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星尘科技”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纳米材料领域激起了滔天巨浪。首款基于胡文核心技术的“星尘-1型”纳米生物涂层血管支架,以其惊人的生物相容性、超薄的管壁厚度和前所未有的远期通畅率数据,在权威医学期刊上发表后,立刻震惊了全球心血管介入领域。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资本市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家成立不足半年的新锐公司上。

而这份震动,不可避免地传到了一个人耳中——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领军人物,汪淼教授。

汪淼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关于“星尘科技”和“星尘-1型”支架的技术报告、专利摘要以及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论文复印件。他的眼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光,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报告上的分子式、合成路径描述、性能数据……每一样都精准地指向了他毕生研究、却始终未能完全突破的几个关键瓶颈。

“不可能……”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这种分子结构的稳定性……这种大规模、高纯度、定向排布的控制工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反复推演着报告上公开的部分信息,以他深厚的专业素养,深知这背后代表着怎样恐怖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化能力。这绝不是常规科研路径能在短短时间内取得的成果!

震撼过后,是巨大的冲击和深深的迷茫。汪淼一直致力于高强度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实现类似“飞刃”那样的战略级应用。然而,“星尘科技”展示出的技术,不仅在民用领域一骑绝尘,其透露出的对纳米尺度下物理化学性质的深刻理解和精妙操纵能力,隐隐触及了他梦想中的核心。

“合作?还是……放弃?”一个残酷的问题摆在了汪淼面前。继续自己按部就班的研究?在“星尘科技”展示出的技术代差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主动寻求合作?对方的技术来源神秘莫测,核心机密显然不会轻易示人,自己堂堂国家纳米中心的权威,难道要去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打工”?放弃自己深耕多年的领域?这念头刚升起就被他掐灭了,对科学真理的追求早已融入他的血液。

他失眠了。深夜的书房里,台灯昏黄,映照着他疲惫而挣扎的脸。他看着自己满墙的演算稿纸和实验记录,又看看电脑屏幕上“星尘科技”那充满未来感的Logo,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和……一丝被时代抛弃的恐慌。他拿起电话,犹豫再三,最终拨通了“星尘科技”官网上那个神秘的董事长办公室电话。他需要亲眼看看,亲耳听听。

---

与此同时,胡文正精心策划着与刘诗诗关系升华的关键一步。好感度已达95,只差临门一脚。他选择的地点,不是豪华餐厅,也不是喧闹的派对,而是远离城市光害、坐落在山巅的一座顶级私人天文台。这里不仅有望远镜,还配备了一间集成了尖端显微成像设备的沉浸式科学艺术体验室。

胡文亲自驾驶,刘诗诗坐在她那辆优雅的阿斯顿·马丁DBX707副驾上。山路蜿蜒,车内流淌着舒缓的古典乐。刘诗诗看着窗外沉入暮色的山林,心中充满了宁静的期待。她知道,今晚绝非普通的观星。

抵达天文台,巨大的穹顶缓缓开启,露出璀璨无垠的夜空。专业的天文员早已就位,巨大的光学望远镜对准了壮丽的仙女座星系(M31)。当刘诗诗第一次通过目镜看到那由无数恒星组成的、跨越数百万光年的巨大漩涡时,她屏住了呼吸,被那超越想象的壮美彻底震撼,眼中闪烁着纯粹的、孩子般的惊叹光芒。

“这就是……我们星系之外的邻居。”胡文站在她身边,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亿万星辰,各自运转,却构成了一个整体。”

观星之后,胡文带她走进了那间充满科技感的体验室。灯光暗下,四周的环形屏幕亮起。这一次,不再是遥远的星系,而是动态放大了数百万倍的微观世界!屏幕上展示的,正是基于“星尘科技”核心技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纳米材料结构:碳纳米管如同宇宙中的晶格长城,纳米颗粒如同有序运转的微型星系,复杂的分子链如同抽象的星云舞蹈……胡文利用他掌握的“中级精通”知识,亲自设计了这套演示程序,将微观世界的精妙结构与宏观宇宙的浩瀚壮丽诗意地联结起来。

“刚才我们看向远方,”胡文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如同耳语,“现在,我们看向‘近处’的远方。”他轻轻握住刘诗诗的手,引导她走向中央一个特殊的互动平台。平台上方投射出一片由无数光点组成的动态星图,光点随着无形的力场微微律动。

“感受它们,”胡文站在她身后,双手轻轻覆盖在她的手背上,带着她缓缓移动双手,“想象你的意识,就是那温柔的观测者,尝试去……‘扰动’这片微观的星尘。”

刘诗诗的心跳如鼓。她闭上眼,努力放空自己,将全部心神投入到指尖传来的微妙触感和视觉中那律动的光点海洋。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随着她意念的集中和胡文手掌传来的、仿佛带着引导性的暖流,她“感觉”到自己仿佛真的触摸到了那些光点,它们不再是无序的,而是随着她意念的“微风”开始形成有序的漩涡、流动的轨迹,如同在虚空中跳起一支无声的华尔兹!

这不是科技,这近乎魔法!是胡文赋予她的、超越感官的奇妙体验!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连接感和灵魂深处的悸动席卷了她。她睁开眼,看着眼前由她(在胡文引导下)“指挥”出的、美轮美奂的微观光影之舞,再回头看向胡文。黑暗中,他的眼眸亮如星辰,充满了鼓励和一种深邃的、洞悉一切的了然。

“你感觉到了吗,诗诗?”胡文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这就是‘微观星空’的韵律。你拥有感知它的天赋。”

就在这一刻,刘诗诗心中那最后一丝矜持和疑虑彻底消散。95的好感度瞬间冲破极限!她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被胡文引领着,真正踏入了那个充满无限奥秘的世界。她猛地转身,不再是那个清冷的人淡如菊,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情感和全然的信任与依赖,紧紧抱住了胡文,将脸深深埋进他的胸膛。

“胡文……谢谢你……带我看见……这一切……”她的声音带着哽咽和无比的激动。

胡文回抱着她,感受着怀中娇躯的轻颤和那份毫无保留的交付。他低头,吻去她眼角的湿润,然后,深深地吻住了她的唇。这个吻,不同于与赵丽颖那次由知识碰撞引发的激情,它更绵长、更深邃,充满了灵魂的共鸣与相互理解的慰藉。在浩瀚的宇宙投影和精妙的微观星图环绕下,两人的身影紧紧相拥。

天文台的穹顶之下,是无尽的星空;体验室的黑暗之中,是律动的“微观星尘”。而在这天与地、宏与微的交界处,胡文与刘诗诗的情感,也终于跨越了最后的界限,融入了这永恒与刹那交织的浪漫长夜。他引领着她,从观星的露台,走向了早已准备好的、可以俯瞰整片山峦与星空的奢华套房。

这一夜,探索的不仅是星辰大海的奥秘,更是彼此灵魂深处最温柔的宇宙。刘诗诗,这位沉静的“观测者”,彻底成为了胡文探索未知征途上,最亲密的同行者。而汪淼的电话,则在胡文的私人手机上静静闪烁,暂时被淹没在这片旖旎的星光之下。科学的挑战与情感的收获,如同双星般,在胡文的宇宙蓝图中同步旋转。半山的风异常的浪漫,挡不住的是年轻男女的激情燃烧,夜莺的嘤咛如歌,水花的声音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