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凉州道。

某处偏僻的地下宫殿!

此时,四周的虚空中一朵朵金色奇异莲花浮现,绽放出迷离璀璨的光芒。

而在中央,则是盘膝打坐着一道身影。

这道身影是一名女子,约莫在二十来岁左右,容貌清丽脱俗,肌肤胜雪,宛若一朵盛开的鲜花。

她虽然闭着眼睛,却仍旧掩盖不住她那出尘绝艳的容颜!

不仅如此。

她周身流转出玄奥莫测的气息,隐约之中,似乎和整个天地产生共鸣。

“启禀圣母,长安急报!”

“新帝已经登基,红莲的命牌也已经破碎,计划……失败了!”

这时,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单膝跪地,沉声说道。

白莲圣母闻言,睫毛轻颤,随后缓缓睁开美眸。

刹那间。

整座宫殿仿佛化成了汪洋大海,一股恐怖至极的威压弥漫开来,充斥着四周。

中年男子只觉得呼吸凝滞,浑身僵硬,甚至连身体都动弹不得。

“失败了吗?”

白莲圣母低头低吟一句。

她并未发怒,也没有责备中年男子,只是微微摇了摇头,似乎有些惋惜。

良久。

她才抬起头来。

“罢了!”

“既然计划失败,那便撤回长安附近的暗子,免得被大唐有所察觉!”

“对了,你去告诉吐蕃国王,让他把东西都送过来,不然的话……我白莲教的手段他是知道的!”

“是!”

中年男子神情恭敬,当即退了下去。

他离开以后,整座大殿内又恢复了平静。

只有白莲圣母还端坐于原地。

她双目望向远方,似乎看穿了虚无,落在了遥远的长安城上。

“秦王李祀?”

“又是一个隆武帝吗?”

“为何李唐皇室,总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人物?”

白莲圣母喃喃自语,眼神中闪烁着深邃。

她口中的隆武帝,正是三百多年前大唐的皇帝,一代雄主!

以一己之力粉碎白莲教的野望,甚至在死后,凭借他留下的底蕴,还能让大唐继续稳定基业。

直到一百年前,随着江湖各宗派陆续冒出武林神话,皇权才逐渐变得淡弱。

当年如若不是他,恐怕白莲教早就已经推翻李唐江山了。

哪里还用得着在这偏僻的凉州道东躲西藏?

“快了快了!”

“只要本座将白莲渡厄降世真解修炼圆满,届时什么大唐、什么少林寺,都将匍匐在本座脚下,任由奴役……”

想到这里,白莲圣母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随后。

她缓缓闭上双眼,再度进入修炼状态。

………

此时。

外界早就掀起轩然大波!

毕竟,大唐建国已有上千年时间,虽说皇权日渐衰弱,但那是对于顶尖势力而言的。

对于一些二三流宗派来说,大唐纵然再衰弱,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江湖众人不禁感叹。

本以为那些皇子至少要斗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会分出结果。

谁曾想,这才刚刚过去一晚上,就已经有结果了!

没过多久。

又是一道圣旨传出。

白莲教谋害先帝,罪无可恕!

自今日起,大唐全面通缉白莲教之人,凡是提供白莲教情报者,赏白银千两!

这道消息,很快就在四十九道内蔓延开来。

顿时,整个江湖哗然一片!

尤其是最后一条消息,让无数人心动不已。

大唐朝廷居然颁布诏令,全面通缉白莲教!

这一刻。

无数人哗然!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白莲教虽然是九狱邪魔之一,可她们都在江湖上消失多年,影响力自然不如朝廷。

所以,许多江湖中人都蠢蠢欲动,准备趁机捞点好处。

………

几天过后。

长生殿!

李祀端坐在桌案前,手中拿着一份奏折,仔细阅览。

可很快,他眉头顿时皱起。

“呵呵!”

“看来有人还是不把朕放在眼里啊!”李祀轻笑一声。

距离他登基已经有数天时间,可尚书省呈上来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凡涉及一道州府政务的奏折,却是一份都没有看到!

显然,有人根本就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不用想,一定是张同辅搞的鬼!

别看他当时在大明宫,是第一个向他跪下行礼的。

可实际上,他却没有把大唐的政务交给李祀来处理!

自大唐建国以来,就设立有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由左右两位宰相主管,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朝政。

但他那位便宜老爹把活都给他们干了,所以才会有现在这局面。

李祀脸上的笑容越发浓郁。

“袁天罡!”他开口喊道。

“臣在!”

袁天罡走了过来,恭敬行礼。

“朕让你调查的事情如何了?”

“启禀陛下,都在这里了!”

说完,他便递上厚厚一叠纸张。

这些全都是朝中官员的情报,记录详尽至极,从吃什么饭菜,包括与谁接触,见过谁,谈过话,都写得一清二楚。

“五日前,右相张同辅回到府邸后,约见吏部尚书与户部尚书几人,商议新帝继位一事。”

“三日前,左相刘文正喜得一幅字画,在家中观摩许久,欣喜若狂。”

“昨晚戌时,兵部侍郎前往天仙斋会面相好,半个时辰后离去……”

“……”

李祀看着手中的情报,默然不语。

这些都是不良人搜集的情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汇聚到袁天罡手中。

虽说不良人只创建数天,但已经完全覆盖整个长安城。

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知道朝中任何一位官员做过什么事。

不得不说!

袁天罡在这一方面确实是行家,短短几天就能有如此成效!

李祀继续看着,很快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江淮道突发水灾,持续半月之久,灾民死伤数十万,朝廷迟迟不肯拨款救灾!”

“袁天罡,这事你是从哪里打探来的?”

“陛下,这是从一名来长安经商的商人口中得知的!”袁天罡恭敬的说道。

此话一出,李祀的脸色愈发冰冷了!

好啊!

这就是大唐的臣子!

堂堂一朝宰相,竟敢公然欺上瞒下,连如此重大的灾情都不上报,那还留他们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