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的初冬,北风卷着枯叶和尘沙,在河南与湖广交界的荒原上呼啸。林泽的队伍如同迁徙的雁群,在官军的围追堵截下,艰难地兜兜转转,足迹遍布河北、山东、河南边缘的破碎山河。
这一年,是流寇(或称义军)势力在明末乱世中急剧膨胀的一年。朝廷内外交困,辽东战事糜烂,中原腹地饥荒连年,瘟疫横行。官军疲于奔命,剿抚失据。而在这片绝望的土壤上,一个名字如同燎原的野火,迅速点燃了无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流民和溃兵的心——李自成!
“闯王来了不纳粮!”
“均田免赋!”
这朴素到极致、却直击人心底最迫切渴望的口号,如同魔咒般在流民、饥民、破产农民和失意士卒中疯狂传播。李自成的队伍如同滚雪球般壮大,攻城略地,声势浩大。河南、湖广北部,成了“闯”字大旗飘扬的海洋。
林泽的队伍,在持续的高压围剿和物资匮乏中,也走到了一个艰难的十字路口。
困境加剧:
· 官军围剿升级: 地方官军虽战力有限,但持续不断的追剿如同钝刀子割肉。几次遭遇战虽然击退了对手,但队伍也付出了代价——又有几名老队员战死,数人重伤致残。缴获的物资越来越难以补充消耗。
· 物资极度匮乏: 连续的转移和战斗,让缴获变得困难且不稳定。粮食短缺再次成为常态,盐巴、药品、布匹等必需品更是稀缺。伤员得不到有效救治,非战斗减员开始出现。马匹瘦弱不堪,驮力大减。
· 士气受挫: 长期的奔波劳顿、看不到尽头的战斗和日益艰难的生存环境,让队伍中弥漫着一股压抑和迷茫的情绪。虽然对林泽的信任依旧,但“活下去”的目标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连韩志雄这样凶悍的汉子,眼中也时常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 立足之地难寻: 河南、湖广北部已被李自成势力渗透甚至控制,其他地方要么是官军重兵把守的城镇,要么是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的荒芜之地。林泽这支小队伍,既无攻城略地的实力,也难以在荒芜之地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闯王的召唤:
小猴的“地鼠”们带回来的消息,越来越多地围绕着那个名字——李闯王。
“头!南边新野那边,闯王的大军刚过去!人山人海!听说…打开官仓放粮了!穷苦人都跟着走了!”
“头!南阳府那边传遍了!闯王说了,跟着他,不纳粮!分田地!”
“头!听说闯王手下大将刘宗敏,在邓州一带大败官军!杀得官军屁滚尿流!”
这些消息,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在营地中激起巨大的波澜。队员们疲惫麻木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均田免赋…不纳粮…” 栓柱啃着硬邦邦的杂粮饼,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向往。
“分田地…” 王老栓布满老茧的手摩挲着一块冰冷的铁片,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闯王…人多势众…能打胜仗…” 赵大虎擦拭着仅剩的几支箭,语气中带着一丝羡慕。
连岳霆,在听到“杀官军”时,眼中也迸发出仇恨的光芒。
沈若溪默默地听着这些议论,心中五味杂陈。她出身士绅,对“流寇”有着天然的抵触和恐惧。但这一年来,她亲眼目睹了官府的腐败无能、官军的残暴怯懦(围剿他们时凶狠,面对清军时溃败)、以及底层百姓在苛捐杂税和天灾人祸下的水深火热。她对“均田免赋”这石破天惊的口号,感到震惊,却也隐隐觉得…这或许是绝望中唯一的出路?
林泽站在一处高坡上,望着南方灰蒙蒙的天空。寒风卷起他破旧的披风。他沉默地听着小猴的汇报,看着营地中队员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
他心中清楚,继续这样下去,队伍迟早会被拖垮、打散。要么被官军剿灭,要么在饥寒交迫中消亡。他们需要一个更大的依靠,一个能提供喘息和发展空间的势力。
李自成…这个名字,他早已听闻。其势已成,席卷中原。更重要的是,他的口号——“均田免赋”,直指大明王朝崩溃的根源,对挣扎求生的底层民众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投奔李自成,意味着:
· 生存保障: 背靠大树好乘凉。加入闯军,至少能获得相对稳定的粮食补给和庇护,不必再独自面对官军的全力围剿。
· 发展空间: 闯军正在急速扩张,急需能征善战的队伍。他们这支百战余生的精锐,或许能获得一席之地,甚至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
· 目标契合? 林泽的目标是带着队伍活下去,而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赋”,至少在口号上,代表了无数像栓柱、王老栓这样的队员对“活下去”的终极渴望——有地种,有饭吃!
