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兰即使不问李有财,李有财自己心里其实也很清楚。
几个儿子都是他看着长大的,他们究竟是个什么德性,李有财怎么会不知道。
从小到大,几个儿子都被他们给宠坏了,基本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哪怕现在成家了,也没能让他们自力更生起来。
李有财无奈的自我麻痹道:
“可能孩子们成熟晚,说不定过几年就懂事了。”
张秀兰简直都要被李有财的天真给气笑了。
真没想到自己这男人竟然还挺会自我洗脑的。
她端着一杯水,递给李有财,嘴里不悲不喜的说道:
“我说你就不要再给他们找借口了。
这几个儿子就是纯纯的坏种。过去,现在,将来,都指望不上。
不过这个结果,我们也不是没有责任。
若不是我们一味的迁就溺爱,他们也许不会这样。
从今往后,我压根儿不会再关心他们成不成才。
我只想尽我所能教会他们怎么做个人。
至于未来的生活和养老,还是我之前对你说的那些话。
我们得把自己放在首位,把自己照顾好,身体养好。
挣来的钱,我们得先管好自己,做好养老准备。
这些个儿女,养大了自然就飞走了,见不见得到都是个未知数,还谈什么依靠?”
张秀兰越说越激动,靠到李有财身边继续道:
“有财,我都想好了。
这几年,你一定要死死的抓住玻璃厂的工作,尽可能多干几年。
而我也好好盘算一下接下的生计。
这些孩子,能过就过,不过咱们就分家,让他们自生自灭。
我听村里很多人说上头9有风声,政府很快就对农民有政策扶持,养蚕养猪都有补贴。
我改天好好去村里打听一下,寻一点儿致富的路子。
养儿不妨老,致富更得靠我们自己。”
张秀兰一边说着,一边畅想着未来,眼里尽是希望。
李有财看张秀兰这么有干劲,也不自觉的跟着激动起来。
“秀兰,我听你的。
孩子们大了,我们管不动了。
还是先安顿好我们自己才是上策。”
见李有财开了窍,张秀兰更加无所顾忌了。
因为李有财生日当天的闹剧,最近家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相当的紧张。
徐金桂卖力表演了这么长时间,竟然一丁点儿都没打动公公婆婆,她心里实在膈应得慌。
再加上老二,老三也凑在家里碍眼,徐金桂一咬牙,直接拉上儿子李宝兴回了娘家。
李国平虽然不想和妻儿分开,但是却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最后也只能由着她们去。
而李国安两口子因为找爸妈要钱被老三要补课费给打岔了,心情也是十分沮丧。
最后,两口子不情不愿的掏出自己的积蓄交了拜师费,买缝纫机的事情暂时搁置下来,不过孙玉香也算是找到了事情干,白天大多数时间也不在家。
这些事情虽然暂时平息了,但是余震却不断。
徐金桂大着肚子,拉着孩子回了娘家以后,老妈周兰花又是一顿急火攻心。
她不仅是对女儿恨铁不成钢,还对张秀兰更加的仇恨。
看着徐金桂越来越大的肚子,周兰花挑唆道:
“闺女,你这样在李家窝囊着,什么时候才是个出头之日啊?
早都给你说了,要一鼓作气把你婆婆的气焰给压下去,否则以后你们可没好日子过。”
徐金桂听着老妈的唠叨,一脸无奈。
“妈,你说的轻巧,上次你们不是都见识到了吗?
我婆婆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突然之间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要是以前,我说东,她不敢往西,我说吃面,他不敢下米。
如今倒好,她不仅开始和我们斤斤计较,还处处不给支持。
我都不知道接下来日子该怎么过了。”
周兰花脑瓜子一转,突然就有了一个妙计。
“闺女,这做老人的,最怕的就是生老病死。
一旦儿女不管她,再硬的嘴都得软下来。
你回去好好找你家里兄弟妯娌谈一谈,商量一下怎么整治整治你婆婆。
哪怕得不到她的支持,也得把她口袋里的钱给挖出来。
这样你们分了家也不至于白手起家不是?”
不得不说,这周兰花出的馊主意,还真就击中了徐金桂的心眼子。
她仔细一盘算,还真就像她妈说的那样。
家里这些年吃穿都很节约,自己公婆不可能没有存款。
反正现在在李家过啃老日子肯定是不太现实了,不如想办法捞一笔钱自立门户。
打定主意,徐金桂在娘家住了四五天,就又拉着儿子回了李家。
夜里,徐金桂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国平。
李国平因为工作名额的事,正和张秀兰置气,听媳妇儿这么一说,竟然也动了心。
“媳妇儿,你说得对。
与其跟在爸妈身边忍气吞声的过日子,咱们不如分了家,自己过。
我爸妈私房钱应该有不少,我们想办法套一点出来,去买个工作。”
夫妻二人打定了主意,便开始盘算怎么找个由头提出分家。
跟老大家不一样的是,老二李国安倒是从来没想过分家。
他的记忆还停留在爹妈对他们百依百顺的日子里。
这段时间张秀兰性情大变,李国安始终相信是老妈暂时的情绪波动。
等张秀兰想明白了,自然还会像从前那样对他们。
而且上次李有财过生日的时候,大哥家都说得那么明白了,爸妈都没把工作交出来,让李国安有一种错觉,这工作恐怕是有机会落到自己头上的。
基于这些种种揣测,老二李国安和媳妇儿孙玉香商量后,决定反其道而行。
大哥家要闹事要叛逆,他们就表演一个简单听话照做。
相比两个哥哥的一堆花花肠子,老三李国平想法就简单粗暴多了。
他的心里已经认定自己是人中龙凤,只要给他机会读书深造,他必定可以出人头地。
只要他未来有了出息,就可以彻彻底底的和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家人划清界限。
关于自己的补习费用,李国庆并不打算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