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想不明白,曾经那个对我关怀备至、温柔体贴的萧景琰,为何在我嫁入王府后,就仿佛变了一个人。
婚前那些甜蜜的时光,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诺,都如同泡影般,在婚后的现实中破碎得无影无踪。
这日,母亲因为我一直没能回门,放心不下,便特意前来王府探望。
他母亲听闻我母亲来了,赶忙到门口迎接,脸上堆满了虚假的热情,老远就伸出手拉住我母亲,亲热地说道:
“哎呀,亲家母,您可算是来了,我一直盼着您呢。快,里面请。”那模样,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她对我母亲极为欢迎。
母亲赶忙客气回应:“劳您挂念,多日不见,想来看看小女。”
“应该的,应该的,咱们都是一家人嘛。”他母亲拉着母亲的手,笑得格外“亲切”。
可一进王府,刚转过回廊,她就猛地甩开我母亲的手,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嫌弃与不屑,阴阳怪气地说道:
“哼,商贾之家的人,到底是上不得台面,非得巴巴地跑到王府来。”
母亲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她生性善良温和,不想把场面闹得太难看,只是微笑着回应:
“王妃谬赞了,我不过是挂念女儿,来看看她过得好不好。这为人父母的,总是放心不下孩子。”
他母亲却不依不饶,一边慢悠悠地走着,一边继续冷嘲热讽:
“亲家母放心,您女儿在王府,那自然是享尽荣华富贵,总比在你们那小家里强多了吧。到底是飞上枝头变凤凰,可别不知足。”
母亲依旧保持着微笑,只是笑容里多了几分无奈:
“荣华富贵倒是小事,只要她过得舒心就好。孩子要是受了委屈,做父母的怎么能安心。”
他母亲冷哼一声:“委屈?在我这王府,她能受什么委屈?莫不是亲家母觉得我这当婆婆的亏待了她?”
母亲赶忙说道:“王妃言重了,我并无此意。只是孩子从小被我们娇惯着,若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还望王妃多多担待。”
终于,母亲见到了我。看到我哭肿的双眼,她的眼神瞬间充满了心疼与担忧。
她轻轻抚摸着我的脸,叹了口气,说道:
“你这孩子,就是倔,太要强了,不撞南墙不死心,哎……当初娘劝你,你不听,现在受了委屈,也只能自己咽下去。”
我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娘,我好想您……我在这里好难……”
母亲强忍着泪水,拍了拍我的手,小声说道:
“拿着,以备不时之需。要是实在过不下去,就跟娘说。别自己硬撑着。”
说着,她趁旁人不注意,偷偷往我手里塞了些东西。
我紧紧握着母亲的手,哽咽着说:“娘,我舍不得您走……您别走,能不能多陪我几天……”
母亲咬了咬嘴唇,眼中满是痛苦与无奈:
“傻孩子,娘也舍不得你。可娘不能留太久,怕给你添麻烦。你自己多保重,凡事别太逞强。”
说完,母亲便转身离去。
我看着母亲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有对母亲的不舍,有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更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
而他母亲,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冷笑。
母亲走后,我手中紧紧攥着她偷偷塞给我的东西,那是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银票和一块温润的玉佩,这两样东西仿佛带着母亲的温度,可也让我心中的酸涩愈发浓烈。
他母亲看着我这副模样,不屑地哼了一声:
“怎么,还舍不得你那穷酸娘亲走?在王府待着,不比你以前那小家小户的日子强上千倍万倍?别一副不知足的样子。”
我咬着嘴唇,强忍着怒火和泪水,低声说道:“母亲,我与您无冤无仇,为何要如此针对我和我的家人?”
她冷笑一声,上前一步,眼神轻蔑地看着我:
“无冤无仇?你一个商贾之女,妄图高攀我儿,就这一点,便足够我厌恶你。况且,你看看你,进了王府,非但没让景琰变得上进,反而让他染上那些恶习,你还有脸问我为何?”
我心中一阵刺痛,忍不住反驳道:“景琰变成如今这样,与我无关。他去斗鸡斗狗、流连赌场,都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也曾多次劝他,可他根本不听。”
“哼,狡辩!若不是你狐媚惑主,他怎会如此?你别以为怀了孩子就能在王府站稳脚跟,若是生不出儿子,有你好受的!”
