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职场风波带来的硝烟虽已散去,但精神的疲惫如同沉淀的尘埃,需要时间的抚慰。横超在风波中展现的定力与智慧,不仅洗刷了冤屈,也在同事们心中悄然树立起一种沉稳可靠的印象。然而,真正的安宁,并非仅止于外界的风平浪静。当横超推开家门,一股比往日更甚的、难以言喻的沉重感,如同无形的铅块,悄然压在了心头。

屋内的光线似乎比平时暗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闷的压抑,连窗外的暮色都显得格外粘稠。林慈正在厨房忙碌,锅铲的碰撞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星河则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房门紧闭,里面异常安静,没有键盘敲击声,也没有音乐声——这对他这个年纪的少年而言,本身就透着反常。

“回来了?”林慈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强打精神的疲惫,“洗洗手,马上吃饭。星河他……”她顿了顿,压低声音,“下午从学校回来就有点不对劲,说宿舍那边最近感觉怪怪的,他一个室友好像还做了噩梦,说感觉被什么东西压着喘不过气……算了,孩子可能学习压力大,加上最近事多,有点神经衰弱了。”

横超的心微微一沉。他放下公文包,没有立刻去洗手,而是站在客厅中央,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尝试将心神沉淀下来。腕间的星月菩提佛珠传来熟悉的温润触感,他习惯性地捻动。

**“南无阿弥陀佛…”**

然而,这一次,佛号在心间升起时,却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沉闷的帷幕阻隔。心湖不再如往日般澄澈,反而像搅浑的水,烦躁、压抑、一丝难以名状的不安感,如同水底的泥沙,悄然翻涌。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并非完全源于自身职场风波后的疲惫,更像是一种……外来的、弥漫在空间中的、令人心神不宁的沉重气息。

他睁开眼,目光变得专注。工程师的观察力与修行者对心念环境的敏锐感知,此刻交织在一起。他缓步走向星河的房门,轻轻敲了敲。

“星河?爸爸回来了。”

里面沉默了几秒,门才被拉开一条缝。星河探出头,脸色有些苍白,眼神带着烦躁和明显的疲惫,眼下有淡淡的乌青。他看到父亲,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怎么了?听你妈说,宿舍那边不太舒服?”横超语气平和,带着关切。

星河犹豫了一下,侧身让父亲进来。房间里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开着一盏昏暗的台灯,电脑屏幕黑着。一股比客厅更明显的沉闷感扑面而来。

“也说不上不舒服……”星河声音闷闷的,一屁股坐在床边,“就是……我们那个老宿舍楼,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感觉特别……压抑。尤其是晚上,走廊的灯忽明忽暗的,水房的水龙头自己滴水,关上又开……还有,”他咽了口唾沫,声音更低,“我们宿舍靠厕所那个床位的李浩,连着两天晚上做噩梦,说梦见有东西压着他,喘不过气,醒过来还觉得脖子发紧!昨天半夜他吓得大叫,把我们都吵醒了!他脖子上……好像真有点红印子!”

星河说着,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一种被困扰的烦躁。“我本来觉得是压力大,可是……李浩那样子不像完全是装的。而且,我自己也觉得最近特别累,心浮气躁,书也看不进去,晚上睡不踏实,总觉得……好像被什么东西盯着似的,特别不舒服。爸,你说……这会不会是……心理暗示或者环境导致的?但感觉也太邪门了!”他终于问出了困扰,带着理工科学生对无法解释现象的强烈不适。

横超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窗边,拉开一丝窗帘缝隙,让微弱的暮光透进来。他的目光扫过房间的角落,尤其是靠近厕所的那面墙。在常人看来空无一物的地方,他的感知中,却仿佛盘踞着一团沉重、粘稠、充满压抑和怨气的“氛围”。那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恐惧、烦躁、不安)和残留的强烈执念形成的低振动能量场,如同低频噪音般持续干扰着空间的气场,影响居住者的心神。

这就是星河和李浩感受到的“无形困扰”。并非鬼怪,更像是因地缚或强烈执念而滞留的负面情绪能量,其低沉的频率持续污染着环境,放大人心的不安。

“星河,”横超转过身,声音沉稳,带着安抚的力量,“你学过物理,知道次声波吧?频率低于20赫兹,人耳听不见,但强度足够大时,却能让人心慌、恶心、甚至产生恐惧感,对吧?”

