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康熙第六十一年,皇上病重,不再回紫禁城,常驻畅春园,四爷开始了长期在圆明园起居,方便来往御前,一个月在府里待不了几天。现在已经是关键时刻,连年世兰都一点抱怨没有,兢兢业业的打理王府,出入王府都管理的极其严格,从前每个月太监都能出入王府一次,现在都要年世兰亲自批复。宜修安静养病,一点幺蛾子都不敢出,她的皇后之位近在眼前,绝不能有意外!

除了十一月爆出乌苏里氏有孕一个月的消息,王府平静的过分。乌苏里氏刚要嘚瑟,年世兰直接禀了宜修,禁了她的足。宜修乐的年世兰大包大揽,第一次没有反对年世兰的决定。

杀伐果决和为四爷考虑这方面,宜修确实不如年世兰!宜修私心太重,她所谓的爱都是拿来包裹她自己权欲的包装罢了。若是四爷死了,年世兰大概率会接受不了,但是宜修只想当唯一的皇太后。当然也不是说年世兰就是好人,她的恶也是明明白白摆在那的,只是单纯说爱四爷这方面,宜修更虚伪罢了。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京城戒严。好几家王府都被围了起来,煎熬的等待最后的结局。等了半个月,终于苏培盛回府通知,王爷于陵前登基。现在接主子娘娘进宫操持后宫庶务。一群女人一边憋着笑,一边拿着帕子哭,真的字面上的哭笑不得。

皇上还专门给年世兰带了话,“府里都托付给世兰了”。年世兰瞬间对宜修的嫉妒都不见了,跟打了鸡血似的,郑重的让苏培盛带话回去“请皇上放心”,四爷是懂得拿捏世兰的!

丧仪操持起来,一群女人早起去哭灵,晚上暂居南三所。弘旦和温宜有奶嬷嬷抱着,琴默给自己做了个跪的容易。折腾了一个月才算完事。就算是有灵泉水,都累的够呛。

乌苏里氏直接晕过去了,还是皇上下旨,让所有有孕之人,每天跪一个时辰。倒是得了不少宗室福晋和诰命夫人的感激。这么折腾,感觉乌苏里氏不用埋麝香都能小产。

康熙后妃实在太多,安置他们都伤透脑筋。德妃还不配合,宜修愁的团团转。不过这都不关琴默的事,琴默只要等着结果就行了。

琴默想着位份问题。有六阿哥在,家世也不是最垫底了,属于第二梯队。嫔位是绝对没问题的,看在六阿哥的面子上,宜修压不了琴默。再加上琴默的宠爱仅仅排在年世兰之后,要不是因为年羹尧,至少可以跟年世兰持平。妃位也不是不能想想的。

又过了两个月,康熙后宫嫔妃终于安顿好,把后宫给新帝让了出来。太后不配合也惹恼了雍正,雍正直接把十四打发去守皇陵了。太后也不敢再闹了,直接去了寿康宫居住。雍正也不想搭理,慈宁宫不住就不住,主殿一封,其他地方让康熙后妃住进去。

宜修拿着写好的折子去了养心殿。雍正打开一看,真是一言难尽呀!

“年氏为嫔,住钟粹宫。李氏为嫔,住长春宫。曹氏为贵人住储秀宫,齐氏为贵人住景阳宫。耿氏为贵人,居热河行宫。其余皆为常在......”

皇上运气运气再运气,面无表情道:“皇后觉得这合适吗?”

宜修也知道不合适,但是这些日子“主子娘娘”的称呼,给宜修叫的飘了。她没想着真按照折子上的来,就想着她先压一压,到时候最多这些人再升一级,也算合她心意。

“朕是不是还要表扬你没整个答应出来?”皇上这话就重了。

“臣妾......”宜修一脸惶恐。刚飘起来的心,瞬间落到了地上。

“行了,这事朕自有主张。皇后住哪?”皇后这几天派人打扫坤宁宫他是知道的,皇上实在不想跟这个拎不清的皇后废话。只是皇上一下把宜修问懵了。

雍正直接道:“朕住养心殿,不住乾清宫。皇后住景仁宫吧。”