但风险同样巨大:
· 寄人篱下: 加入闯军,意味着失去独立性。林泽能否保住对这支队伍的控制权?会不会被吞并、拆散?甚至…被当成炮灰?
· 前途未卜: 李自成能否成事?万一失败,他们这支“从贼”的队伍,将面临朝廷更残酷的清算。
· 道义抉择: 闯军攻城略地,同样伴随着杀戮和破坏。他们这支队伍虽然劫掠,但林泽一直竭力约束,避免滥杀无辜。加入闯军后,能否保持这种底线?
林泽的目光扫过营地:韩志雄沉默地磨着刀,眼神中带着对战斗的渴望;赵大虎疲惫却依旧警惕;栓柱、阿牛等人眼中充满了对“不纳粮”的向往;王老栓佝偻着背,眼中是对土地的渴望;岳霆紧握短刀,仇恨依旧;沈若溪抱着幼萱,眼神复杂地看着他;幼萱和丫丫在篝火旁依偎着,小脸冻得通红…
他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刺入肺腑。他做出了决断。
抉择:投奔闯王
林泽召集所有核心成员(韩志雄、赵大虎、栓柱、阿牛、王老栓、李婶、沈若溪、小猴、岳霆)。
“兄弟们!” 林泽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这一年多,大家跟着我林泽,出生入死,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我林泽…对不住大家!”
众人沉默,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但是!” 林泽话锋一转,指向南方,“眼下,我们快撑不下去了!官军像疯狗一样咬着我们!粮草快断了!伤员得不到救治!再这样下去…我们…都得死在这荒郊野岭!”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南边!李闯王!大家想必都听说了!他提了‘均田免赋’!不纳粮!分田地!他的队伍,有几十万!攻城略地,势不可挡!”
他提高了声音:“我林泽,带着大家,是为了活命!不是为了当流寇,更不是为了造反!但现在,单靠我们自己,活路越来越窄!李闯王,给了天下穷苦人一条活路!也给了我们一条活路!”
“我决定!” 林泽斩钉截铁,“带着兄弟们,投奔闯王!加入他的大军!跟着闯王,打天下!为咱们自己,也为天下像咱们一样的苦命人,打出一条活路!打出一个…不纳粮、有田种、能吃饱饭的太平世道!”
“大家…愿不愿意跟我走?!”
短暂的沉寂后,营地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吼声!
“愿意!!”
“跟着林头!投闯王!!”
“均田免赋!不纳粮!!”
“打出一个太平世道!!”
韩志雄第一个站出来,眼中凶光毕露,声音如雷:“头!你说去哪就去哪!砍官军!老子早就等不及了!” 赵大虎重重点头。栓柱、阿牛等人激动得满脸通红。王老栓老泪纵横,喃喃道:“有田种…有田种…” 连岳霆,眼中也闪烁着复仇和希望交织的光芒。
沈若溪抱着幼萱,看着群情激奋的众人,心中百感交集。她对“流寇”的恐惧依旧存在,但看着林泽坚定的眼神,看着队员们眼中久违的希望之火,看着怀中幼萱懵懂的小脸…她选择了沉默,选择了跟随。她知道,这是林泽在绝境中为所有人找到的唯一生路。
“好!” 林泽看着士气高涨的队伍,心中稍定,“收拾行装!轻装简从!带不走的…埋掉!小猴!立刻派人向南,寻找闯军主力!打探消息!其他人,准备出发!目标——南阳府!投奔闯王!”
命令下达,队伍如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疲惫和迷茫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奔向新生的急切和希望。物资被迅速整理,伤员被妥善安置(尽可能带上),驮马被喂上最后一点精料。
林泽站在高坡上,最后望了一眼北方——那是他们浴血拼杀、艰难求存过的土地。然后,他毅然转身,目光投向南方那片被“闯”字大旗覆盖的、充满未知却也孕育着希望的土地。
“闯王…李自成…” 林泽心中默念,“但愿…你能给这天下…一条真正的活路!”
他翻身上马,声音穿透寒风:“出发!向南!”
队伍如同一条苏醒的蛟龙,带着决绝和希望,踏上了投奔李闯王的征途。未来的路依旧凶险莫测,但至少,他们看到了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方向。均田免赋的召唤,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这支在血与火中挣扎求存的小队伍,汇入那席卷天下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