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能占你便宜的人,其实段位高不到哪去——说白了,你们水平大差不差,是一类人。这种人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强链接”。在社会上只要和谁绑得太紧,不管是父母、爱人还是孩子,早晚要倒霉。君子之交淡如水,和所有人保持等距离,你才没弱点。你想想,要是和谁走得太近,对方知道你的软肋,哪天闹了矛盾,这些软肋就可能变成刺向你的刀;要是总被亲情、爱情捆住,想做事时总有人拖后腿,哪还有精力往前跑?

有句扎心的话得说:总说“为你好”的人,往往是弱者。他们不是真为你着想,是想占用你的时间、精力,甚至你的想法。你要是清醒又独立,谁都不见、谁都不接触,反而是对自己最有力的保护。那些天天在家待不住,总想着往外跑的人,内心多半是乱的——他们只是年龄长了,根本没成熟。就像有些中年人,看着满脸沧桑,一遇到事就慌,总想着“找人商量”,其实就是没学会自己扛事,得靠别人的关注才能站稳。

你得知道:当你对别人有价值时,想从你这捞免费好处的人,是没底线的。所以别轻易对任何人好,这不是不善良,是懂人性。人性就是这样:免费得到的东西,永远不会珍惜。就像去米其林餐厅,150块的菜觉得不香,花1500块买一道,哪怕吃不饱,也觉得“值”;线下咨询也是,免费聊半小时的人,转头就把你说的话忘在脑后;花了几千块约的咨询,会拿着本子记,甚至反复追问细节——这就是“付费才上心”的道理。

这背后藏着个规律:不付费,就不觉得“爽”。领免费鸡蛋的人,不会念你的好;花9.9块买课的人,会觉得你不值钱。搞钱的思维都是相通的——对方越付费,你越值钱。这话乍一听像歪理,其实是人性的真相:没付出代价的东西,谁都不会当回事。

穷人总喜欢“唯心”——相信“感情能当饭吃”“真心能换真心”;富人更信“唯物”——只认实实在在的价值和交换。唯心的人听不得唯物的话,觉得你破坏了他的幻想;唯物的人看不上唯心的人,觉得那是智力没开窍。

就像做饭:食材新鲜,简单调味就香;食材不新鲜,才需要用重调料压味。对傻子讲道理,得说“大道理”“宇宙观”,他才听得进去;对聪明人说话,直接落地、讲真话就行——傻子听不懂简单的话,才需要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撑着。

你要是轻易对人好,就像把新鲜食材免费给人——对方要么觉得“不值钱”,要么得寸进尺,想再要更多。反而是明码标价,让人付费换价值,对方才会重视:花了钱,他才会认真看你的课;付了费,他才会记着你的好。这不是冷漠,是懂分寸。人性本就如此:付出越少,越不知感恩;代价越高,越觉得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