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

那些照片,自然是徐哲和沈夕瑶在西门市场交易紫砂壶,以及之后一同回公司的场景,却被王涛恶意歪曲解读,充满了暧昧的暗示。

他还不断地用眼神示意身边那几个所谓的“资深”鉴定师:“你们也来说说,这个徐哲,在专业能力上,是不是一塌糊涂,根本不靠谱!”

“是啊陈监察,他太年轻了,经验不足。”

“上次那块石头,确实运气成分很大。”

徐哲面对这群人的围攻和污蔑,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上前一步,目光平静地扫过王涛那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不疾不徐地开口反驳:“王总监,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关于我的专业能力,各位前辈如果真的不服气,大可以拿出真东西来当场考较一番,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不就一清二楚了吗?光凭嘴皮子上下翻飞,可证明不了什么。”

“至于我和沈总的关系......”徐哲顿了顿,眼神清澈坦荡。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相信陈监察和各位领导自有公断。”

“王总监与其费尽心机编排这些捕风捉影的桃色新闻,不如先好好解释解释,您自己这些年在公司里的辉煌业绩,又是怎么来的?”

徐哲话锋骤然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意有所指地看向心虚不已的王涛。

“说起来,我这里,倒也有些关于王总监您是如何勤勉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小小发现,不知道陈监察您有没有兴趣,抽空过目一下呢?”

他并没有直接将那本秘密账本拿出来,而是巧妙地营造出一种“你死定了,我手里有你致命把柄”的强大压迫感。

王涛听到徐哲这番话,尤其是那句小小发现,心中猛地“咯噔”一下,但表面上依旧强作镇定,吼道。

“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血口喷人!你有什么发现?拿出来啊!陈监察,您可千万别被他这种黄口小儿误导了!他这是在恶意报复!”

陈监察深邃的目光在徐哲、沈夕瑶和王涛三人之间来回扫视片刻,终于缓缓开口。

“我们盛源集团,对于公司的任何一项人事任命和经营活动,都要求必须合规合法,公开透明。”

“对于任何形式的举报,只要查证属实,监察部都必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他看向徐哲,语气不容置疑:“徐哲,你刚才说有什么发现,现在就可以呈上来。监察部会给你一个公正的对待。”

随后,他又转向王涛,眼神犀利:“王总监,你若是身正,自然不怕影子歪斜。清者自清。”

徐哲微微一笑,从容不迫:“陈监察明鉴。不过,正如王总监所言,凡事都要讲证据,口说无凭。”

“既然王总监和几位前辈,对我上次解出帝王绿的结果耿耿于怀,始终认为那是我的运气好,而不是实力。”

他环视一周,朗声道:“那不如,我们今天就再来一次现场鉴定如何?就请陈监察和在场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都做个见证。”

“如果我输了,这个首席鉴定官的位子,我徐哲立刻辞去,绝无二话!”

“并且,我刚才所说的那些关于王总监的小小发现,也一并原封不动地交给监察部处置,是真是假,一经验证便知分晓。”

“但是......”徐哲话音一顿,目光如同两道出鞘的利剑,狠狠地刺向脸色变幻不定的王涛,“如果我侥幸赢了呢?”

“如果我赢了,我也不需要王总监您像上次那样难堪,更不需要您磕头道歉。”

“我只要王总监......将您这些年来,亲自经手采购的,所有单笔价值超过一百万的古玩玉器,以及您亲自出具过鉴定报告的、所有价值超过百万的拍品,相关的采购记录、入库凭证、鉴定报告、拍卖记录等等。”

“原原本本地,当着陈监察和大家的面,全部拿出来,让我们大家好好学习学习,观摩观摩,您这位资深总监的宝贵经验,如何?”

此言一出,王涛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那些记录里面究竟有多少见不得光的猫腻,有多少虚报的价格,有多少暗箱操作,他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

一旦那些东西真的被当众公开,一条条核对下来,他王涛必死无疑!倾家荡产都是轻的!

“你......你这是强人所难!那些都是公司机密!”王涛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下意识地就想拒绝。

但在陈监察那洞察一切的眼神和会议室里其他人的注视下,他这话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若是在这个时候退缩,那岂不是不打自招,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那些记录里真的有鬼?

沈夕瑶见状,立刻适时地对陈监察说道:“陈监察,我觉得徐哲这个提议非常公平合理。”

“一方面,可以彻底打消公司内部对于徐哲专业能力的质疑,堵住那些悠悠众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公司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工作环境。”

陈监察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

最终,他点了点头,一锤定音:“好!就依你所言!这样也能让大家都心服口服。”

“让人去库房,找一件具有代表性,并且在场的多数鉴定师之前都上手摸过眼,但鉴定结论却存在较大争议的待拍藏品来!”

很快,在一片紧张的等待中,一件用锦盒精心包装,据说是前朝宫廷失传已久的“清乾隆款描金开光粉彩暗八仙纹双耳赏瓶”,被小心翼翼地抬了上来,轻轻地放在了会议桌的中央。

这件赏瓶,器型典雅,色彩繁复,描金工艺也显得颇为精湛。

公司内部,之前几位老资格的鉴定师都上手看过。

德高望重的郭老,倾向于认为这件赏瓶是真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但另一位与王涛私交甚笃,同样在公司里有些资历的鉴定师赵师傅,却一口咬定这是清末民初时期的高仿品,虽然仿得惟妙惟肖,但终究是赝品。

王涛死死地盯着那件透着神秘气息的赏瓶,又看了看一脸平静的徐哲,再偷偷瞥了一眼表情严肃、不怒自威的陈监察,额头上已经控制不住地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知道,这恐怕是他最后的挣扎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