“是,谨遵皇上旨意。”不住坤宁宫的皇后还是皇后吗?宜修不甘心也没办法。但想到景仁宫也是皇上特意为她选的,还是先孝康章皇后住的,也算和她身份,还算满意。

雍正直接让皇后跪安了,想起世兰总是说福晋小家子气,也觉得没说错!只能在心里感慨,宜修不如纯元多矣。

可能这辈子吕盈风没得过什么宠爱,跟前一世的原主差不多。虽然嘴巴还是碎,胆子却小了很多。只守着自己女儿过日子,并不敢抱怨年世兰什么。也就没有年世兰不满,压她位份的事了。

一个月之后,皇上令所有要住的宫殿整修完毕。

养心殿传来旨意:

第一道册封德妃为圣母皇太后。

第二道追封先嫡福晋为纯元皇后。

第三道封福晋乌拉那拉氏为皇后。

第四道封侧福晋年氏为华妃。赐居翊坤宫主殿。

第四道封庶福晋曹氏为温妃。赐居永寿宫主殿。

第五道封侧福晋李氏为齐妃。赐居长春宫主殿。

第六道封庶福晋齐氏为端妃。赐居延庆殿主殿。

第七道封格格耿氏为裕嫔,继续在热河行宫居住。

第八道封格格冯氏为敬嫔,赐居咸福宫主殿。

第十道封格格费氏为丽嫔,赐居启祥宫东配殿。

第十道封乌苏里氏为芳贵人,赐居碎玉轩主殿。

第十一道封格格吕氏为欣贵人,赐居储秀宫东配殿。

芳贵人和欣贵人都对自己的位份不满,可是欣贵人没人搭理,芳贵人脑子比齐妃好点但不多。说是因为她喜欢唱戏,这是皇上安抚她的说法。实际上是年世兰说是碎玉轩有个戏台子,让她可劲唱!东西十二宫是什么地位?碎玉轩是什么地位?皇上也不是喜欢你就要对你不好是为了保护你的渣渣龙!只不过这点小事,依了年世兰的意罢了。

旨意的发放顺序,就默认是各人的地位。年世兰自然是妃位之首。欣贵人有个女儿排位最低,可是真不得皇上待见。不是一宫主位自然不能养育公主,淑和便被送到了公主所。

欣贵人这个人真的是,你说她坏吧,她没干什么坏事。但是你说她好吧,祺贵人一进宫,她就说人家眼角眉梢带着算计。人家还什么都没干呢,你直接这么说真的好吗?别说什么这是欣贵人的后宫生存之道,连女儿都不被重视,一个月只能见一面,位份最低,过的最苦逼。

这是什么生存之道?就算不让皇上喜欢你,也不至于让他讨厌你吧?单说作为一个母亲,原主为了温宜真的是什么都敢做,义无反顾。欣贵人实在没法称之为一个好母亲,反正琴默理解不了。她唯一做对的一件事,就是站队了甄嬛,靠着甄嬛活到了最后。

折腾完册封礼,琴默搬进了永寿宫。永寿宫被皇上重新翻修过,不得不佩服雍正的审美水平,也就比宋徽宗差点。清丽雅致,不落俗套,看着就低调奢华有内涵。

不枉费这些年琴默的努力,这宫殿琴默是非常满意的。至于封号就更满意了,别人可能觉得:德行宽柔曰温;仁良好礼曰温。不过以琴默对皇上的了解,绝对是:“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这可以说这些封号中最为贵重的了。华妃那个棒槌根本不懂,文化水平不高的宜修就更不懂了。估计冯若昭能懂,不过冯若昭可不敢多说。

西配殿由芳晴带着弘旦居住,东配殿由美景带着温宜居住。弘旦六岁就搬走,住西配殿就行。温宜是任务对象,还住的长,自然住更好的东配殿。这边四爷一登基,那边芳晴的家族就彻底投诚了。外祖父连着芳晴的家族姻亲一起努力,永寿宫一大半都是这两家的关系进来的。

永寿宫的掌事姑姑红云就是萨拉氏的姻亲,是芳晴走了苏培盛的路子,进来的。掌事太监是永寿宫原有的掌事太监张德茂,永寿宫已经多年没有宠妃居住,主殿也一直封着,张德茂也不是谁的人。新帝的后宫人少,永寿宫还是旧殿,张德茂一直以为自己要在这养老了!

没想到峰回路转,新帝住养心殿,西六宫的房价瞬间暴涨。永寿宫因着距离,只可能赐给宠妃居住。这可不就来了个有皇子的宠妃嘛!张德茂能混到掌事太监的份上,自然不是蠢的,掌事姑姑直接顶了之前的那个,还走得如今御前大太监的路子,满宫里大多数奴才都是走了门路进来的!自然将自己的情况都交待了清楚,本就没什么可隐瞒的,说不定人家都把自己查了好几遍呢!

