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更新时间:2025-08-01 05:03:53

从后世穿越而来的苏明阳。

知道华国将会有多么强大,看到过华国的孩子去学校上学的情景。

所以,只要狗娃子想,战争结束后,他们一定能够继续上学。

不仅如此,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够无忧无虑的上学。

苏明阳还清清楚楚记得,狗娃子和栓子听到答案时候的欣喜眼神。

只是,兄弟二人最终没有看到胜利的到来,尚且年幼的他们,更没有留下子孙。

狗娃子和小拴子的心愿,永远不够得到实现了……

现在真的胜利了,一切都变好了。

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学了。

华国的孩子们,都坐在明亮的大教室里,无忧无虑地听着老师讲课。

不用担心被即地主打骂,不用担心鬼子的铁蹄踏破教室,大肆屠杀。

狗娃子,你如果还活着,也是送孙子,甚至是曾孙上学的时候吧。

苏明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控制着自己翻涌的情绪。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怀念和悲伤,仿佛透过眼前的景象,看到了当年那两个充满希望却又最终陨落的孩子。

一丝湿润的雾气,逐渐弥漫在他的眼眶,模糊了他的视线。

“苏爷爷。”

林柔雪早已泪流满面,她哽咽着,抽出一张纸巾,轻轻地递到苏明阳面前。

此时的直播间里,没有任何人发言。

小悦悦红着双眼,泪花沿着脸颊滑落,手中拿着纸巾,却忘记了擦。

“苏爷爷,你放心。”

林柔雪的声音还有一丝哽咽。

“虽然狗娃子没有能够上学,但现在华国千千万万的孩子,都能够上学,都可以不担心会被地主打了。”

“还有啊,我们国家每年都会建很多的新学校,帮助所有的孩子就近入学。”

“现在华国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了。”

苏明阳听到林柔雪的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缓缓站起身,挺直腰杆,右手举起,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都看到了苏明阳敬礼的这一幕。

下一刻,所有人心脏猛地一跳,呼吸都停滞了。

因为随着苏明阳手臂举起举起,袖口微微滑落,露出了他手臂上的一截皮肤。

那截皮肤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疤,纵横交错,触目惊心,竟是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

直播间里,再次沸腾起来,但这次,不再是质疑和嘲讽,而是满满的敬意和感动!

【我的天,这么多伤疤!我觉得苏爷说的是真的,我相信他!】

【我要哭死了,对不起,我不应该怀疑苏爷爷……】

【这些伤疤当时得多疼啊,怪不得他之前说有战后心理创伤呜呜呜呜……】

直播间里,小悦悦红了眼睛,直播间的观众们,也开始表示着歉意。

这样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他们竟然还在怀疑,实在是不应该。

“怀疑吗?怀疑也很正常。”

苏明阳淡淡一笑,语气平和。

“我之前不证明,只是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因为我的战友们知道我的一切。”

“不过在我的事情影响到了其他人的时候,也不是不能妥协。”

“这些对我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沧桑,记忆被拉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子弹呼啸着从耳边飞过,死神一次次擦肩而过。

无数次的包围突破,无数次的碾转千里,再纵深突进。

他经历过饥寒交迫,也体会过生死离别,但无论多么艰难,都咬紧牙关给闯过来了。

有证件吗?

有的,都有。

各类的勋章,各级的证件,他全有。

只不过,在离开部队的时候,都给封存了。

自己那一代的人,将仗给打完了,就是为了下一代,再下一代,再再下一代,不必去打仗。

所以,仗打完了,自己也闲下来了。

也是时候带着战友们,去走走看看,替他们完成自己未竟的心愿了。

至于证件,至于怀疑,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孩子,没事。”

“其实我觉得,有些事情,不是靠几张纸就能证明的。”

轻声一句话,林柔雪微微一愣。

直播间里,弹幕再次爆炸开来。

【我支持老爷爷,他的气度,他的身形,都是与我理想中的老前辈一样,不容亵渎!】

【是啊,他刚才讲的事,真的太感人了!我听得都快哭了!】

【可是,他讲的都是别人的故事,他自己的呢?我更想知道他自己的经历!】

直播间里,不必小悦悦开口,许多的人又开口讨论起来。

直播间里,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人气也在不断攀升。

大家都被苏明阳这位百岁老人,以及他带战友归乡完成心愿的举动深深吸引。

有崇拜,有尊敬,也有怀疑和质疑,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质问这是否是一场炒作。

“苏爷爷,你可不可以讲讲你的故事?”

小悦悦心理上已经相信苏明阳。

可是,直播间里边的情形,众人的怀疑,让她不得不去继续保持理智。

不是为了节目效果,更多是为了能够替老人证明他的话,以免让他受到网暴。

小悦悦不确定,一个老人,能否经得起舆论的暴力。

“我?我没有什么好说的。”

“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活下来,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苏明阳摆了摆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如果真要说……那就说说小拴子吧……”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岁月的沧桑。

“小拴子,比狗娃子大一岁,个头也高一些。”

“可是啊,这孩子,比狗娃子命苦多了。”

“狗娃子好歹还有父母疼,小拴子不一样。”

“这孩子命苦,爹娘走得早,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跟着伯父伯母过活。”

伯父伯母家也不容易,自己就有四个孩子要养,对于小拴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个年代,并不是人多就好。

反而是多一个人,多一张嘴,这是要吃饭的,就意味着需要粮食。

那时代的粮食,真的稀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