星河点点头,这是他熟悉的逻辑。

“人心念的力量,以及因强烈负面情绪(比如恐惧、怨恨、绝望)而产生的能量场,也是类似原理。”横超用他能接受的科学类比切入,“有些人,在经历巨大的痛苦、冤屈或恐惧后离世,或者长期处于极度压抑的环境中,其强烈的执念和负面情绪可能会在某些特定的空间留下‘印记’,形成一种低沉的、令人不适的能量场。这种能量场本身没有意识,不会主动害人,但就像环境里的次声波或者有害辐射一样,长期处于其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绪和神经系统,让人心神不宁,烦躁易怒,睡眠变差,甚至产生类似‘鬼压床’的神经性麻痹感或幻觉。李浩脖子上的红印,很可能是他在极度恐惧紧张时,自己无意识抓挠或肌肉痉挛造成的。”

这个解释,既没有否定星河的切实感受,又用他熟悉的“次声波”、“能量场”、“神经反应”等概念将玄异现象合理化,极大地缓解了少年的恐惧感,将其引导到可理解的物理心理层面。

“那我们宿舍……就是有这种‘负面能量场’?”星河追问道,眉头依然皱着,“怎么产生的?怎么消除?总不能搬宿舍吧?”

“能量场可以被转化和净化,就像空气可以被净化一样。”横超走到儿子身边,将手腕上的星月菩提佛珠取下,轻轻放在星河手中,“试试看,握着它,闭上眼睛,什么都别想,就专注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像你之前在家里那样,十声就好。体会一下念诵时心里的感觉。”

星河看着手中温润的佛珠,又看看父亲平静而充满力量的眼神,心中的恐慌和烦躁奇迹般地消减了不少。他依言闭上眼,握紧佛珠,开始生涩但认真地念诵:“南…无…阿…弥…陀…佛……”

横超站在一旁,没有出声打扰。他双手自然垂落,心神沉静,目光温和而专注。他并未试图去“驱散”什么,而是将自身通过长期持名念佛所培养的安定、平和、慈悲的心念状态,如同无形的稳定频率,以专注的意念缓缓扩散开来。同时,他在心中默诵《心经》的核心:“**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并非对抗,而是以自身清净强大的心念能量,去覆盖和转化那低沉的负面频率。

星河磕磕绊绊地念完十声佛号,睁开眼。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刚才还萦绕不去的烦躁感和心头发慌的感觉,竟然减轻了一大半!房间里的那种沉重压抑感,似乎也淡去了一些。他握着佛珠,感受着上面残留的父亲手心的温度,以及一种奇异的、令人心神安定的力量。

“感觉……好像心里没那么乱了?轻松了一点?”星河有些不确定地问,眼中带着惊奇。

“佛号本身,就蕴含着安定、平和、光明的正能量频率。”横超微笑道,“当你专注持诵时,你的心念就在散发这种高频的正能量,就像一个小小的净化器,能中和周围的低频干扰。更重要的是,”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持名念佛时,你自身的心安定下来,变得强大而稳定,那些低频的、负面的能量就很难再扰动你了。这就是‘心能转境’的道理。”

“那我们宿舍……”星河立刻想到了李浩。

“别急。”横超示意他稍安勿躁,“家里也需要先‘净化’一下。”他看向客厅方向,显然也感知到家中弥漫的类似沉重气息,源头恐怕是林慈在医院高强度工作中接触到的病人痛苦、家属焦虑等强烈负能量,无意中携带了回来。

晚饭的气氛有些沉闷。林慈显得格外疲惫,胃口也不好,眉宇间锁着一丝化不开的忧虑。她提到白天医院里一个年轻女孩因情伤自杀未遂,抢救时那强烈的绝望和怨恨情绪,让她感觉非常沉重压抑,下班后也挥之不去。