琴默也早有准备,说是已经派人去他老家河北,找个跟他血缘最近的子侄带回来准备过继给他,送到他在外的宅子里,免得以后没了香火。再给他找了私塾,送去读书识字。等以后阿哥大了,正好可以帮着阿哥办事。张德茂自然欢喜异常!这份赏赐可是送到了所有太监的心坎里!投诚自是不必多说。

如此张德茂统领永寿宫六个太监,小荀子为副总管太监。掌事姑姑红云统管所有宫女,良辰和美景为一等大宫女,石榴更名为赏心、青禾更名为乐事为二等宫女。剩下四名洒扫宫女有两名不是家里安排的,红云心里有数,一直盯着。

弘旦身边由芳晴当掌事姑姑统领,桃儿去当了一等丫头,另外一个一等丫头,两个二等丫头,四个小太监。这都是皇上亲自安排的人,谁都插不上手,琴默也不行。

温宜身边,调去了美景当掌事姑姑统领,有两个一等宫女,四个二等宫女。除了两个二等宫女是内务府送过来,剩下的都是跟外祖父相熟的人家推荐来的女孩子,是康熙六十年小选进来的新人。另有两个太监,其中一个是张德茂的徒弟小胡子,另一个就是内务府分来的了。不过皇子公主都小,用不太着太监,都暂时归张德茂管着。这几个不知底细的就由红云和张德茂带着良辰和小荀子一起查探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夜色沉沉,永寿宫在沉静中透出一丝雅致的光。灯火未眠,轻纱帐外,芳晴早早遣散了下人,只留下红云在外殿守着。宫门紧闭,谁也不知道,方才一阵轻巧的脚步声,是皇上悄然而至。

琴默刚替自己披好一件浅紫色薄披,坐在暖阁里正捧着书,忽听一声极轻的“曹卿”,抬眸一看,便见雍正已立在门槛外,未着龙袍,只一身藏蓝常服,眉宇间仍未散尽的倦色。

她一惊,立刻起身相迎,低声道:“皇上,您怎地这时候来了?这才登基几日,政务繁多……”琴默是真没想到,刚安顿好永寿宫,皇上会悄悄来看她。难道是媚体丹的作用?

雍正却不答,只将她拉近身边,低声道:“朕对曹卿,甚是想念。”

琴默轻轻垂眸,声音温柔如水:“臣妾方才还在想着皇上太辛苦了呢。”

雍正牵着她的手,在榻边坐下,仔细打量她四周的起居布置,满意地点点头:“永寿宫,是朕一笔一画圈定图纸,连花窗的雕纹、屏风的走向都是朕交待人重新改的。曹卿,可喜欢?”

琴默眼里泛起一丝湿意,轻声道:“臣妾十分欢喜。这宫殿清雅不俗,处处都像是皇上知我心意。臣妾......不曾妄想这份心思。”

雍正抬手替她理了理鬓边发丝,声音一贯低沉清冽,却带着些许的温柔:“你这些年,朕都看在眼里。咱们得六阿哥和温宜也生得聪慧懂事。朕自然不能让你受委屈。”

他语气微顿,眉头却微蹙了一下,“华妃性子骄横,你莫与她起正面冲突。切莫吃亏,朕......怕你受伤。”

琴默听着,喉头微涩,半晌才低声应了:“臣妾明白。臣妾不求风头,只求安稳与皇上长长久久。皇上不必担心,臣妾会护好自己,也护好弘旦与温宜。”

雍正看着她,眼底有一抹说不出口的柔情。半晌,他轻声道:“宫里人多嘴杂,朕不能日日来看你。你有事就派人去找苏培盛。”

琴默眼中泪光闪动,却不肯落下,只紧紧握住他的手,柔声道:“臣妾知道。皇上能来看臣妾一眼,臣妾心里就踏实了。”

夜深风静,两人相依坐在榻边,一盏宫灯映着温润柔光,晃动着影子相叠的轮廓。窗外冷月如洗,帘内却是温情脉脉,柔意缱绻。皇上没有留宿,待了一会就回了养心殿。

琴默没想到,皇上心里这么惦记她,不过琴默有自知之明,应该是平时她伺候的好,加上孩子的加分项,从不让皇上为难,皇上能记着她几分。如此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