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之作,由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取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讲述的是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典范之作。戏剧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其中有许多经典唱段,最著名的是《长亭送别》中的这段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唱词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还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崔莺莺对张生的依依不舍和内心的愁绪,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西厢记》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它被多次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等,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当老太太大姐那宛转悠扬的《西厢记》唱腔在荷花荟群里响起时,光晕闪过,众人眼前就浮现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那画面随着唱词的韵律缓缓展开,满目的秋意就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

放眼望去,金黄的菊花铺满了大地,一片片、一丛丛,仿佛是大地的金色锦缎。西风轻拂,菊花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添了几分秋日的萧瑟。远处的天空,一群大雁正排成“人”字形,向南飞去。它们的叫声在空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在这幅秋景中,崔莺莺和张生从远处缓缓走来。崔莺莺身着一袭淡黄色的长裙,裙摆随风轻轻飘动,显得格外柔美。她的脸上带着一丝忧愁,眼神中满是对张生的不舍。张生则身着一袭青色长衫,手持一卷书,显得文雅而深情。他的眼神中也满是眷恋,不时回头望向崔莺莺。两人来到长亭外,崔莺莺停下脚步,望着张生,心中千般难舍,眼中泪光闪烁。她轻声说道:“张生,此一去,路途遥远,你一定要保重。我等你回来。”张生点了点头,轻声回应:“莺莺,我自会早日归来,与你团聚,你也要保重,等我回来。”

此时,“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唱词飘荡在空中。婉转的唱腔中充满了对张生的深情与不舍。画面中,崔莺莺的眼泪悄然滑落,滴在了地上。张生轻轻握住她的手,眼神中满是温柔与坚定。两人相视而立,久久不语,只让那离愁别绪在秋风中弥漫。

画面延伸中,张生的身影随之逐渐远去,直至彻底消失在远方。崔莺莺独自站在长亭外,目送着他离去。她的身影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孤单,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坚定。

画面渐渐模糊,最终定格在崔莺莺那含泪的双眸上。她的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期待着张生的归来。而那西风、黄花、南飞的大雁,都成了她心中无尽的思念与等待。

当这段唱腔响起,画面出现在荷花荟群里,群友们皆被深深打动。他们在群里分享着自己的感受,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幅秋景之中,感受到了崔莺莺的离愁别绪。

佳音:这段唱腔太美了,仿佛让我看到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离别场景。那种深情和不舍,真的让人感同身受。

明月:是啊,不光词美,唱腔美,意境更美。尤其是今天还看到了画面,更令人沉醉。

雾里看花:而且这段唱词还特别能引发共鸣。秋天的景色本就总是让人感到一丝惆怅,而崔莺莺的离愁别绪,更是让人怅然若失。

今天,老太太大姐这段《西厢记》的唱段,不仅让群友们感受到了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还引发了大家对传统戏曲的热爱。通过讨论和创作,群友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西厢记》中崔莺莺的深情与离愁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