“吃完饭早点休息吧。”横超关切地说。

饭后,横超让林慈和星河都留在客厅。他点燃了三支上好的檀香,清幽宁静的香气在屋内袅袅散开。他走到客厅中央,神情庄重而平和。

“妈,爸,你们这是……”星河有些好奇。

“放松,感受一下。”林慈似乎明白了丈夫的用意,轻轻对儿子说,她自己也深吸了一口气,调整坐姿,带着一种尝试和期待。

横超没有做什么夸张的动作。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双目微闭,如同入定。然而,一股无形的、温暖而强大的安定感,却以他为中心,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石子泛起的涟漪,悄然荡漾开来。

星河屏住了呼吸。他看不到能量,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变化!刚才吃饭时还萦绕在心头的烦闷、压抑感和莫名的沉重,如同被一只温暖的大手轻轻拂去,身体里残留的紧绷感迅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暖洋洋的舒适感和难以言喻的内心平静。他甚至觉得屋内的空气都似乎变得清新流畅了!

林慈也长长舒了一口气,紧锁的眉头彻底舒展开来,脸上疲惫的线条仿佛被熨平了,眼神恢复了往日的温和与清澈。她感到一种从心底涌起的轻松和温暖,白天沾染的那些沉重情绪被洗涤一空,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横超的心神,此刻正沉浸于一种更深广的慈悲与安宁之中。他观想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象征无条件的慈悲与清净),遍照家中每一个角落,也观想这光明穿透空间,洒向星河学校的宿舍楼,洒向李浩的床铺,更洒向医院里那个绝望的年轻女孩。他将自身通过修行获得的强大、稳定的心念能量,化作无声的祝福:

**“愿以此安定祥和的能量,回向家中,回向星河宿舍,回向一切受困于负面情绪和环境的众生。愿他们心开意解,远离怖畏,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他并未刻意施展什么“法力”,只是将修持净土、持名念佛所汇聚的安定、慈悲、光明的强大心念力场,以最纯粹的方式释放出来。这强大的正面心念场,如同阳光驱散阴霾,如同清风吹散浊气,自然地覆盖、转化了空间中低沉的负面频率,安抚了受到干扰的心神。

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当横超缓缓睁开眼时,客厅里檀香袅袅,一片祥和宁静。窗外的夜色似乎也变得温柔起来。

“感觉……好多了。”星河喃喃道,他活动了一下肩膀,那种莫名的沉重感和烦躁感消失得无影无踪,精神变得清爽安宁,“爸,你刚才……好像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但我就是感觉……心里特别踏实,特别静?”

“是心念的力量。”横超温和地解释,“当你我的心念足够安定、平和、充满善意时,它本身就能创造一个强大的、正面的能量场。这个场域能自然驱散阴郁,带来安宁。念佛持咒,修习慈悲,就是在训练和壮大我们的心念,让它成为一盏能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的明灯。灯亮了,黑暗自然消退。这就是化解无形困扰的根本之道。”他没有提能量场或残识,只强调心念的转化力量。

林慈起身,走到横超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眼中满是温柔和深深的慰藉:“感觉好多了,心里一下子敞亮了。谢谢你。”她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源于丈夫内心的强大安定力量。

星河看着父母相握的手,又低头看看自己手中还握着的、带着父亲体温的星月菩提佛珠。他心中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好奇和一种隐隐的向往。父亲没有搞任何神秘仪式,只是站在那里,通过强大的专注和心念,就驱散了连科学都难以解释的沉重压抑!这比他想象中任何力量都要真实,都要震撼心灵!

“爸,”星河抬起头,眼神明亮而认真,“这串佛珠……能借我几天吗?我想……带回宿舍试试。” 他顿了顿,补充道,“也给李浩……让他心烦的时候试着念念?就当……一种心理调节方法?”

横超和林慈相视一笑。家宅的安宁已然回归,更可喜的是,一颗年轻的种子,在经历无形困扰的洗礼后,非但没有被吓退,反而对那能带来真正内心安宁的“心念力量”,生出了主动探寻和实践的愿望。

“当然可以。”横超将佛珠戴回儿子腕上,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记住,珠是提醒,心是根本。持名时,万缘放下,一念专注,安定自生。”

夜色温柔,檀香萦绕。小小的家宅内,无形的沉重被强大的安定心念驱散,只留下温暖、宁静与悄然生长的信心。化解无形困扰的,并非神秘力量,而是那源于净土修行、扎根于日常持名、显发于慈悲安定心念的,不可思议的“心”之光明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