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而整个直播间。

在经历了长达半分钟死一般的寂静后。

彻底疯了。

如果说,之前的烈士证明书和报纸,带给他们的是愤怒和敬佩。

那么此刻,刘芳老师口中这个“脱下救生衣”的细节,则像一柄烧红、带着倒刺的利刃,狠狠地捅进了每一个人的心脏,再残忍地搅动。

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极致的震撼与心碎。

直播间的屏幕一片漆黑。

因为,所有的观众都流泪了。

他们的泪水,模糊了视线,也模糊了屏幕。

角落里。

一直沉默的文天明,缓缓低下了头。

他那双一直平静无波的眼眸里,第一次有晶莹的液体在疯狂地打着转。

他紧紧地咬着自己的嘴唇,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没有让那咸涩的液体从眼眶里掉下来。

原来……

这才是他的父亲。

一个他从未见过,却早已刻骨铭心的真正英雄。

刘芳老师的泣诉,像一记重磅炸弹,将本就沸腾的网络舆论,彻底推向了无法控制的巅峰。

直播间的热度,已经不能用“火爆”来形容,那是一种近乎失控的文化现象。

无数的网友,将刘芳老师讲述的“脱下救生衣”的片段,剪辑成短视频,配上悲壮的音乐,在各大平台疯狂传播。

“英雄”这个词,在这一天,被赋予了前所未有沉甸甸的重量。

文振国这个名字,和他那张定格在洪水中的模糊照片,成为了无数人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王家,这头在权势和财富中浸淫已久的巨兽,第一次尝到了“人民战争”的滋味。

他们引以为傲的一切手段,在“英雄”这两个字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们雇佣的水军,刚一露头,就会被数以万计的网友用烈士证明书的截图和刘芳老师的哭诉视频淹没。

他们花大价钱投送的公关文稿,石沉大海,连一点水花都激不起来。

评论区里,网友们甚至都懒得跟他们辩论,只是整齐划一地刷着同一句话:

“所以,那件救生衣,你打算怎么解释?”

一句反问,便足以让王家所有的辩解,都变成一个笑话。

眼看着舆论的火越烧越旺,甚至已经有媒体开始深挖王浩父亲所在的“婆罗门”家族的产业和发家史,一股更加阴冷的暗流,开始在网络的阴暗角落里涌动。

既然无法熄灭太阳的光辉,那就弄脏那面反射太阳的镜子。

深夜,就在直播热度最高的时候,网络上突然出现了一批高度统一的匿名爆料。

这些爆料,矛头不再指向事件的真伪,而是精准地对准了记者李雪本人。

“深扒《状元》事件背后的女记者李雪,一个为了流量毫无底线的媒体投机者!”

“震惊!李雪曾因虚假报道被实习单位开除!”

“大学同学爆料:李雪此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曾多次挂科!”

一篇篇精心炮制的黑稿,配上一些断章取义的截图和所谓的“知情人”爆料,在强大的资本运作下,被推送到了各大平台。

这些文章,笔法刁钻,看似客观中立,实则字字诛心。

它们不否认英雄的伟大,却反复暗示,李雪是在利用英雄的悲剧,吃一碗带血的人血馒头,来满足自己成名的私欲。

用心何其歹毒。

李雪的手机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打爆了。

有朋友发来担忧的问候,有同行发来隐晦的提醒,更多的是来自公司领导充满了压力和焦虑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