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城,这座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的边塞雄城,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硝烟、血腥与冬日肃杀混合的气息。巨大的城墙豁口如同巨兽狰狞的伤疤,无数军民正在寒风中奋力抢修,号子声、凿石声、木材搬运的吱呀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着重建的序曲。
萧景琰一行风尘仆仆地穿过豁口,押解着俘虏,立刻引起了城头守军的注意。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飞向城中心的守备府。
守备府正堂,炭火烧得正旺,驱散着北地的严寒,却驱不散弥漫其间的血腥气与肃杀。雷豹踞坐主位,一身铁甲未卸,独眼如鹰隼般扫视着堂下肃立的将领和文吏,正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军务——俘虏安置、城防修复、粮草清点、阵亡抚恤、防备狄人可能的反扑……每一桩都牵扯着无数人命和北疆的安危。他眉头紧锁,粗粝的手指不耐烦地敲击着桌面,显然被这些繁杂的事务搅得心烦意乱。
“报——!” 亲兵洪亮的声音打破堂内的沉闷,“靖安伯率亲卫营返回!已至府外!带回俘虏数名,其中一人疑为马匪‘黑风骑’首领贺鲁!”
“哦?” 雷豹的独眼瞬间亮了起来,敲击桌面的手指猛地顿住,脸上露出一丝意外和玩味,“这小子…动作倒快!带他进来!其他人,该干嘛干嘛去!” 他大手一挥,屏退了无关人员。
很快,萧景琰在赵铁柱的护卫下步入大堂。他脸色苍白,左臂依旧吊着,肩头隐隐有血迹渗出,风尘仆仆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寒夜中的星辰,透着一股沉静而锐利的力量。
“末将萧景琰,参见将军!” 萧景琰抱拳行礼,动作因伤痛而略显滞涩。
“免了免了!” 雷豹大喇喇地一摆手,独眼上下打量着萧景琰,最后落在他肩头的血迹上,“受伤了?那黑石山…真有东西?还遇上了贺鲁那杂碎?”
“托将军洪福,幸不辱命!” 萧景琰声音沉稳,“黑石山确有巨大石炭矿脉,储量惊人,易于开采,其燃烧之效,远超木炭!臭石沟亦寻获硫磺矿,品质上佳,正合火雷之用!” 他没有过多描述矿藏细节,但“储量惊人”、“易于开采”、“远超木炭”、“品质上佳”这几个词,已足够在雷豹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好!好!好!” 雷豹连道三声好,猛地站起身,魁梧的身躯在堂内投下巨大的阴影,脸上横肉因激动而抖动,“天佑大虞!天佑我北疆!靖安伯,此功…比破朔方更甚!!” 他走到萧景琰面前,重重拍了拍他未受伤的右肩(力道依旧让萧景琰晃了晃),“快!坐下细说!伤怎么样?军医!给老子滚进来!”
军医很快被唤来,为萧景琰重新清洗、上药、包扎。萧景琰忍着痛楚,简明扼要地将黑石山煤矿的规模、开采方式(露天为主),臭石沟硫磺矿的情况,以及遭遇黑风骑马匪、激战后擒获贺鲁的经过说了一遍。他刻意略过了蜂窝煤和秘密“神机坊”的具体构想,只强调了矿藏的军事价值和必须立刻建立防卫体系的紧迫性。
“马匪?贺鲁?” 雷豹听完,独眼中凶光毕露,如同择人而噬的猛兽,“这帮杂碎,鼻子倒是灵!敢动老子的矿?找死!” 他猛地看向赵铁柱,“赵铁柱!贺鲁那狗东西呢?给老子带上来!老子要亲自扒了他的皮,问清楚是谁给他的狗胆!”
赵铁柱领命而去。很快,被捆得如同粽子、后腰伤口还在渗血、面如死灰的贺鲁被两名亲卫拖死狗般拖了进来,重重摔在冰冷的地砖上。
“贺鲁!” 雷豹的声音如同九幽寒冰,巨大的威压让堂内温度骤降,“说!谁告诉你黑石山有宝贝的?是哪个狄狗崽子指使你的?还是朔方城里有人活腻歪了?”
