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绝境逢生,破局之思
建安十三年,荆州,襄阳城。
刘谌悠悠转醒,只觉头痛欲裂,脑海中无数陌生的记忆如潮水般翻涌。他缓缓睁开双眼,入目是破旧的房梁与满是灰尘的蛛网,身下是冰冷潮湿的稻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臭与霉味混合的刺鼻气息。
“我……这是在哪里?”刘谌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干涩。还未等他理清思绪,原主的记忆便如决堤的洪水般向他袭来。
原来,他如今身处的是荆州牧刘表府邸的柴房。而他,并非真正的刘谌,而是来自千年之后的灵魂穿越至此,附身到了这位汉室宗亲的身上。此时的刘谌,生母早亡,嫡母蔡氏掌权,对他这个庶子向来不闻不问,甚至多有苛待。
更糟糕的是,他的庶兄刘琮,在蔡氏的纵容下,与襄阳城的县丞暗中勾结,觊觎他从生父那里继承的一处封地。那封地虽不大,却土地肥沃,且地处交通要道,极具战略价值。刘琮为了得到封地,设计将刘谌骗入柴房并锁了起来,企图就此将他困死,然后伪造一份遗书,顺理成章地夺取封地。
“真是好狠的心肠!”刘谌忍不住咬牙切齿,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与不甘。在原本的世界,他熟读历史,知晓三国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各方势力勾心斗角,权谋纷争不断。却没想到,自己刚穿越过来,就陷入了如此绝境。
刘谌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深知,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慌乱无济于事。他开始仔细梳理原主的记忆,试图从中找到一丝转机。原主虽是庶子,但生性善良,喜好结交贤能之士,平日里对一些寒门学子多有资助,在荆州城内也颇有些薄名。
“难道,我的机会就在这些人身上?”刘谌暗自思忖,目光坚定起来。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刘琮随时可能动手,自己必须尽快想出破局之法,否则,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柴房内光线昏暗,刘谌坐在稻草上,眉头紧锁,大脑飞速运转,一场与命运的博弈,在这小小的柴房内悄然拉开帷幕。
昏暗的柴房里,刘谌席地而坐,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凭借着自身的学识与冷静的头脑,开始分析当前的局势。
“刘琮与县丞勾结,想必已在暗处布下诸多手段,想要直接脱困去找父亲或是其他能主持公道之人,怕是难如登天。”刘谌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地上随意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土上写写画画。
从原主的记忆可知,荆州牧刘表如今虽未对刘琮的恶行有所察觉,但他生性多疑,对权力把控极严,绝不容许他人私自侵吞封地这种破坏荆州内部稳定的事情发生。可问题在于,刘谌如今被困柴房,根本无法接近刘表,也不知该如何将刘琮的阴谋告知于他。
“若能让父亲知晓刘琮的阴谋,凭借父亲的手段,刘琮必然难以得逞。可怎样才能将消息传递出去呢?”刘谌喃喃自语,手中的树枝在泥土上划出一道道凌乱的痕迹。
刘谌又想到,自己在荆州并无多少真正的心腹力量,那些平日里与他交好的人,此刻也不知是否已被刘琮监视。贸然联系,很可能会打草惊蛇,让刘琮提前对自己下杀手。
“不能轻举妄动,每一步都必须谨慎。”刘谌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思绪更加清晰。他意识到,破局的关键在于找到一股能够信任且有能力帮助自己的力量,这股力量既要能避开刘琮的耳目,又要能接近刘表,将真相告知于他。
突然,刘谌眼前一亮,他想起原主记忆中那些曾经资助过的郡学寒生。这些寒生大多出身贫寒,却心怀壮志,对原主的资助感恩戴德。而且他们身份低微,平日里不被刘琮等人放在眼里,或许可以成为自己破局的关键。
“对,就是他们!”刘谌握紧手中的树枝,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与决绝。只要能与这些寒生取得联系,凭借他们对自己的忠诚,或许就能将消息传递出去,进而揭露刘琮的阴谋,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但紧接着,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他面前,如何在这柴房之中,设法向外界传递消息,找到那些寒生呢?柴房四周封闭,只有一扇小小的窗户,离地足有两人多高,且窗户上还钉着几根粗实的木条,想要从窗户逃脱或是传递消息,谈何容易。
刘谌站起身来,在柴房内踱步,目光在四周的墙壁、窗户以及那扇紧闭的门上不断扫过,苦苦思索着传递消息的办法。每走一步,稻草便在脚下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在为他焦急的心情打着节拍。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刘谌额头上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