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当清晨的第一缕微光,艰难地刺破京城上空厚重的铅云时,轧钢厂后院的这座“设备坟场”,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那个由秦洛峰亲手挖出,深达一米五的地基坑,此刻已被一种色泽灰暗、质地粗糙,却显得异常坚实的自制混凝土填满。
水泥与煤渣,在秦洛峰那近乎于炼金术般的配比下,完成了它们的“涅槃”,紧紧地包裹着那些从废旧建筑上拆下来的螺纹钢筋,凝固成了一块沉默而坚不可摧的磐石。
“总师,成了!”
王敬山用手掌摩挲着那尚带着一丝潮气的混凝土表面,感受着那份超乎想象的硬度,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光彩。
这三天,他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神迹。
他看着秦洛峰如何用最简单的杠杆原理和滑轮组,将那重达数吨的蒸汽机和飞轮,从仓库的角落里,一步步地挪移到了地基旁;他看着秦洛峰如何用一堆废弃的铁管和耐火砖,搭建起一个简陋却高效的“土法高炉”,为后续的零件修复做着准备。
秦洛峰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美感。
他仿佛不是在跟一堆废铁打交道,而是在指挥一场由齿轮、杠杆和力矩组成的盛大交响乐。
“这只是第一步。”
秦洛峰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目光落在了那两头沉睡的钢铁巨兽身上——老旧的往复式蒸汽机,和那个直径超过两米的巨大飞轮。
“接下来,才是硬仗。我们要把它们彻底拆解,清洗,修复每一个磨损的零件,更换掉所有老化的密封件。这个过程,不能有半分马虎。”
秦洛峰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专业与权威。
“明白!”
王敬山用力地点头,他现在对秦洛峰的话,已经到了奉若圭臬的地步。
然而,就在两人准备大干一场时,一个最现实,也最棘手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总师,”
王敬山指了指那台蒸汽机上那些锈死的大号螺栓,面露难色,“这玩意儿,没个大号的套筒扳手,光靠我们手里这两把活络扳手,怕是卸不动啊。还有那飞轮的轴承,得用专门的拉拔器才行。这些工具......一号车间的工具库倒是有,可那个闫算盘......”
话没说完,意思却很明显。
他们被卡在了最基础的工具上。
秦洛峰的眉头微微皱起,随即又舒展开来。
“工具库里有的,是‘标准件’。”
他淡淡一笑,“但我们要做的,是‘非标’的活儿。王师傅,您忘了?我们现在,是‘技术攻关小组’。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既然没有趁手的工具,那我们自己造。”
说着,他转身从一堆废料中,抽出了一根长长的,材质极佳的高碳钢撬棍,在手里掂了掂。
“这根撬棍,退了火,足够我们打造出几把最顶级的重型扳手。至于拉拔器......”
秦洛峰的目光,落在了仓库角落里,一台废弃液压机那粗壮的活塞杆上,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用它,我们可以做一个简易的液压拉马。虽然简陋,但力量,绝对够用。”
自己造工具!
王敬山再一次被秦洛峰那天马行空却又无比务实的思路给震惊了。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在这三天里,比过去二十年转得还要快。
两人说干就干。
升火,锻打,淬火,研磨......
这座沉寂的仓库,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型的兵工厂。
王敬山那炉火纯青的锻造技艺,与秦洛峰超越时代的工具设计理念,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厂长办公室。
杨兴国的秘书小张,正恭敬地站在办公桌前,汇报着他这三天“潜伏”观察到的情况。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秦洛峰同志和王敬山师傅,这三天几乎没有离开过仓库。他们没有申请任何特殊材料,所有的东西,都是就地取材。他们用废弃的煤渣混合旧水泥,浇筑了地基;他们正在用废旧的撬棍,自己锻造工具......”
小张的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原本以为,秦洛峰拿到厂长的“尚方宝剑”后,会大张旗鼓地去申请物资,去彰显权力。
却没想到,对方竟然选择了这样一条最艰难,也最不可思议的道路。
杨兴国静静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他那副黑框眼镜后面的双眸,闪烁着越来越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