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阿梨应该做的,太后娘娘谬赞了。”姜梨被夸。
姜涛与有荣光,但又仿佛不想姜梨被过于夸奖:“这孩子从出生便住在庄子上。”
“不懂规矩也不怎么懂事, 日后家中定会好好的教她规矩。”
姜涛故意败坏姜梨名声。
胡氏是个眼皮子浅的,见状,也跟着说:
“是啊,阿梨不懂事, 日后家中一定会好好的教导她”
省得她再出去惹事,给家中招祸。
“侯爷,侯夫人,太后娘娘夸姜大姑娘是有福之人。”
建宁侯夫妇的嘴脸,武正祥见识到了。
但这到底是姜家的家事,他没办法插手, 可姜梨生了那样一副容貌。
不帮着说话,他总觉得做的不对:“不仅太后娘娘,就连太子殿下,都夸大姑娘勇敢。”
太子应该是这个意思, 反正他听到了,也没撒谎。
至于太子心里怎么想,他就管不着了。
“是。”胡氏一噎,却还未曾打消压姜梨的念头:
“待鸢儿好了,便叫他们姐妹进宫叩谢太后娘娘赏赐。”
姜梨刚回京,不懂规矩也不懂事,万一冲撞了贵人,就不好了。
还是让鸢儿多提点着她。
“太后娘娘喜欢清净,再说了,无召不得进宫。”武正祥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他眼神古怪,心道胡氏出身胡家,从小便是贵女。
怎么如今这么蠢了,居然能当着他的面说出这番话。
太后是什么人,那是姜鸢想去见就能见的?
怎么着太后召见姜梨,姜鸢的病要是好不了,姜梨也不能进宫?
“既然大姑娘已经平安归家,杂家便先回宫像太后娘娘复命了。”
时间差不多了,武正祥得离开了。
又看向魏瞻:“裕王殿下,杂家送殿下回宫。”
言外之意是,太后要见魏瞻。
见了面后,肯定会问他跟姜鸢之间的事,毕竟如今整个建康城都传的沸沸扬扬的。
“嗯。”魏瞻不舍得离开。
但太后召见,他不敢不从。
临走前,跟姜鸢含情脉脉的用眼神交流。
虽有克制,但还是被武正祥看穿了:“殿下知恩图报是好事,但姜二姑娘毕竟未出格。”
听闻当时在围猎场上姜鸢跟魏瞻同乘一匹马。
未婚男女,举止亲密,姜鸢又给魏瞻挡箭,任由他们怎么解释。
说没私情,谁能信?
“本王自会像皇祖母解释。”魏瞻抿唇。
武正祥又说:“面见太后娘娘前,殿下只怕得先见陛下。”
姜鸢中箭,虽说是替魏瞻挡的,他一时情急,只想保下姜鸢性命。
可到底忘了,南场当时还有那么多人,皇帝也在。
他这是将自己的父亲跟下属全都丢下了。
如此,才引得京都中人议论纷纷。
“多谢武总管提醒。”魏瞻的脸忽的白了一分。
姜涛跟姜鸢听着武正祥的话,脸色也霎那间变的难看。
魏瞻喜欢姜鸢,但他是王爷,重女色超过其他任何东西,那就是色令昏庸。
“殿下,请。”武正祥是太后的人。
魏瞻失态,他必然不会跟着着急,而是坐等看热闹。
“下官送殿下、送武总管。”姜涛引路,亲自送他们出去。
姜鸢坐在床榻上,不知是因为受伤还是因为刚刚武正祥的话,脸色格外难看。
胡氏心疼:“鸢儿,是不是伤口还在痛。”
“没事的,母亲在这里,你不会有危险。”
胡氏满脸慈爱,说话时的语气都会下意识的带着轻哄。
姜鸢心中着急,不好跟胡氏直接说,余光撇着姜梨,意有所指:
“母亲,我已经没事,您跟大哥还有大姐姐都累了,回去休息吧。”
“二妹妹,你受了这么严重的伤,我们担心你,守着你才能安心。”
姜鸢想支走姜梨,姜梨怎么肯走。
不仅不肯走,还要搬进绛云院:“我今日就住在这里,与二妹妹一起。”
“直到二妹妹情况好转,我才能安心。二妹妹放心,这院子这么大,能容下咱们两个。”
姜梨笑的得体,主动去拉姜鸢的手:“二妹妹也不必有心理负担。”
“刚刚武总管的话你别放在心里,他肯定不是觉得二妹妹是养女,住在这院子中不合适。”
本就是不配的,这是她的院子,凭什么让给姜鸢。
上辈子姜鸢假死后,胡氏一直念着她,说什么也不肯让姜梨搬进来。
哪怕老夫人施压,胡氏也没退让。
反而还让众人觉得都是因为姜梨,这才弄的老夫人跟胡氏婆媳关系破裂。
“阿梨,你不必时刻提醒母亲,甚至还歪曲武总管的意思。”胡氏不开心。
觉得姜梨心中充满了怨气,处处想跟姜鸢争。
“母亲误会我了,难道母亲忘记,太后娘娘年少进宫时发生的事了么。”
太后出身自名门孙家,父亲是孙家家主孙沛,母亲乃是汉广姚家贵女。
除了有姚氏生下的一儿一女,孙沛还有个庶女,名为孙燕。
孙沛宠溺孙燕,皇室选妃,孙沛将孙燕跟太后一起送进了宫,入宫后,孙燕多次对太后无礼。
后又因勾引皇帝,差点连累孙太后一同被处死,孙太后对孙燕深恶痛绝,自那以后,对嫡庶之分尤为敏感。
“鸢儿的身份不同。”胡氏心中犹豫,却嘴硬的很。
“是啊,鸢儿妹妹可不是庶女。”姜梨笑的更甜了。
姜颂觉得她恶心透了,叱责:“鸢儿从小就一直住在绛云院。”
“所以我没让二妹妹立马搬出去,她身上有伤。”姜梨继续笑:
“刚刚武总管还说我是个有福之人。”
“二妹妹病重,她与我住在一起,以我的福气,定能庇护二妹妹的。”
说着,又一脸感慨:“刚刚二妹妹明明都要死了,是我带回来了紫金丸,二妹妹才活了。”
“太后娘娘说的果真没错,我有福气。”
才不是什么不祥之人。
从此后,这侯府但凡有谁传出她不祥、是灾星这样的话。
都会以忤逆太后、对太后有疑为由,被重重的责罚。
“鸢儿身上有伤,你何故与她挤。”胡氏嫌弃姜梨。
她怕姜梨笨手笨脚,会让姜鸢伤上加伤。
姜梨看到她眼底的嫌弃,摇摇头,纠正道:“母亲,这院子很大,二妹妹不会挤到我。”
自她回府,胡氏便一直让她住在香璃园。
似乎是觉得香璃园的名字很衬姜梨,阿梨阿梨,生下来便该是与她分离的。
这样就不会继续再克她,祸害姜家。
“你够了!你从出生就害的母亲生病,落下了脚坡的病根,你可知这些年母亲为了治病,吃了多少苦。”
姜梨不退让,让姜颂跟姜誉无比恼怒。
他们搬出姜梨灾星名头:
“若非鸢儿这些年陪着母亲,照顾母亲,替你赎罪,你早就罪孽深重,不配活着了!”
“大哥二哥,太后娘娘说我是有福之人,不是不祥之人,也不是灾星。”
姜梨不理会,也不上钩。
只是搬出太后着重强调。
从今日起,谁也不能说她是灾星,说她不吉利。
否则便是冲撞太后。
她的名声,她自己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