贺鲁疼得浑身抽搐,面对雷豹这尊北疆杀神,心理防线早已崩溃,嘶声哭嚎道:“将…将军饶命!小的…小的也是被猪油蒙了心!是…是前些日子抓了两个从朔方城逃出来的狄兵…他们…他们说朔方城破前,有虞军大将带人去北边找什么会烧的黑石头…小的…小的想着能值钱…就…就带人想去捡个漏…没人指使!真的没人指使啊将军!饶命!饶命啊!”
雷豹死死盯着贺鲁的眼睛,那深入骨髓的恐惧不似作伪。他冷哼一声:“谅你也不敢在本帅面前撒谎!拖下去!关进水牢!好生‘伺候’!别让他轻易死了!老子留着还有用!”
“饶命啊——!” 贺鲁的惨嚎声被亲卫粗暴地拖远。
处理完贺鲁,雷豹的脸色缓和了些,但眼神依旧锐利:“看来是溃兵泄密。靖安伯,你担忧得对!这矿,是块肥肉,也是块烫手山芋!必须牢牢攥在手里!说说你的章程!”
萧景琰心中早有腹稿,立刻道:
“将军明鉴!末将以为,当分三步而行:
**其一,立寨卫矿!** 立刻从边军精锐及末将亲卫营中抽调五百人,组建‘矿场卫戍营’,由赵铁柱暂代统领!于黑石山、臭石沟两处矿场要隘,择险要地势,伐木筑寨,广布鹿砦陷阱,设置烽燧瞭望!日夜巡逻,遇有可疑人等,格杀勿论!所需军械粮饷,由朔方府库拨付!”
“准!”雷豹毫不犹豫,“赵铁柱,听见了?给你五百精锐,十日内,把寨子给老子立起来!守不住矿,提头来见!”
“末将领命!人在矿在!”赵铁柱声如洪钟。
“**其二,速采速用!** ”萧景琰继续道,“矿藏既得,当速采之,速用之!请将军拨付狄人俘虏五百,马匪俘虏一百,充作矿工,由卫戍营看押劳作!开采所得石炭,大量运回朔方!一来,可解军民越冬取暖之急,节省木炭,保护山林;二来…”他顿了顿,抛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极具诱惑力的提议,“末将有一‘蜂窝煤’之制法!可将石炭碎末掺以粘土,压制成型,晾干后形如蜂窝,便于运输储存,燃烧更持久,烟尘更少!若在朔方城内设立工坊,招募流民妇孺制作,既能安置流民,又能将石炭之利惠及军民,更可遮掩其真正军用之途!此乃一举三得!”
“蜂窝煤?”雷豹独眼一亮,他虽不懂工艺,但“解取暖之急”、“节省木炭”、“安置流民”、“惠及军民”、“遮掩军用”这几个词,精准地戳中了他的痛点!“好!好一个一举三得!此事由你全权负责!工坊、人手、所需物料,本帅一律放行!”
“谢将军!”萧景琰心中一喜,蜂窝煤工坊就是他秘密“神机坊”的最佳掩护!“至于硫磺矿,开采需更谨慎,气味刺鼻,且用途敏感。当由卫戍营精选绝对可靠之人,秘密开采,单独储存运输,直接送入…末将计划在城外僻静处设立的‘军械改良所’,专供火雷之用!此地选址需绝对隐秘,由末将亲信掌控。”
提到火雷,雷豹的神情更加郑重:“火雷乃国之重器!硫磺矿开采运输,务必万无一失!‘军械改良所’…好!此事也由你一手操办!所需人手、物料,尽可调用!但有一条,核心工匠,必须是我大虞之人,或经你严格甄别、绝对掌控的归化狄人工匠!绝密!”
