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结束尴尬的视频通话,柏茁一把空中的小芭抓下来蹂躏

“这富婆果然是事业性女主,防备心还挺强的呢!”

这么被陆箐月的态度一提醒,自己好像是有点无脑冲动。这么一想,恨恨的小芭的方块脸拉开

“唔~~~宿~~主~~”

无所吊谓啦,反正任务失败,她投胎,小芭降级,经商系统抹杀,大家都玩完!人嘛,不就是烂命一条,干就完了

“宿主,陆箐月就是这性格,我有权限的,我计算过的,嘿嘿”她家宿主只是陆箐月故事线的工具人

————

柏茁一这两个星期忙得脚不沾地。先是跑回军区,软磨硬泡让干妈安毅红派了三个技术员过来。那几个穿军装的小伙子刚到渔村时,看着破旧的渔船直皱眉,现在却和渔民们称兄道弟,连当地方言都学会了几句。

这天清晨,柏茁一还在梦里给柴油机编号,就被一阵喧闹声惊醒。

"网兜不住啦!快来人啊!"

她胡乱套上布鞋就往码头跑,晨雾中隐约看见二十几个古铜色的身影正在收网。尼龙拖网在海里鼓成个巨大的银白色气球,数不清的青鳞鱼在网中翻腾跳跃,阳光照在鱼鳞上折射出七彩光斑。

「实时计数:4289斤」

智能眼镜的数据像发疯似的刷新。柏茁一刚凑近,就被鱼尾甩了一脸海水。老会计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突然"咔"地一声——中间那根档杆竟然断了。

"这...这..."老人哆嗦着嘴唇,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我打了五十年鱼,没见过这样的..."

"柏同志!"陈小满举着个脸盆大的海蚌跑来,小脸涨得通红,"您看!"蚌壳微微张开,里面赫然裹着颗龙眼大的珍珠,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粉色。

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谁都没注意礁石后那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李副县长侄子正咬牙切齿地在小本子上记着什么,突然被一只螃蟹夹住了裤脚,疼得直跳脚。

中午时分,码头已经变成了银色的山丘。《海滨日报》记者王卫国刚跳下自行车,就被满地的鱼滑了个跟头。等他狼狈地爬起来时,镜头里已经定格了这样一幕:柏茁一站在鱼山顶端,高举着一条仍在扑腾的金枪鱼,歪戴的草帽下是一张比阳光还灿烂的笑脸。

"绝了!"王记者抹了把脸上的鱼鳞,"这张照片就叫《丰收女神》!"

第二天,这张照片占据了报纸头版,配着醒目的标题:《科技兴渔创奇迹:陈家村单日产量翻五倍!》

两个星期后的捐赠日前夜,整个渔村灯火通明。柏茁一提着煤油灯巡查到码头时,发现老村长正偷偷往冷藏舱里塞鱼。

"村长!这可使不得!"她急忙上前阻拦。

老人转过身,月光下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显得格外沧桑:"柏同志,这是...这是我家老三从黑市赎回来的。"他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鱼身,"当初为了换粮,把祖传的渔网都卖了..."

柏茁一这才发现,几乎每艘渔船都多装了几筐。连最拮据的陈阿婆都捐出了珍藏的虾干,用油纸包得整整齐齐。

月光下,二十艘渔船挂满了红旗。船头上贴着孩子们画的鲤鱼跃龙门,有个调皮鬼还把柏茁一画成了手持渔网的女将军,头上还顶着个闪闪发亮的光环。

启航仪式上,当全村人合唱《社会主义好》时,柏茁一突然感觉自己的手被紧紧握住。左边是妇女主任长满老茧的手掌,右边是陈铁柱沾着鱼鳞的粗糙大手。跑调的歌声惊飞了栖息的海鸥,在晨光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三天后,第一封感谢信送到了村里。皱巴巴的作业纸上,铅笔字歪歪扭扭地写着:"鱼汤让妹妹退烧了,她问能不能给解放军叔叔也送点。"信纸背面还粘着朵压干的野菊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老会计颤抖着手把信装进玻璃框,下面垫着那张《海滨日报》——头版上,柏茁一站在鱼山上的照片笑得格外耀眼。而此刻的当事人正蹲在村委会的灶台边,手把手教妇女们用鱼内脏制作肥料,完全没注意门外省报记者已经举起了相机。

"这张就叫《渔村新生活》!"记者小声嘀咕着,快门声淹没在妇女们欢快的笑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