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赚钱这件事,并非要一味学习各种繁杂知识,关键在于弄懂其底层原理。赚钱的核心原理,就是把自身擅长之事做到极致。

就拿听歌软件来说,我们如同软件中的商家。那钱从哪来?是客户主动选择我们。为啥客户会选我们?因为我们在自身业务上做到了极致。比如我是歌手要卖歌,要是只琢磨怎么卖出去,这很难。换种思路,若我是悲情歌手,就一门心思把歌唱得更悲。毕竟总有处于悲情状态的客户,当他们悲到一定程度,想听悲情歌曲时,就会点我的歌。这道理就是,只要将手头业务钻研到极致,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无需过度纠结其他。

再比如老师,如果最擅长教数学解题,就无需想着掌握社会上所有知识。既然擅长数学,就把教数学的本事练到炉火纯青。因为总会有学生找你补数学,只要能力足够出色,学生自然会来。

就像讲情感故事,永远别只盯着补短板,而要着重优化强项。比如谈恋爱,要是腿长,就把腿长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要是眼睛好看,就突出眼睛的魅力。可多数人却在补短板,最后变得泯然众人,成了大众脸或者网红脸,看似完美却没了特色。

我再拿自己举例,假如我讲的内容有个德国朋友想听,难道我要为他学德语?又来个法国客户,难道还要学法语?做买卖的人,无论是老板还是销售(老板本质也是企业最大的销售),想要变现,不能只盯着焦虑的人。初期做销售,可能会找焦虑的客户,但到后期,要找不焦虑的客户。为啥呢?焦虑的人并非只对某件事焦虑,而是对所有事都焦虑。我们卖认知产品,就以为找我们的客户只在认知方面焦虑,这太片面。这类焦虑的人,做饭、出行、运动等方方面面都焦虑。为啥会焦虑?因为他们不行动,没有执行力。但凡有点行动能力,就不会如此焦虑。所以焦虑的人等于不行动、没执行力的人。而这类人不该是我们的客户,收了他们的钱,后续麻烦不断。因为他们不行动就拿不到结果,比如卖保健方法,告诉他们要早起早睡、戒烟戒酒,他们花了钱却做不到,最后生病就会说你是骗子。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缺乏执行力,懒人意识不到自己懒,无知的人意识不到自己无知,没人会主动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只会指责别人,不会反思自己。

所以,别做穷人的生意。穷人总是外求,不想吃苦,老想找捷径。给他们有用的方法,他们却做不到,就像嫌中药苦不吃,只想吃甜甜的小药丸还能解决问题。这就是低认知群体,他们不想吃一点苦,遇到困难就躲,一辈子都在躲避,却还觉得自己经历丰富,和强者的经历完全不是一回事。不想苦一辈子,就得在某个阶段忍受阵痛。吃不了苦的人永远逃离不了苦海。就像不想学游泳只想拿救生圈,可救生圈总有漏气的时候,只有学会游泳才是关键。穷人就一直在找救生圈,总说着“帮帮我吧,我挺难的”。所有人都只能陪你、帮你一阵子,不可能帮你一辈子,只能靠自己。经历过才知道“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靠得住。“身不苦,福禄不厚,心不苦,智慧不开”,熬得住涅槃之苦,才能有重生之美。

就像做抖音,有人问能不能不学剪辑就涨粉丝,能不能不直播就变现。可以花大价钱请人代劳,前提是你花得起。啥都不想干又想得到成果,这不可能。我肯定不会把自己的账号给爸妈,就像不会把企业轻易交给别人,世上没有捷径可走。

再说说育人。很多人不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孩子就像小猴子,通过父母来到世上,但不是为父母而来。比如修了公路、造了桥,车因路和桥而来,却不是因为修路造桥的人。孩子小时候哭闹要吃的,依靠父母是因为只认识父母。长大后,认识了世界和更多人,就不再只依赖父母。除非父母一直很强大,比如像李嘉诚,孩子可能就不会离开。对于成不了李嘉诚的父母,能给予孩子的只有爱和抚养。但99.9%的父母,除了这两点,还想强制给孩子灌输思想,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如果希望孩子有出息,就得让他们走一条父母没走过的路,不然大概率不会超过父母。所以,孩子有自己的路,父母有自己的路,不要相互捆绑,任何捆绑都是无知和错误的。

在做产品合作这两年,我也总结出经验。对方处于0到0.1的阶段,我却讲到10,这是错的。应该根据对方所处阶段说话,多说反而成障碍。后来我明白,教育其实是一种陪伴,就像爬山,孩子爬到某个阶段遇到问题,旁边有人能咨询,这才有用。而不是像我之前一些错误的咨询方式。真正帮你的人没废话,同理,真害你的人也不多言。对自己好的人不会讨价还价谈条件,真想合作的人不会画饼。不要和不重要的人计较重要的事,也不要和重要的人计较不重要的事。育人、教育别人本质是傻子的行为模式,聪明人通过观察筛选,再判断是否合作。

线下见面,不付费不见面,这是真理。和不付费的人沟通重要信息是浪费时间,他们不会当回事。付出是前提,先买单再干活,别和不买单的人有链接,否则最后人财两空,就像贱卖自己。你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符合富人,富人就会成为你的客户;符合穷人,穷人就会买单。穷人全方位有问题,他们不懂交换和交易,只知道索取帮助。因为兜里没钱,就陷入死循环,认为世界可以白嫖,不花钱就能得到。越穷的人到最后甚至会勒索、要挟,理直气壮。这个群体上岸后,可能会恨你、歧视你、搞你,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本来就行,不需要你,还认为你骗了他们,让他们花钱知道了简单道理,却不知这是别人十几年的经验。所以,永远别和这个群体打交道。

在社会中,人越往后走,赚钱能力的价值越凸显。年轻时还有情感价值、蛋白质价值,越往后就只剩金钱价值。有些人一辈子不知道为什么要赚钱,也不知道什么叫责任,可他们反而幸福。赚钱的人活得太清醒,所以命苦。比如五一、十一假期,有人开心出游,春天去山上看树开花拍照,而赚钱的人没这个时间,他们不认为这些有价值。赚钱的人就像在养不赚钱的人,老板承受的压力和员工不同。就像合作伙伴分成,有人觉得对方赚得多自己被骗,却没看到出了事谁扛,公司成本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