“末将明白!”萧景琰肃然应道。
“**其三,请功定策!** ”萧景琰抛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议题,“朔方大捷,火雷现世,矿藏初定,此皆赖将军运筹帷幄,将士用命!当速拟详细战报及矿藏发现奏章,以六百里加急,呈送京师!此等泼天大功,朝廷必有厚赏!然…”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火雷与矿藏,干系重大,恐引朝野震动,各方觊觎。末将斗胆,恳请将军在奏报中,对火雷之威及矿藏详情,稍作…‘润色’。火雷可记为‘掘地道、埋猛火油罐、辅以火药引燃,侥幸破城’,矿藏则强调其‘石炭可解边塞燃眉之困,硫磺可制军中药粉’,淡化其与火雷之直接关联。待将军携大胜之威返京述职,面见陛下,再徐徐图之,陈明利害,争取将矿场开采、卫戍之权,及火雷研制之权,牢牢握于北疆边军之手!如此,方可保此利器利源,不为朝中宵小或他国所趁!”
一番话,条理清晰,思虑深远,既强调了军功,又点出了潜在风险,更给出了具体可行的“信息管控”方案和后续权力博弈的策略。核心诉求只有一个:将新生的“霹雳神火”体系,牢牢掌控在北疆边军,尤其是掌控在他萧景琰和雷豹这个利益共同体手中!
雷豹那只独眼死死盯着萧景琰,仿佛要将他灵魂深处都看透。堂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许久,雷豹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小子…你这心思…比那火雷还烈,比那黑石山还深啊!” 他重重哼了一声,但眼中并无怒意,反而闪烁着欣赏与…一丝忌惮。
“不过…你说得对!” 雷豹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乱跳,“这功劳,谁也抢不走!这矿,这雷,就是咱北疆边军的命根子!谁敢伸手,老子剁了他的爪子!奏报之事,就按你说的办!润色…嗯,本帅会让幕僚仔细斟酌词句!至于面圣之后…哼,老子倒要看看,朝中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相公们,谁敢在这泼天的军功和边关安危面前聒噪!”
他站起身,走到萧景琰面前,那只布满老茧的大手再次重重落在萧景琰的右肩上,力道沉得让萧景琰伤口都隐隐作痛,但传递的却是一种不容置疑的信任与结盟的信号:
“靖安伯,好好养伤!朔方城的蜂窝煤工坊、城外的‘军械改良所’,还有那矿场的寨子…都给老子尽快弄起来!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北疆的未来…就看咱们爷俩,怎么把这块黑石头,烧成燎原大火了!”
“末将…定不负将军所托!” 萧景琰强忍着肩头的疼痛,挺直脊梁,目光坚定如铁。他知道,自己赌赢了第一步。雷豹的贪婪、野心和对边军的掌控欲,让他成为了自己目前最强大的盟友和庇护伞。在这位北疆枭雄的羽翼下,他获得了初步的行动自由和资源支配权。
接下来,就是争分夺秒,将蓝图化为现实!
