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长生诀之妙,天地之理寓于其中,众人皆知。
曾疑战神图录何以凌驾长生诀之上,未料长生诀竟是战神图录的缩略!
“难以置信,长生诀,大隋四大奇书之一,竟是战神图录的简化!”
“难怪,即便长生诀蕴含天地至理,仍未能登顶,原来如此!”
“战神图录之神异,可见一斑,简化版已如此逆天,真图又该何等强大?”
众人惊叹,战神图录的一点简化,便能铸就长生诀之威。
战神图录之神秘,超乎众人想象!
苏言轻笑:“战神图录的魅力不止于此,大隋四大奇书中,其余三本皆与战神图录有着不解之缘!”
此言一出,众人疑惑更甚,既长生诀源于战神图录,难道其余二本亦如此?
念及此,众人再度震撼。
若真如此,战神图录无疑是神州大陆的至高瑰宝!
此时,包间内的绾绾闻苏言之言,亦心生好奇。
她问:“苏先生,你是说大隋四大奇书后三部皆与战神图录有关?”
苏言颔首:“非完全衍生,但关系密切。”
绾绾追问:“天魔策为魔门秘术,长生诀乃道家之法,它们怎会有关联?”
“战神图录再奇,也不可能联结两种截然相反之法门吧?”
绾绾之言,亦道出众人心声。
苏言微笑,不急不缓,品了口茶后继续:“西汉时,第一代邪帝谢眺于《魔道随想录》中提及《战神图录》,且创《道心种魔 ** 》。”
随后,苏言向众人阐述了《道心种魔 ** 》与《魔道随想录》的奥秘。
《道心种魔 ** 》,天魔策中最深奥一卷,亦称种玉功、种魔诀,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入魔,下卷修魔,为邪极宗镇宗之宝,历代宗主所持。
《魔道随想录》乃天魔策之一篇章。
言及《魔道随想录》,苏言转述正题:“此书提及,《战神图录》出身神秘,缥缈难寻,远胜于世之绝顶武学。”
“若得修炼,必能成就骇世武功,震撼乾坤。”
众人凝神倾听,对这门神功之源流满心好奇。
苏言虽详尽阐述,众人仍感困惑,毕竟此等奇闻前所未闻,一时难以消化亦属常理。
“《战神图录》含七七四十九式,每式威力无边,常人难御。
最甚者,乃其终式——《破碎虚空》。”
“相传,此终式可触及天地奥秘。”
闻苏言之言,众人若有所思,亦不禁心惊。
“此终式惊人,竟能揭露天地之秘?”
“岂不是说,修炼至终式,即可窥探天地之秘?”
“太过离奇,连神州大陆之天地奥秘都能触及,战神图录之威真是超乎想象!”
众人惊叹,虽感意外,细想之下又觉合理。
毕竟,与之相关的长生诀亦含天地至理,战神图录能触天地之秘,似乎也不足奇。
此时,众人及绾绾皆明了苏言所言天魔策与战神图录之关联。
原来,天魔策中早有记载。
绾绾好奇问:“苏先生,慈航静斋与战神图录又有何干系?我魔门天魔策与战神图录有关,尚能理解,但慈航静斋乃正道,他们又有何联系?”
苏言微笑,徐徐道来:“且听我言。
慈航静斋始祖地尼,曾览魔门《魔道随想录》。”
绾绾闻言,心生疑惑:“慈航剑典与我魔道势如水火,她怎能见到《魔道随想录》?”
在她记忆中,魔道与慈航静斋一直是敌对关系,更别提能触及对方至宝。
苏言释疑:“这并不奇怪。
地尼多年前与第一代邪帝谢眺相爱,正是从谢眺处得见《魔道随想录》,从而知晓战神图录之秘。”
众人闻言,大惊。
原来不仅现今魔道众人与慈航剑典有纠葛,就连第一代魔帝亦是如此。
这也解开了地尼为何知晓此事之谜。
苏言续道:“地尼还发现,慈航剑典或受《破碎虚空》影响。”
“仙胎与魔种,虽极端对立,却同源共生!”
“地尼自天魔策中悟得真谛,创出道胎与死关之法。”
“正因如此,我才说这三部奇书与战神图录紧密相连。”
闻此,众人顿时明了。
天魔策隐藏着战神图录的秘密,或许它本身就是战神图录的一部分,慈航静斋的创始人地尼从天魔策中获得启示,创造了独特的武学。
这岂不是间接来源于战神图录?
