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几分钟后,柱子开始炮击!

咚咚咚......

一发发迫击炮弹呼啸着离开炮膛,精准地砸向本子军阵地。

轰隆隆......砰砰砰......

炮火在本子军阵地上肆虐,一处处轻重机枪火力点被精准覆盖。

不得不说,王承柱操控迫击炮的技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多亏了系统提供的这批炮弹,李云龙带领新一团突围的进程大大加快,伤亡情况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轰隆隆......砰砰砰......”

在王承柱的持续炮击下,本子军的重火力阵地全部被摧毁。

李云龙望着阵地上翻涌的炮火,转向战士们高声喊道:

“战士们!一寸山河一寸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杀!让小鬼子有来无回,此战无需优待俘虏,杀!”

“杀!”

战士们此时战意冲天,热血几乎要冲破胸膛。

等王承柱的炮弹全部打完,新一团全体战士在李云龙的带领下,如猛虎下山般向本子军最后一道防线发起冲锋!

“杀啊!”

全军上下士气正旺,一鼓作气向前突进。

失去了重火力支撑的本子军防线迅速瓦解,新一团战士转眼就冲杀到本子军战壕,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李云龙依然勇猛无比,手中的枪械不停地收割着本子军的性命。

对他而言,能用子弹解决的敌人,绝对不动用冷兵器。

不过腰间的唐刀也极为锋利,每一次劈砍都能放倒一名本子军,刀刃始终锋利如新,没有出现丝毫卷刃的情况。

咔嚓!

又一名本子军倒在李云龙的唐刀之下,刀刃上又增添了一抹新的血迹。

张大彪此时也在混战中左劈右砍,手中的砍刀不断撂倒敌人。

砰!

一声枪响过后,一名试图从背后偷袭他的本子军应声倒地。

顺着枪声望去,正是李云龙举枪射击的身影。

看到这一幕,张大彪嘴角闪过一丝笑意,随即再次怒吼着“杀”向敌群。

面对新一团势如破竹的反冲锋,再加上坂田联队指挥部已经被端掉,本子军指挥系统陷入瘫痪,

各部队失去了协调,如同无头苍蝇般乱作一团,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战场彻底变成了混乱的绞肉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惨烈混战,李云龙终于带领新一团突出了重围。

此战新一团损失惨重,伤亡超过半数,兵力减员超过三分之二。

但战绩同样辉煌——不仅击溃了坂田联队,歼灭了半数本子军,还击毙了坂田信哲等一众指挥军官。

“总算突围了!”看着最后一名本子军倒下,李云龙长舒了一口气。

他没想到,穿越后的第一场硬仗就是苍云岭大战,幸好成功击溃了坂田联队,而且新一团的伤亡比预期的要小。

“所谓精锐的坂田联队,也就这样!”

张大彪舔了舔刀上的血迹,整个人还沉浸在战斗的亢奋之中,“还不是被咱们新一团打垮了!”

李云龙沉声说道:“这场胜利是无数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是他们的牺牲铸就了今日的功绩。这里不宜久留,我们必须马上转移。”

“张大彪,命令部队稍作休整、打扫战场,随后迅速撤离!”

“是!”张大彪领命而去。

十分钟后,新一团完成了休整与战场清理,迅速撤离了苍云岭。

经过两小时的急行军,夜幕已经降临,部队基本脱离了危险。

“张大彪,传令部队原地休整!”李云龙下令,“同时加强警戒。”

经历了一整天的激战与急行军,新一团上下早已疲惫不堪,

此时夜幕低垂,正是养精蓄锐的好时机——如果不恢复体力,恐怕难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情。

部队就地休整,警戒哨严密布置,侦察兵也被派往四周探查情况。

半小时后,一名侦察兵匆匆来到李云龙面前汇报:“团长,前方约三公里处发现本子军车队!”

车队?

这可是一块肥肉!

送上门的机会怎么能放过呢?

在战争年代,能调动车队的,要么是后勤运输部门,要么就是本子军高级官员——毕竟只有大人物才配有乘车的待遇。

“狗子,详细说说情况。”

李云龙追问道,“这车队会不会是开往苍云岭的?”

侦察兵狗子答道:

“目前这支本子军车队规模不大,有两辆大卡车和两辆军用摩托车,兵力大约150人,他们正在三公里外的狼牙坡休整,看样子不像运输物资的车队。”

“根据行进路线推测,很可能是前往苍云岭的。”

“既然不是物资运输车,那大概率是一条大鱼。”

李云龙嘴角扬起一抹笑意,“看来老天爷都眷顾咱老李!张大彪,准备战斗!送上门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

“是!”经历了苍云岭一战的张大彪,此刻依然战意十足。

本子军大约150人,李云龙手头现有的战斗力约200人。

留下部分人员照料伤员后,他立刻率部向狼牙坡进发。

狼牙坡地形独特,中间高、四周低,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小高地。

本子军选择在此休整,显然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势优势。

抵达狼牙坡后,李云龙果然看到了本子军车队。

他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敌情,片刻后放下望远镜,眉头紧皱地说:

“这狼牙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旦我们开枪进攻,敌军占据高地优势,我们短期内很难突破防线。”

虹军装备简陋,既没有高炮、榴弹炮,突围时迫击炮也已经用完,在这种高地争夺战中毫无火力优势可言。

不得不说,本子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张大彪也点头附和:“没错,更关键的是,我们不清楚周围是否还有其他本子军部队。

一旦枪响,附近本子军如果闻讯赶来,我们很可能陷入重围。”

“所以,要么速战速决,要么放弃行动。”

李云龙抬头望向坡上的本子军车队,“但对我李云龙来说,送到嘴边的肉哪有吐出去的道理?”

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这才是李云龙的作战准则。

而且凭直觉判断,这支车队里必定有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