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夫君,你说什么?”
正在小口喝粥的刘若烟疑惑地看向他。
朱霖放下碗,看着眼前的三个女人,沉声道:“我有个办法,或许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赚到一笔钱。”
三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他。
“你们知道什么是淘金吗?”朱霖问道。
三人皆是茫然地摇了摇头。她们这些大家闺秀,哪里会知道这些。
朱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科普”。
“所谓的淘金,就是在河里淘洗沙子,把金子从沙子里分离出来。”
他尽量用她们能听懂的语言解释道,“金子,是天底下最重的东西之一。”
“把它和沙子一起放在水里搅动,那些轻的沙子、石子就会被水冲走,而重的金子,就会沉在最底下。”
“我们只要用一个盆或者别的什么容器,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就能把金沙给留下来。”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
“河里......有金子?”
林婉儿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不是所有河里都有。”朱霖笑道,“但我知道,有一个地方,肯定有!”
前世的纪录片里提到过。
明初时期,北平府浑河下游流域,因为地质构造特殊,上游山脉里的一些金矿石,经过千百万年的风化和雨水冲刷,变成了细小的金沙,随着河水被带到了下游,沉积在河床的某些特定位置。
当时就有一个农民,在河边无意中发现了金沙,从而引发了一阵短暂的淘金热。
虽然官府很快介入,将那里划为官矿,但前期的确让不少人发了笔小财。
而现在,是建文元年,这场淘金热还没有开始!
刘若烟有些担忧地问道,“这......这能行吗?万一淘不到呢?”
朱霖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不试试怎么知道!就算淘不到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而万一淘到了,我们接下来一两年的吃穿用度,就全都有了!”
看着朱霖自信的样子,三个女人的心里也燃起了一丝希望。
一直沉默不语的苏青寰,此刻也忍不住开口了。
“你如何确定,那河里一定有金子?”
朱霖看了她一眼,笑了笑:“山人自有妙计。”
他总不能说自己是几百年后看电视知道的吧。
“事不宜迟,我吃完饭就去!”朱霖三两口把碗里的粥喝完,站起身,“你们在家等着,哪儿也别去。现在外面乱,不安全。”
说完,他便开始找工具。
家里一穷二白,自然没有什么专业的淘金盘。
朱霖找了半天,只找到一个豁了口的破木盆,又从墙角拿起一把生了锈的短柄铁锹。
虽然简陋,但也勉强能用。
带着这两样“法宝”,朱霖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家门,向着城外的浑河走去。
浑河,是北平府最大的一条河流。
此刻正值初夏,河水充沛,水流也有些湍急。
朱霖按照地契上的描述,很快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五十亩地。
果然是好地,地势平坦,紧挨着水源,地里的土都是黑油油的,一看就非常肥沃。
但朱霖此刻的心思,完全不在这地里。
他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在河边的浅滩上。
根据纪录片里的说法,金沙最容易沉积的地方,是河道拐弯处的内侧,或者是河床里有大石头的地方。
因为水流在这里会变缓,那些比重大的金沙,就容易沉降下来。
朱霖沿着河岸走了一段,很快就发现了一个绝佳的地点。
那是一处河湾,水流在这里拐了一个柔和的弧度,河床上还有几块巨大的黑色礁石,将水流分成了几股。
就是这里了!
朱霖心中一喜,脱下鞋子,卷起裤腿,拿着铁锹和破木盆就走进了冰凉的河水里。
河水只到他的小腿,但冲击力不小,让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他稳住身形,开始用铁锹费力地挖掘河床底部的泥沙。
他专挑那些大石头后面,水流平缓地方的沙子挖。
那里的沙子颜色更深,夹杂着许多细小的黑色颗粒,这在淘金的行话里,叫“铁砂”。有铁砂的地方,就很有可能有金沙伴生。
一锹,两锹......
他将挖出来的泥沙放进木盆里,足足装了小半盆,才抱着沉甸甸的木盆,走到水流更缓的浅水区。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摇洗。
朱霖半蹲在水里,双手端着木盆,让河水漫过盆沿,然后开始有节奏地晃动起来。
这是一个技术活。
晃动的力道不能太大,否则会把金沙也一起晃出去。也不能太小,否则无法将泥沙和石子分离。
他模仿着电视里看来的样子,让木盆倾斜一个角度,一边画着圈晃动,一边让水流不断地带走表层的泥沙。
很快,盆里的大石子和粗沙就被冲走了,只剩下一些细沙和黑色的铁砂。
朱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更加小心地晃动着木盆,让水流温柔地拂过盆底。
一层层的细沙被带走......
突然!
朱霖的眼睛猛地一亮!
在盆底那一片黑色的铁砂之中,他看到了一点极其微弱,但又无比真切的金色光芒!
是金子!
真的是金子!
尽管那只是一粒比芝麻还要小的金沙,但在朱霖眼中,它却比太阳还要耀眼!
朱霖小心翼翼地将那粒珍贵的金沙用手指拈起来,放进一个随身携带的布袋里。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他的信心顿时爆棚。
他不知疲倦地重复着挖掘、摇洗的动作。
第二盆......
第三盆......
收获越来越多!
虽然大部分都是细小的金沙,但偶尔也能淘到一两片像指甲盖一样大小的金箔。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当太阳开始西斜的时候,朱霖才直起酸痛的腰,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他看了看自己的成果——随身带来的三个布袋,此刻都已经装得鼓鼓囊囊。
他没有时间在这里进行最终的精炼提纯,只能先把这些最精华的沙子带回去,晚上再用更精细的方法处理。
但即便如此,他也能估算出,这几袋沙子里蕴含的金子,至少也有十几二十两!
二十两黄金!
在这大明初年,一两黄金差不多能兑换十两白银,一两白银又能兑换一千文铜钱。
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一年的开销,也不过十两银子左右。
他这一天的收获,就足够他和三个老婆,舒舒服服地过上好久了!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