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苦根儿?”

听到这个名字,赵秀兰先是一愣,随即点点头。

“知道,那弟弟挺好的,每次看见我都笑呵呵地打招呼。那也是个可怜人,父母很早就没了,自己一个人,不容易。”

大姐赵秀兰是个比较感情细腻的人,提到这里叹了一口气。

“那孩子可怜人。”

“不过咱村孩子好多都挺不容易,从小不是没了爹就是没了妈,那都容易长歪了,早早就不干好事,整天偷鸡摸狗的。

“但这苦根儿却是个好孩子,为人踏实肯干,一点花花肠子都没有。”

周玉梅和赵老蔫也开口说道。

看起来全家对苦根儿的评价都很高。

“老三,你咋忽然提到苦根儿?”

赵秀兰给铁柱夹了一筷子菜,随口问道。

赵铁柱没说话。

他能看出来,大姐对找对象这件事有点抗拒。

他猜想是因为之前王大麻子的事儿,让赵秀兰对男人有点恐惧,怕再认识一个男人,还是王大麻子一样的不靠谱。

之前有几次王大麻子强行约赵秀兰去包谷地,要不是几次有好心人路过,赵秀兰早就没有清白了。

吃完饭,赵铁柱继续该干嘛干嘛,没有主动找赵秀兰说这事儿。

赵秀兰也如同往常一样,在院子里挑水刷碗洗衣。

“铁柱哥!”

抬头一看,竟然是苦根儿站在门口,手里小心地捧着个衣服。

“你找老三?”

赵秀兰回应道。

看到赵秀兰,苦根儿愣了一下,笑出了一口大白牙,但说话却变得有点结巴。

“啊,我、我找铁柱有点事儿,也不是,我其实是来给你们送点东西。”

“你等着,我给你叫去。”

赵秀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转身进了屋子。

趁着这时候,苦根儿把怀里的几个还沾着鸡屎的鸡蛋,用衣服擦了擦。

很快赵秀兰带着铁柱出来了。

“你咋来了苦根儿?”

铁柱问道。

“我刚才回家,看鸡下蛋了,给你们拿几个,整点膏吃,大爷大娘多吃了补身子。还有秀兰姐,也吃,补身子。”

苦根儿笑呵呵地说着,殊不知自己的脸已经通红得跟个大苹果似的。

手更是反复在鸡蛋上摸着,都快要把鸡蛋给抹包浆了。

赵秀兰愣了一下,有点不知所措。

“那我先走了。”

苦根儿连衣服带鸡蛋都塞进了赵秀兰的手里,点点头,转身飞快地离开了。

“哎?苦根儿......这人今天是咋了?”

赵秀兰茫然地看着苦根儿的背景,总感觉苦根儿这人怪怪的。

竟然还特意给自家送鸡蛋,要知道这鸡蛋在这年头可是非常珍贵的食物,难道说苦根......

她不敢胡思乱想,可胸膛里却莫名其妙地热闹起来。

这可是她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呀。

之前看男人,不是无感就是厌恶,甚至是像王大麻子那样让她讨厌。

这可是破天荒第一遭。

低头看了一眼怀里的鸡蛋,是苦根儿经常穿的那件白布衫,里面包着六个鸡蛋,上面的灰尘已经被擦得差不多了,还有几根羽毛散落在当中。

“这傻子,竟然拿白衣服包鸡蛋......”

赵秀兰碎碎念叨,嘴角却莫名地勾起了一弯弧度。

赵铁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躲到了屋檐下,这一幕被他尽收眼底,也笑了起来。

他能看得出来,大姐对苦根儿的印象还是挺好的。

虽然说苦根比大姐小了三岁,但是那又怎么样?只要这个男人真的靠谱,年纪小点应该也不是问题吧。

接下来的日子里,苦根儿经常会来到赵家。

不是拿点这个,就是送点那个,再不然就是帮着赵老蔫和周玉梅干活。

他不像那些会花言巧语的男人,嘴上一套套的,他说话很少,基本来了就是吭哧吭哧干活。

每次周玉梅让他歇一会,给他端过来一碗水的时候,他都会脸色一红。

“秀兰姐,你也喝。”

“我喝啥?你都干了这么半天活儿了,肯定渴坏了,俺家这房子漏风,多亏了你这几天来修。”

赵秀兰满眼的感激。

“哪怕啥的,秀兰姐,你千万别不好意思,我身体好着呢,你看!”

苦根儿撸起袖子,展示自己胳膊上的肌肉,笑容一脸灿烂。

“再说了,为了你干活,那是我心甘情愿的,这样能天天看着你,让我干啥我都乐意。”

说着,又埋头干活。

赵秀兰手心儿一片湿润,被苦根儿的这番话给说得心跳加快。

看着两个孩子这样,赵老蔫两口子也觉得很满意。

“苦根那孩子,真是不错。”

老两口越发也把苦根当自己孩子对待,干完了活儿,就留下苦根在家里吃饭。

因为铁柱的关系,赵家的伙食水平相当好,几乎是顿顿有五花肉和大米。

苦根儿哪里见过这种场面,有点受宠若惊。

碗里的肉根本不敢吃,一个劲儿地给赵秀兰夹。

赵秀兰心里甜滋滋的。

日子就这么过着,赵铁柱清楚地看到大姐发生了变化。

之前的她,不爱说话,睡觉还容易做噩梦,总是在半夜惊醒,也很少露出笑容。

可是自从跟苦根儿相处之后,大姐的心情好了不少,人也变得开朗了。

每天不仅爱笑了,甚至还特别喜欢讲话,完全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

这才算是走出了之前王大麻子给她带来的阴影。

赵家也在这平静如流水的日子当中,过着恬淡幸福的生活。

从前赵家在村里名声不好,人人走到门口恨不得都要踩两脚,可在铁柱的努力下,赵家也彻底变成了黑石村相当有名望的一家人。

就连不严言辞的赵老蔫,走在路上都时常被人给礼貌打招呼,叫一声“赵大爷”。

尤其是那天在山上,铁柱拿出银针给六子解毒之后。

村子里陆续开始有人来赵家,带着有病的亲眷,问铁柱能不能给救救。

直到这一天。

在黑石村的隔壁,一个叫万花村的地方,发生了一件事。

那时刚入秋,家家户户忙着秋收。

王翠花这一家却跟其他人格格不入,他们家里根本没有秋可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