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整个王府被阴霾笼罩,往日的宁静不复存在。

江若绾看着这混乱的局面,心中虽有些慌乱,但更多的是窃喜。

她假惺惺地劝道:“王爷,王妃,你们别吵了,都怪若绾不好,惹得大家不开心。”可眼中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却出卖了她。

萧景琰的母亲被丈夫指责,正气得七窍生烟,听到祖母也这般数落她,顿时恼羞成怒,也不顾什么婆媳尊卑。

冲着祖母大声回怼:“老太妃,您可别什么都怪到我头上!那世子妃自己行为不检,才会落得那般下场,怎么就成了我刁难她了?您可不能偏听偏信!”

祖母气得脸色铁青,用拐杖狠狠戳了戳地面,怒声道:“你还敢狡辩!这些日子府里发生的事,我虽不说,但心里清楚得很。若不是你和那个江氏从中作梗,世子妃怎会没了孩子,又怎会丢了性命?你如此恶毒,还敢在我面前强词夺理!”

萧景琰的母亲被驳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却依旧嘴硬:“老太妃,您这话说得可就难听了。我为王府尽心尽力,怎么就成了恶毒之人?倒是您,总是偏袒那个死去的世子妃,她到底给您灌了什么迷魂汤!”

祖母气得浑身发抖,大声呵斥:“你简直不可理喻!世子妃进门以来,谨守本分,哪点对不起王府?反倒是你,处处为难她,勾结外人,妄图操控王府内宅,你以为我不知道你那些龌龊心思?”

萧景琰的母亲尖叫起来:“我龌龊?我做的一切还不是为了王府,为了景琰!那个女人就是个灾星,自从她进了门,王府就没消停过!”

萧景琰的父亲实在听不下去,伸手推了妻子一把,“你太过分了!还不住口!你做的那些事,别以为没人知道。要不是你纵容江若绾,世子妃何至于此!”

萧景琰的母亲被推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顿时尖叫起来:“你居然为了那个死了的贱人动手推我!我跟你拼了!”

说着,便扑向萧景琰的父亲,两人再次扭打在一起。

“你这个没良心的,这么多年我为你操持家务,你就是这么对我的!”萧景琰母亲哭喊道。

“你看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都是你把王府搅得乌烟瘴气!”萧景琰父亲怒喝道。

一旁的江若绾吓得脸色苍白,嘴里喊着:“王爷,王妃,你们别打了!”

可却只是站在原地,并没有上前阻拦的意思,眼中还隐隐闪过一丝幸灾乐祸。

祖母看着这混乱不堪的一幕,心中满是失望与疲惫。

她摇了摇头,不想再看这令人痛心的场景,缓缓转身,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悄悄离开。

她一边走,一边痛心疾首地念叨着:“造孽啊,这王府好好的,怎么就成了这副模样……”

萧景琰目瞪口呆看看一切,只觉得迷茫,祖母离去只留下一场混乱的他们,没人劝,也没人阻止。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拖着疲惫且受伤的身躯,偷偷回到了娘家。

熟悉的府邸,却让我生出一种陌生的疏离感。

刚踏入家门,便碰到了姨娘。

她看到我这副狼狈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嫌恶,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哟,这不是王府的世子妃吗?怎么,在王府待不下去,还知道跑回娘家来了?我还以为你在王府享尽了荣华富贵呢。瞧瞧这一身狼狈,莫不是被赶出来了?”

我心中一阵刺痛,却无力与她争辩。

这时,母亲听到动静匆匆赶来,看到我一身伤,满脸憔悴,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她赶忙将我扶进屋里,一边走一边心疼地念叨:“我的儿啊,你这是遭了什么罪啊……这一路回来得多辛苦,怎么能让你受这样的苦。”

父亲也随后走了进来,他看着我,眼中满是心疼与无奈,嘴唇动了动,却始终一言不发。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等你养好伤,就将你送走,决不能让萧景琰找到你。安远王府,咱们惹不起。”

母亲听了,忍不住哭出声来:“老爷,孩子都这样了,你怎么还这么狠心,要把她送走啊?她是咱们的亲闺女,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她再去受苦吗?”

父亲叹了口气,一脸沉重地说:“你懂什么!萧景琰如今权势渐大,咱们家可承受不起他的怒火。若是他知道星儿还活着,怕是会牵连整个家族。咱们不能因为一个孩子,毁了整个家啊。”

我心中一阵悲凉,低声说道:“父亲,母亲,我知道你们的难处。我不会连累家里的,等我伤好,我就离开。只是希望,你们能在这段时间,让我有个容身之所。”

姨娘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哼,知道就好。别以为娘家是你的避风港,你在王府闹出那么大的事,还不知道给家里带来多少麻烦呢。说不定,王府的人马上就追来了,到时候咱们都得跟着遭殃。”

母亲瞪了姨娘一眼,怒斥道:“你给我闭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说风凉话。星儿是我的女儿,我怎能眼睁睁看着她受苦。老爷,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父亲眉头紧锁,无奈地摇了摇头:“能有什么办法?咱们家不过是普通人家,怎能与王府抗衡。星儿,你别怪父亲狠心,这也是为了整个家着想。”

