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周,沈念初除了吃饭和洗澡,几乎都留在卧室里看书复习,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餐的地步。
沈父和沈母对女儿的突然改变感到不解,却也支持。
这些日子,温青临每天下班都会给沈念初打电话,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他在电话里情真意切,关心备至。
如果不是多活了一世,沈念初也会被这些花言巧语蒙骗。
婆婆刘芳也给沈念安打了两次电话,寒暄几句就开始打听补习老师的事。
沈念初三言两语便忽悠过去:“妈,今年暑假的补习社特别火爆,我朋友到现在还没有个准话。我已经买了礼物送过去疏通关系,她也说了会尽力帮忙。”
“我知道你心里头很急,可是急也没办法。那个补习社是全港区最好的,多少有钱人都争着把孩子往里面送,竞争很激烈。”
“我把思广和枝儿当亲儿女疼,怎么可能不尽心尽力?。”
……
挂了线,沈母忍不住问道:“初初,别怪妈啰嗦。既然思广和枝儿记在了你的名下,那就好好培养他们,补习班那边要是阿诗说不动,我可以出面。”
“要是钱不够,妈妈也可以帮你。”
之前叶苓诗堂姐难产,是沈母连夜回医院主刀,助母子平安。
有这么一道人情在,应该不会拒绝接收那俩孩子。
“妈,补习社那边的孩子非富则贵,会瞧不起刚从老家来的时光和枝儿。如果因此让他们产生自卑感,我这个当妈咪的也有责任。”
“我对孩子们的要求不高,只要健康平安就好。只要他们足够努力,去不去补习班成绩也不会差。”
沈念初已经想好了应付沈家人的借口。
沈母恍然大悟道:“抱歉,我倒是没有考虑过这一点。补习社那边收的学生,确实是些家境不错的孩子,攀比的风气也严重。”
沈念初抱住沈母的胳膊,撒娇说:“妈,在我小时候里就说过,不要求我平步青云,平安顺遂就好。我把思广和枝儿当亲生儿女,我也会这么要求他们。”
“枝儿的钢琴老师也不找了吗?”沈母摸了摸女儿的额发,宠溺地笑说。
沈念初摇头:“学艺术的都是有钱的人家,我倒是觉得把钱省下来,日后置换大房子好了。现在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一点私人空间也没有。”
温家申请的那个公屋,沈母去过一次,还不如沈家的客厅大。
用木板隔开,也不隔音,生活上诸多不便。
“我家初初长大了,知道规划未来……对了,青临的大嫂什么时候搬走?她跟你们一起住,不合适。”沈母说。
上一辈,沈母也跟沈念初说过同样的话。
那时候她一颗心全扑在温青临的身上,对他的话深信不疑,也没往两人有私情这方面去想。
“妈,大嫂找到工作就会搬出去。她一个寡妇也不容易,我们帮衬她也是应该的。”沈念初垂眸。
“如果有需要尽管跟妈妈说,给你大嫂安排一个斟茶递水的工作,妈可以的。”沈母拍了拍女儿的手背,温柔地说道。
沈念初很庆幸自己拥有开明的父母,尊重自己的选择。
无论任何时候,家人都是她永远的避风港。
这个时候,菲佣走进了客厅:“二小姐,姑爷来了。”
沈念初已经回娘家住了一周了,该来的总会来。
“Mary,你今晚多做一道酱油鸡,姑爷爱吃。”沈念初吩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