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则是一脸怪异的看着聋老太,他可不相信林凡有这个本事。
聋老太看易中海神情就知晓,对方显然是不相信自己的话了。
“小易啊,现在赶紧回院子,林凡这个小畜生不能留。”
聋老太内心开始恐惧了,自己要是猜错了还好,要是真是林凡做的,那就真的是太恐怖了。
林凡现在悠闲的逛着供销社,里面东西都是充满年代特色的。
林凡小时候也见过自己爷爷遗物,里面很多东西在供销社都能见到。
“你好,自行车怎么卖的?”
其中一位柜员一脸不屑的打量着林凡,林凡身上的衣服很破旧,看起来就不是个有钱人。
看到对方的眼神,林凡也没有生气什么。
这个年代八大员中柜员还是很牛逼的,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里面商场写的一句话让林凡记忆犹新。
“不得随意殴打客户。”
林凡见柜员不搭理自己,只好再次开口问道。
“美女姐姐,请问这台自行车怎么卖啊?”
柜员听到美女姐姐的时候,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小弟弟是在和我说话吗?”
林凡一脸憨憨的问道。
“难不成这里还有其他美女姐姐吗?”
一句话逗的这位三十多岁的妇女,笑的春光灿烂。
“小弟弟真会说话,不过这台飞鸽牌三八大杠,最少可是需要一百九十六块的。”
“小弟弟你有这么多钱吗?”
林凡继续演着憨憨,从口袋里面伸向空间取出二十张大黑拾来。
柜员看到对方真拿出了钱,也是一脸惊讶。
这个年代自行车可是大件了,一般家庭可是买不起的。
可以说这个年代的自行车,就是后世的小汽车了,而且还是高档小汽车。
“小弟弟真是深藏不露啊,来姐姐给你开票,你拿着收据去街道公安局上个钢印就行了。”
这个时期的自行车属于高消费品,需要到街道公安上钢印的,每年还需要缴纳五元的费用,
这也是一般家庭不愿意购买的原因,车子本身就很贵了,每年还要缴纳费用。
他们不知道的是,等票据时代来临,一辆自行车可不是想买就能买的了。
没有自行车票,根本就没人会卖你自行车,当然二手自行车除外。
“姐姐,有手表吗?”
柜员妇女忍不住上下打量起林凡来。
“小弟弟,你是高干子弟吗?”
“姐姐,买东西还要打听身份的吗?”
柜员也是收起了心神,开始全身心的给林凡介绍起手表来。
明显这个人来头不小,不然不可能一下子买自行车后,还要买手表的。
这个时期的手表也是大件之一,由于现在的国家百废待兴,基本手表都是外汇进口过来的。
一块普通的手表都要一百多,牌子货最少都是一百五十起步。
“这款是上海表,需要二百一”
“这款是海鸥表,需要三百四十三”
“这款是北海手表,需要一百九十八”
林凡记得自己爷爷好像就有一块海鸥表,后世好像还超出天价来收藏。
“给我这款海鸥表吧。”
说完另外又取出三百三十九来递给柜员,柜员此刻手都有点抖。
能一次性购买自行车和手表的,得要什么样的身份啊?
现在人均不过二三十的年代,这简直就是土豪中的战斗机了。
林凡想了想既然已经来了,那就一次性三转一响全买了吧。
“姐姐收音机有吗?”
柜员妇女此刻脸都要激动的颤抖了,这人果真是个高干子弟。
要是自己能和这样的人认识结交?那以后自己小日子不得起飞了?
要是林凡知道她的想法,怕是能直接掉头就走。
大姐也不看看你多大了?癞蛤蟆想吃自己天鹅肉啊。
“小同志,这是上海牌收音机,需要一百六十元”
整个供销社,也只有这一个牌子的收音机,毕竟这个年代吃不饱,谁会有闲钱买这个回去呢。
最后林凡连同缝纫机也是买了下来,并且让供销社晚上把东西送到院子里面。
毕竟这三转一响买下来,林凡也是花了接近小一千了,让他们送个货也是不会拒绝的。
林凡则是骑着自行车前往街道公安那里办理手续,一路上林凡的回头率百分百。
不少待嫁的少女眼神都快要拉丝了,恨不得自己能坐上林凡的自行车后座。
林凡本身就很帅气逼人,现在又有自行车的加持,基本没有几个少女能够抵抗的了。
这就和后世开着兰博基尼去酒吧,那些女的上赶着要去挨炮一样。
林凡手续办理好后,就骑车回到了四合院。
前院的闫埠贵见到林凡推着崭新的自行车进院,如同哈巴狗一样冲到林凡面前。
“林凡啊,这自行车是全新的啊。”
“哟,还是飞鸽牌二八大杠,这最少要一百五十左右吧?”
这个时候闫埠贵完全忘掉了和林凡的恩怨,眼中只有林凡手中的自行车。
好像林凡手中的不是自行车,而是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女。
“我说闫老抠,离我的自行车远一点,想要自行车自己不会去买吗?”
林凡直接无视闫埠贵了,推着车就朝着后院走去。
闫埠贵则是一脸的可惜,好像林凡横刀夺爱一样,抢了他心爱的女神。
三大妈这个时候突然出现问道。
“老闫,你这是怎么了?”
闫埠贵一脸惆怅的说道。
“林凡今天竟然买了自行车,还是全新的飞鸽三八大杠。”
三大妈也是一脸惊讶。
“不会吧,林凡哪里来的钱买自行车,现在自行车要一百多吧?”
“一百多?他手上的飞鸽三八大杠最少也要一百五六十,甚至可能要到一百七八十左右呢”
“哪里的来的钱?你说呢?”
三大妈脸色巨变,这钱不就是他们赔偿给林凡的吗?
听说聋老太赔偿了三千给林凡,易中海赔偿了一千五百多,贾张氏家赔偿五百。
林凡现在身上最少有五六千,买个自行车好像又合情合理起来了。
随后三大妈也是叹气说道。
“一百七八十块钱够我们家三年的开销了”
闫埠贵则是羡慕妒忌恨起来了,自己一直想要买个自行车上下班,可惜这价格自己一直舍不得。
如今见全院第一个买自行车的是林凡,他内心那股想买车的欲望已经开始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