我默默地点点头,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曾经以为娘家是我永远的依靠,可如今,却也因为王府的势力,对我如此小心翼翼。

只是不知,未来等待我的,又会是怎样的命运…… 低声呢喃:“孩子,不管怎么样,娘一定会为你报仇……”

在那个寂静的凌晨,伴随着窗外稀疏的虫鸣声,母亲一直守在我身边,她那布满担忧与心疼的脸上。

终于露出了一丝宽慰的笑容,轻轻握住我的手说:“我的儿啊,伤可算好些了,只怪娘亲能力有限护不住你。”

在之后的日子里,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她每天变着法子为我准备滋补的膳食,夜里也会时不时起来查看我情况,眼神中满是慈爱与关怀。

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我伤好了。

然而,好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一天夜里,父亲神色凝重地走进我的房间,看着我沉默了许久。

“星儿,时候到了。”父亲的声音低沉而无奈,打破了房间里令人窒息的沉默,仿佛每一个字都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我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颤抖地说:“父亲,我……我舍不得离开,这里是我的家啊。我才刚回来你身边,难道就不能在这安稳地生活吗?”

父亲别过头,不忍直视我眼中的哀求,声音有些哽咽:“星儿,你知道的,留在这里太危险了。萧景琰一直在寻找你的下落,一旦他发现你还活着,咱们家所有人都得死。我不能拿全家人的性命去冒险啊。”

母亲在一旁泣不成声,扑到父亲身边,拉着他的衣袖:“老爷,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让星儿留下吧,我实在舍不得他们啊。咱们一家人一起想办法,总能躲过萧景琰的。”

父亲长叹一口气,轻轻推开母亲,眼中满是痛苦与决绝:“能有什么办法?咱们家不过是普通人家,如何与安远王府抗衡。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我已经安排好了人,他们会护送你到一个安全的地方,隐姓埋名生活下去。”

我咬着嘴唇,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泪水止不住地流淌:“父亲,母亲,我明白了。我会好好照顾自己,你们也要保重身体。只是,以后我恐怕很难再尽孝了……”

母亲哭着走到我身边,抚摸着我的脸:“我的女儿,以后可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啊。”

然后又紧紧抱住我,“星儿,到了那边,就给娘写信报平安,别让娘担心。”

我用力点头,“娘,您放心,我会的。”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透,我在父母不舍的目光中,我带着贴身丫鬟春柳,跟着父亲安排的人。

悄然离开了这个曾经温暖的家。

马车缓缓前行,我透过车窗看着越来越远的家门,泪水模糊了视线。

我不知道前方等待着我的将会是什么,但我知道,为了孩子,我必须坚强地活下去……我抬头望着窗外,轻声呢喃:“不管未来多艰难,娘都会想尽办法报仇……”

我离开之后,父亲望着我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回过神。

母亲在一旁默默垂泪,父亲长叹一声,对着母亲感慨道:“这孩子,当初谁劝她都不听,一门心思非萧景琰不嫁。现在吃了这么多苦,遭了这么多罪,真是心疼啊。可惜她哭了没用,她自己选择的路得她自己走。”

母亲擦了擦眼泪,无奈地附和着:“是啊,当初我们怎么劝都劝不住,她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现在落得这般田地。可她毕竟是咱们的孩子,我这心啊,就像被揪着一样疼。”

这时,姨娘慢悠悠地走过来,脸上带着一种似嘲讽又似可惜的神情,阴阳怪气地说:“哎,好好的一个女孩子,当初要是听劝,也不至于选了这样的人生。现在可好,年纪轻轻就要四处漂泊,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要怎么过呢。”

父亲眉头一皱,不悦地看了姨娘一眼:“事已至此,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星儿已经够可怜的了,你就别在这里说风凉话了。”

姨娘撇了撇嘴,不以为然地说:“我这可不是说风凉话,我只是觉得可惜罢了。当初那么多好人家的公子,她偏偏瞧不上,非要嫁进安远王府,以为能过上好日子,结果呢?”

母亲忍不住呵斥道:“够了!你少说两句吧。星儿现在在外面不知道有多难,咱们不心疼也就罢了,你还在这里冷嘲热讽,你的心怎么就这么狠呢?”

姨娘哼了一声,转身便走:“好心当作驴肝肺,我这还不是为了你们好,想让你们看开点。”

父亲和母亲望着姨娘离去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父亲轻声安慰母亲:“别跟她置气了,咱们还是多担心担心星儿吧。希望她到了那边,能平平安安地生活。”

母亲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担忧:“是啊,只盼着她能一切顺遂。咱们做父母的,现在也只能在心里默默为她祈祷了。”

而此时的我,坐在颠簸的马车上,浑然不知家中发生的这一切。

我心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父母的不舍。

但我知道,无论前方等待我的是什么,我都必须坚强地走下去,为了复仇,也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