* * *
接下来的日子,朔方城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围绕着萧景琰的规划高速运转起来。
**矿场卫戍:** 赵铁柱雷厉风行,拿着雷豹的手令,从边军中精心挑选了五百名悍卒(其中不少是陷阵营的老兵),又从亲卫营抽调了二十名骨干作为军官。他带着这支新生的“矿场卫戍营”,押送着第一批五百名狄人俘虏和一百名马匪俘虏,浩浩荡荡开赴黑石山与臭石沟。伐木声、夯土声在寒冷的矿场响起,简易但坚固的寨堡以惊人的速度矗立起来,瞭望塔高耸,巡逻队日夜不息。赵铁柱如同铁铸的监工,用鞭子和严厉的军规,驱使着俘虏们开始清理表层冻土,进行小规模试采。一块块乌黑的煤炭和刺鼻的硫磺矿石,开始沿着初步探明的隐秘小路,源源不断地运往朔方。
**蜂窝煤工坊:** 朔方城东,一片相对空旷、靠近水源的区域,被迅速清理出来。在萧景琰口述和简单图纸的指导下(他左臂不便,主要靠口述,由一名识字的亲卫记录绘图),工匠们利用缴获的狄人工具和城中物料,开始打造蜂窝煤模具——简单的木制框架,底部有凸起的圆柱体,形成蜂窝状孔洞。招募流民和阵亡将士遗孀的告示贴出,立刻吸引了大量衣食无着的人。在工坊管事(由萧景琰指定的一名亲信老兵担任)的组织下,妇女和半大孩子们负责将运来的煤炭粉碎、过筛,按比例掺入粘土和水,搅拌成糊状,再由壮劳力填入模具,压实成型,最后晾晒在架子上。很快,一排排蜂窝状的黑色煤饼,如同奇特的蜂巢,在冬日的阳光下铺展开来。虽然工艺原始,效率不高,但第一批蜂窝煤在朔方部分军营和伤兵营试用后,其耐烧、无烟(相对木炭)、便宜的优势迅速获得了认可!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工坊日夜开工,一片热火朝天。而这喧闹的工坊深处,几间位置偏僻、守卫森严的库房,正悄然储存着品质最上乘、经过初步筛选的煤炭粉末,以及刚刚运抵的硫磺矿石——这是秘密“神机坊”的原料储备。
**军械改良所(神机坊):** 在朔方城以西约十五里,一处被废弃的、依山傍水的小型狄人冶炼作坊旧址,成了萧景琰心目中理想的秘密基地。此地三面环山,只有一条崎岖小路进出,易守难攻,且靠近水源(火药生产需要大量水),远离人烟。在赵铁柱派出的心腹士兵监督下,一批被萧景琰亲自甄别过、签下死契、家眷被“妥善安置”在朔方城内的匠户(包括部分技术精湛、表现“恭顺”的狄人工匠,以及从流民中招募的懂些冶炼或营造的汉人工匠),开始了对废弃作坊的改造和扩建。高大的围墙被加固,瞭望塔重新立起,内部被划分为原料处理区(粉碎、研磨、提纯)、火药配制区(核心禁地,由萧景琰绝对掌控的亲卫负责)、组装实验区以及生活区。这里的一切都在绝对保密中进行,进出人员受到严格盘查,代号“神机坊”。萧景琰在肩伤稍缓后,便不顾劝阻,多次秘密前往此地。他亲自指导硝石的提纯(利用煤炭高温煅烧、溶解、结晶),绘制着简陋的杠杆式抛石机草图(用于投掷大型炸药包“震天雷”),并与工匠们反复试验火药的配比(硝七硫一炭二为基础)、颗粒化(增加燃烧效率和稳定性)以及更安全的引信制作。每一次小小的改进,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沉闷的爆炸声偶尔在深谷中回荡,被守卫解释为“山石崩塌”。
**权力暗涌:** 雷豹的捷报和请功奏章,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了京城洛都。奏章中,朔方大捷被浓墨重彩地描绘,火雷则被巧妙地描述为“掘地道以猛火油罐焚之,辅以火药引燃,侥幸破敌”,矿藏的发现则强调其民用价值(石炭取暖、硫磺制药)。萧景琰的功劳被列为首功,但措辞上将其定位为“献策献物之能吏”,而非颠覆性的武器发明者。这份奏章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朝堂湖面,引发了怎样的震动,尚在传递的路上。而朔方城内,随着蜂窝煤的推广和矿场物资的频繁调动,一些敏锐的目光也开始悄然投向这位年轻得过分、却又屡立奇功的靖安伯。军中的敬畏,文吏的揣测,甚至…来自京城的某些隐秘的关注,如同无形的丝线,开始缠绕在萧景琰周围。
萧景琰对此心知肚明。他一边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自己的计划,一边也在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京城的风暴,以及…利用这场风暴,将自己推向更高的位置。他站在朔方城修复中的城头,望着北方黑石山的方向,那里升起的,不仅仅是取暖的烟火,更是他通往权力巅峰和改变时代的神机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