她恶狠狠地说道。
说完,她甩袖离去,留下我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
我望着她离去的方向,满心的委屈和愤怒无处发泄。
此时的我,孤立无援,在这偌大的王府里,每一刻都如置身地狱。
回到房间,我坐在床边,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轻声对腹中的孩子说:
“宝宝,娘亲该怎么办呢?这个家,似乎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
说着,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接下来的日子,他母亲对我的折磨变本加厉。
她不仅让我继续做那些繁重的活儿,还时常在饭菜里动手脚,不是故意做得咸得发苦,就是放很少的油盐,清汤寡水难以下咽。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对送饭的丫鬟说:“能不能麻烦你跟厨房说一声,这饭菜实在太难吃了,我根本吃不下去。”
丫鬟却白了我一眼,阴阳怪气地说:
“世子妃,这已经是王妃特意吩咐给您做的了,您要是不满意,就饿着吧。”
我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而萧景琰,对这一切似乎视而不见,依旧对我不闻不问,偶尔碰面,眼神也是躲闪回避。
又过了一段时间,府中传来消息,萧景琰的姐姐一家三口要回来看望祖母。
萧景琰难得主动找到我,神色有些不自然地说:
“我姐姐他们今日回来,你随我一起去见一见。” 我愣了愣,想到这些日子所遭受的一切,本想拒绝,但看着他的眼神,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我们来到祖母的院子,刚一进门,便看到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孩童正陪着祖母说说笑笑。
萧景琰走上前,笑着说道:“姐姐,姐夫,你们可算来了。” 随后他拉过我,向他们介绍:“这是我夫人。”
我有些局促地微微福身,轻声喊道:“姐姐,姐夫。”
姐夫闻言,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看着我说:
“就冲你刚刚喊我姐夫,你这个弟妹我认下了。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跟姐夫说。” 我心中一暖,这些日子在王府,鲜少有人对我这般和善。
萧景琰的姐姐性格爽朗,她拉过我的手,亲切地说:“
弟妹,别拘谨。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有什么委屈都能跟姐姐讲。”
我看着她真诚的眼神,鼻子一酸,险些落下泪来,只能微微点头。
我这才知道,他姐姐从小就是祖母带大的,与祖母感情格外深厚,所以特别跟太夫人亲近。
她经常回来这边住,陪伴祖母。
闲暇的时候,一住便是很久,就算忙得不可开交,也要抽空回来陪老人家吃一顿饭再离开。
一家人正说着话,他母亲也走了进来。看到我们,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只是那笑容在我看来,无比虚伪。
她热情地招呼着姐姐姐夫,嘴里念叨着:
“哎哟,你们可好久没回来了,娘天天念叨呢。”
说着,眼神有意无意地扫过我,那眼神里的警告意味,我再清楚不过。
姐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不着痕迹地将我往她身边拉了拉,笑着对他母亲说:
“娘,我瞧着弟妹脸色不太好,您平日里可得多照顾着点,她还怀着孩子呢。”
他母亲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如常,笑着说道:“那是自然,我还能亏待了她不成。”
然而,一顿饭下来,他母亲明里暗里还是对我冷嘲热讽了几句。
比如在众人夸赞我做的女红精致时,她便阴阳怪气地说:
“商贾家的女儿,也就这点本事了。”
姐姐皱了皱眉头,刚要说话,姐夫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她别不要说话。
饭后,姐姐趁众人不注意,偷偷将我拉到一旁,轻声说:
“弟妹,我知道你在王府不容易,再忍忍,等孩子生下来就好了。我娘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你别跟她计较。”
我感激地看着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谢谢姐姐……”
看着姐姐关切的眼神,我心中多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他姐姐与我说完贴心话后,祖母也将我叫到了一旁轻轻握住我的手,目光慈爱却又带着几分无奈,缓缓说道:
“孩子啊,我知道你这些日子受委屈了。你婆婆她一直就那样,脾气执拗,观念也老旧,你别跟她计较。”
我鼻子一酸,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祖母,我……我也想忍,可她实在太过分了,我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祖母轻轻拍了拍我的手,叹了口气,“我都看在眼里,只是这家里的事,复杂得很。景琰那孩子,也没处理好你们之间的关系,是他对不住你。但你现在怀着孩子,凡事还是要以自己和孩子的安危为重。”
我咬着嘴唇,强忍着泪水点头,“祖母,我明白,可有时候真的好难……”
祖母满眼心疼地看着我,“我知道难,孩子。但你要相信,日子总会好起来的。等孩子出生,一切或许就不一样了。这段时间,你要是心里实在憋闷,就来找我这个老太婆说说话。”
我感动不已,“谢谢祖母,有您这话,我心里好受多了。”
然而,祖母的安慰并没有改变什么。姐姐一家离开后,他母亲对我的刁难依旧如旧,甚至变本加厉。
她似乎因为姐姐姐夫对我的关照,而心生不满,将这股怨气都撒在了我身上。
有一日,我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她突然走过来,看着我吃力的模样,不但没有丝毫同情,反而嘲讽道:
“瞧瞧你这副狼狈样,哪有一点王府儿媳的样子。真不知道景琰当初怎么就看上你了。”
我心中一阵刺痛,但想起祖母的话,还是忍了下来,没有回应她。
可她却不打算就此罢休,一把将我手中的衣物扯下,扔在地上,“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能指望你干什么?”
我看着地上被弄脏的衣物,终于忍不住,抬起头直视她的眼睛,
“母亲,我自打进了王府,处处小心,事事顺从,您为何还是不肯放过我?”
她冷笑一声,“放过你?就凭你也配让我放过?别以为有了孩子就能在王府站稳脚跟,等孩子生下来,要是个女儿,有你哭的时候!”
说完,她甩袖而去,只留下我呆呆地站在原地,满心的绝望如潮水般将我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