是为了我少了烦心。

“自从传出杨小姐可能成太子妃的风声后,咱们郡主一直心情不好,大家平时嘴巴紧一点,别触郡主的霉头。”

“唉,我们郡主也太可怜了吧,不仅要管东宫,还要管后宫,大事小事操碎心,到头来也捞不着太子妃之位。”

“好在太子殿下对郡主不薄,将来纵然当不了太子妃,当个侧妃还是很有希望的。”

......姐妹们,你们是不是想太多、想太远了?

你们是哪只眼睛看出我因为这件事心情不好的?!我只是忙着操心太后寿宴的事情,脚不沾地,有些繁忙而已。

她们也不是坏心,我没搭理她们,绕路走了。

但没想到更离谱的是,到了平日里太子招待客卿的大厅里,又听到了几位同仁为我打抱不平的声音。

“听闻那杨小姐刁蛮任性,哪里配得上咱们太子殿下?”

“你管她配不配得上,拿来当个摆设,只管牵制住杨家,让杨家军为太子所用。将来太子登顶之路,自然更加顺遂。”

“哪个帝王不是三宫六院,纵然杨小姐将来当了皇后,咱们也能给郡主挣个贵妃之位!”

......听我说,谢谢你们,真是好兄弟。

东宫几位较为受到倚重的客卿,同我关系都不差。他们中,有与我一样曾是太子伴读的,也有王公大臣之子,还有民间挖掘的才子。他们待我,倒也有几分情分。

只是,无论我解释多少遍与太子的关系,他们还是满眼“不必解释,我们都懂”地表示......

我越描越黑,还不如不解释。

他们死心眼地认定了我是太子的女人,还是心上人那种。而太子迟迟不娶我,是为了大局。他们还下了重注打赌,将来后宫最受宠的人绝对是我。

这都什么跟什么?!

我黑着脸传膳,时间算得很准,太子殿下刚巧进门就能吃上热乎饭。

礼贤下士,太子往常就爱一边用膳,一边同客卿们针砭时弊,高谈阔论。

今儿个的主题,是皇上在元宵佳节暗示要给杨明媚指婚的事情,大家就事论事,分析了无数种隐藏深意。

“会不会是对太子殿下的试探?毕竟皇上正值壮年,未必希望太子殿下手里权势过剩。”

“既然没有明说,也有可能是指婚给其他皇子?皇上莫非起了制衡的心思?”

“兴许是怕太子耽于女色,一心挂念咱们郡主,因而想分散一下太子的注意力?”

“......”

我安静地吃东西,听他们讲得......挺下饭的。除了越来越离谱,并没有太大毛病。

我有时候在想,皇上可能自己都没想那么多......这文臣墨客肠子里的弯弯绕绕,真是比那巴蜀登山路上的九曲十八弯还复杂。

我吃饱后,偷偷瞧了太子一眼,他正似笑非笑地瞅着我......瞅我干什么啊,你倒是解释啊,你自己要不要听听他们说的话有多离谱!

都把你说成色中饿鬼、沉迷女色的庸才了!

你可是立志要做明君的人啊!怎能声名受辱?

你可是最重名节的啊!

想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