大隋的人们听闻苏言的叙述,面露惊讶。
他们未曾料到魔门与慈航静斋间竟有如此隐秘的关联。
“魔门与慈航静斋的渊源如此之深,早在远古时期便已有纠葛。”
“第一代魔帝与慈航静斋始祖曾相爱,为何后来两派却如同水火不容?”
“此事虽奇,但也寻常,岁月漫长,谁能铭记先祖的往事?”
众人纷纷议论。
大隋的人对两派的历史渊源略知一二,但对更久远的历史则知之甚少。
他们所熟知的,不过是魔道石之轩、祝玉妍与慈航静斋碧秀心之间的爱恨纠葛。
未曾想到,远古时代的第一代魔帝与慈航静斋始祖已有深情厚谊。
陆小凤在此已逗留多日,本想游历江湖,但听了苏言关于长生之道的讲述后,便流连忘返。
他自认为世事洞明,但与苏言相比,自感逊色。
苏言所述之事,他闻所未闻,感慨万千。
“魔门与慈航静斋争斗多年,恩怨如此之深。”
陆小凤江湖经验丰富,性情豪爽,好管闲事,他在江湖中广交好友,与各门派高手交情甚笃。
因此,他对魔门与慈航静斋的历史渊源也有所了解,如今更是感慨万分。
花满楼缓缓说道:“若追溯至远古,世间各大门派之间,都有着深厚的渊源。”
陆小凤点头赞同,世间的爱恨情仇本就难以说清,原本血海深仇的两派,或许也会因各种原因结缘。
众人热议之时,魔门的绾绾却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她并非因魔帝与慈航静斋始祖的爱情故事而烦恼,魔门中的石之轩与碧秀心也有类似过往,她对此已习以为常。
她关注的是,苏言提到慈航静斋始祖通过研读《天魔策》中的《魔道随想录》,领悟了道胎与死关之法。
此外,四大奇书中的三部都与《战神图录》紧密相关,那么其余三部是否也有联系?
若慈航静斋始祖能从《天魔策》中获得启示,他们魔门是否也能通过《慈航剑典》有所领悟?
《天魔策》本就残缺,这也是魔门衰败的缘由。
原本十二卷的天魔策,因几百年前江湖对魔门的严厉打击而散落遗失。
由于天魔策的残缺,魔门高手难以修炼至巅峰。
多年间,无人再能触及前任魔帝的修为,这亦是他们被慈航静斋压制之因。
慈航静斋的《慈航剑典》同为四大奇书,威能赫赫,相比之下,修炼不完整的天魔策的魔门中人自然落于下风。
若能补全天魔策的缺失,魔门或许能摆脱慈航静斋的束缚。
思及此,绾绾决定直接向苏言求解。
苏言对四大奇书有着深厚的认知,甚至掌握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他或许知晓天魔策缺失部分的下落。
于是,绾绾转向苏言,谦卑询问:“苏先生,身为大隋魔门中人,我有些疑惑望先生解答。”
苏言似乎对魔门有所了解,且正谈论四大奇书,绾绾猜测他或许正为此而来。
她认真回答:“苏先生洞察秋毫,我魔门现受多方打压,唯有寻回天魔策的缺失,方能重振雄风。”
苏言的敏锐让绾绾心生敬佩。
此言一出,周围的江湖人士皆停下交谈,热切的目光聚焦于她。
“没想到魔门中人竟也在此,若能补全天魔策,魔门天才或许能步入超凡入圣之境!”
“苏先生定知天魔策缺失之处吧?”
“自然,苏先生博古通今,怎会不知天魔策?看来大隋魔门即将复兴!”
众人议论纷纷,对绾绾投以艳羡的目光。
天魔策在苏言眼中是破碎虚空、达成长生的神功,若能补全,魔门问鼎江湖之巅指日可待。
又有人道:“魔门本就实力强大,即便天魔策残缺,在江湖中的地位亦不容小觑。”
“四大奇书果然名不虚传,即便残缺,亦威力无边!”众人附和。
天魔策虽残,却未减魔门之威,仅凭这残缺之功,魔门实力已不逊于其他超级宗门,甚至更胜一筹。
由此可见,天魔策之威,残缺之下仍惊世骇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