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工厂工人下班后,摊子上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他们的价格要比供销社便宜,款式也很好看,中午这一会儿,还是卖出去了好几件。

“老板,你们下午还来吗?”

“是啊,下午还来吗?这中午都赶着回去做饭,也没时间仔细看。”

江穗安想着这里生意挺不错的,就点头说道:“来,明天也来。”

知道他们下午还在,又赶着回去弄饭吃,不少人就是随便看了一眼就离开。

因着下午也要在这边,三人干脆就没收摊了,就这么摆着,就是等下午晒的到太阳的时候,换了个位置。

等人都走光了,三人正商量着是在这儿随便买点吃,还是回去做了带过了,姜老太太就来给他们送饭了。

姜老太太见摊子收拾的挺整齐的,满意的点了点头:“就是要摆的整整齐齐的,才方便人看,我给你们带了饭,趁着还热乎快吃,你们下午去那个厂,要不要给你们送晚饭。”

江穗安接过饭盒,给姜恒和姜茜分:“还在这,刚刚不少人都说中午没时间仔细看,身上也没带钱,我想着

生意还行,打算再在这摆摆。”

姜老太太看了看周围,小声的问:“你们卖了多少钱?”

姜茜摇了摇头:“还没数,不过应该不少,我都卖出去两件衣服和三个发圈。”

江穗安三人把钱掏给姜老太太,让她自己数。

看姜老太太数完了,姜恒好奇的凑过去问:“奶,有多少钱啊。”

姜老太太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有三十二块一。”

江穗安三人都有些吃惊,姜茜凑了过来问:“奶,你没数错吧,我们自己带钱减了没?”

姜老太太一点都不气姜茜质疑自己:“减了,我数了两遍,都是三十二块一。”

“要是下午也能卖这么多,那岂不是很快就能回本了。”姜恒声音里充满了兴奋,却也不忘压低声音。

江穗安也很兴奋,她从来没有挣过这么多钱,她以前一个月才一两银子,这是她家小姐自己开着铺子补贴的,正常来说像她这样的丫鬟多数是七八百文。

姜老太太打量了三人说道:“一个摊子也要不了三个人,茜茜,等下你跟我回去,我。们去其他厂门口摆。”

姜茜很爽快的同意了,不过她提出了一个问题:“可是我们没有塑料布和衣架这些了,要不先去买点,还有小拖车,光靠我们三人也拎了不多少东西。”

“不用,把家里暂时不用的床单被套拿出来垫,小拖车就拿这个,安安你们晚点收摊,等我们收完回去,再腾车子过来拉,先将就着用,等再过几天看看生意怎么样,再决定要不要买。”姜老太太还是有些担心之后的生意不好,决定再再看看。

姜茜和姜老太太两人回去后,快速的收拾些衣服鞋子,找出两床床单被套和几根不知道干什么用的绳子,就出门去了面粉厂,姜老太太还把跟人下象棋的姜老头也给叫着一起出了,姜老头刚开始还挺不高兴的,后面听着能赚到钱,一下子就来劲了, 姜茜觉得爷奶干活比自己都麻利。

姜茜接上江穗安两人回到家,姜老太太就热情的招呼他们去吃饭,三人都被姜老太太的热情给吓到了。

姜恒挤到江穗安两人中间,小声说道:“奶这是咋了,对咱们这么好,不会是把坏了的东西给我们吃吧。”

江穗安嘴角抽搐:“应该不能吧,我们都是亲生的。”

姜茜猜测道:“今天奶卖出去好几件衣服,估计是心情好吧。”

话是这么说,但吃饭的时候,三人还是小心了不少,每样菜都先夹了一小点,确定没问题了,才放开了吃。

等姜老太太和姜老头进屋去翻明天要带的货,钱雪才凑到江穗安三人旁边问道:“你们今天都干啥了,奶今天看到我做的饭,还嫌不够好,没油水,让我多放点油,明天去买点肉和鸡蛋,自己吃完,还特意去给你们炒了个鸡蛋。”

要知道从第一天来开始,姜老太太就嫌钱雪做饭太大手大脚了,让她至少少放一半的油盐,还亲自给她漏了 一手,菜都是兑水炒的,就用筷子伸到油瓶里沾沾,放到菜搅搅就当放油了,盐少的都快吃不出盐味了。

现在却主动喊多放点油,买点肉吃,钱雪听到的时候,惊的锅铲都差点掉了。

江穗安转头看向姜茜问道:“你们这是卖了多少啊,奶这么舍得。”

姜茜回想道:“跟中午差不多啊,也没有多出太多。”

姜恒夹了筷子炒鸡蛋说道:“别管了,快吃吧,指不定奶啥时候又抠门回去。”

江穗安两人也觉得是这么个理,也就没再管。

等姜父,姜母,还有姜宇去别人家帮忙回来,一家人才聚在一起数今天的收获。

两个摊子一加在,足足有九十二块钱,全家人都特别高兴。

姜父笑道:“这可真赚的不少,比我一个月的工资都多,再这样下去过个两三就能把本钱都给赚回来了。”

一家人商量了下这个钱的归属,三百块的本钱是家里的,得还,剩下赚的五人平分,不过姜恒和姜茜还在读书,这钱得上交,等到时候看有多少,再决定给他们多少零花钱,江穗安因为已经工作了,钱自己留着,只用上交家用,姜老太太和姜老头的,则自己留着。

姜老太太好掏了十块钱出来,让姜母买点肉回来改善家里的伙食。

是的,姜老太太和姜老头不打算回去老家了,打算留在这摆摊,他们在乡下农活比这重,还没这挣的多。

姜家其他人也不反对,本来就该孝敬老人。

见到大家都挺兴奋的,还不想睡,姜老太太开始撵人了:“安安你们几个快点去睡觉,明天我们四点起,我打听到莲湖区那边的小板桥明天赶集,我跟巷子口的小卖部租了他的三轮车,明天前面去那摆摊,人肯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