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时间如同指间流沙。

一眨眼,陆晚瓷在家属院工作一星期了。

上午在徐家楼上打扫、做饭,应付徐大山那带着审视和探究的目光。

下午的时间相对自由,只要徐大山没特别要求,她可以做点自己的事。

而这宝贵的下午时光,为她提供了生财和喘息的机会。

储藏室空间狭小,妞妞在里面待不住,所以,陆晚瓷每天下午带着妞妞来到家属院小花园的石凳上,边看孩子边纳鞋底。

还特意在旁边放着几个纳好的成品。

她纳的鞋底针脚细密均匀,结实耐看。

路过的军属们瞧见了,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人们都习惯同情弱者,加上陆晚瓷待人礼貌大方,带着孩子自力更生,收获了更多善意的目光。

军嫂刘华玲拿起一只成品鞋底端详,忍不住称赞,“陆妹子,你这鞋底纳得可真板正!比供销社卖的还结实!”

陆晚瓷腼腆一笑,“刘嫂子过奖了,就是乡下人的笨功夫,闲着也是闲着,纳几双赶集的时候看能不能换点针头线脑,给妞妞添点零嘴。”

等刘华玲走后,陆晚瓷放下手里的活儿,计划着明天去赶集买点材料。

到时,只需在空间里设定好针线轨迹,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针脚甚至比手工更完美均匀。

她在人前做做样子,不过是掩人耳目,方便她后续在集市或家属院内部悄悄变现。

这年代,手工布鞋还是有市场的。

“妞妞真乖,陪妈妈干活呢?”穆凌云散步到小花园,手里拿着几块包装精美的奶糖,笑眯眯地递给眼巴巴看着的妞妞。

妞妞伸出小手,突然想到什么慌忙缩回,回头看向陆晚瓷。

只要妈妈不点头,不管谁给东西她都不要。即便,她馋得口水都从嘴角淌出来了。

“妞妞,快谢谢奶奶。”陆晚瓷看出穆凌云有话要说,应声道。

穆凌云夸赞了妞妞一通,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试探,“我家墨霆最近身体不大好,晚上休息不太好,动静可能有点大……”

一些话点到即止,观察着陆晚瓷的反应。

陆晚瓷心知肚明。

厉家母子争吵的声响,她在储藏室听得比穆凌云想象的还要清晰一些。

她只是抬起头,眼神清澈平静,带着恰到好处的茫然:“晚上?我带着孩子累,倒下就睡着了。没听见什么特别的动静啊,厉夫人。首长身体要紧,您也要多保重才是。”

穆凌云看着陆晚瓷坦然的眼神,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悄然落地。

家属院隔音差,她不信陆晚瓷什么都听不到。

正是因为觉得难堪,才特意来问下。

陆晚瓷的回答令她十分满意。

这女人,不仅沉得住气,更懂得分寸,嘴巴严实得让人放心。

她对陆晚瓷的好感度直线上升。

“妈妈,妈妈,衣服湿了。”妞妞刚才抱着杯子喝水,打湿了衣服,委委屈屈地站在那。

陆晚瓷看时间差不多,该去准备一下去给徐大山做饭了,起身收拾东西。

穆凌云跟她们一起往回走,路过时特意朝着储藏室看了一眼。

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

虽然依旧低矮阴暗,但整个空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冰冷的墙面被旧报纸糊得平平整整,有些地方还细心地贴上了用彩色糖纸剪成的小花、小蝴蝶图案,充满童趣。

一张旧方桌擦得锃亮,上面的物品不多,但整洁一新。

陆晚瓷用行动诠释着:房子再差,日子也是自己的,值得用心对待。

这种在逆境中依然努力绽放的生活态度,深深触动了穆凌云。

穆凌云轻轻叹息,如果,她家厉墨霆也能这么乐观,那就好了。

……

天刚蒙蒙亮,陆晚瓷给妞妞穿上厚点的外套,挎上包袱,带着孩子走出了家属院大门。

今天是附近的大集,据说十分热闹。

陆晚瓷想去看看,买点东西,补充库存。

妞妞紧紧抓着妈妈的手,一张小脸上充满了好奇,大眼睛不够用似的四处张望。

她很少有机会出来,更别提赶这样的大集。

集市上人声鼎沸,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

空气中弥漫着炸油条的香气、牲畜的味道、泥土的腥气和新鲜蔬果的清甜。

妞妞看向炸糖糕的摊子。

金黄的面团在滚油里翻滚膨胀,散发出诱人的甜香,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但懂事的没有开口要。

陆晚瓷看在眼里,心微微发酸。

拿出钱,买了一块糖糕,递给妞妞。

“妈妈先吃。”妞妞扬起小脸,努力举高高。

陆晚瓷弯腰咬了一小口,“甜,乖,吃吧。”

日子是苦,但有妞妞在,这点甜就足以支撑她走下去。

她一定要给女儿更好的生活!

母女俩分享完糖糕,陆晚瓷开始办正事。

她带着妞妞穿梭在集市上,目标明确地寻找着布头和针线摊。

在一个老奶奶的布头摊前停下了脚步。

摊子上堆满了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碎布头,正是她需要的。

“大娘,这布头怎么卖?”陆晚瓷蹲下来,仔细地翻拣着。

她专挑那些颜色素净、质地还算结实的小块棉布和灯芯绒布。

“大的五分一堆,小的三分一堆。”老奶奶笑眯眯地说,“闺女,给娃做鞋啊?”

“嗯。”陆晚瓷点点头,挑拣了几堆颜色合适、大小也够用的布头,又买了些结实耐用的棉线和几包不同型号的缝衣针。

付完钱,她把东西小心地收进包袱里,意念一动,所有东西都进了空间。

不需多久,这些东西就会自动变成一双双结实耐穿的布鞋,然后重新回到包袱中。

这是她目前最稳妥的生财之道了。

买完东西,陆晚瓷看到了卖纸风车的小摊贩,正要上前,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女声。

“哎哟!你娘俩也来赶集了!”

陆晚瓷回头,只见李老太挎着个菜篮子,风风火火地挤了过来。

“李婶子!”陆晚瓷也露出笑容。

这位热心的邻居,是她初来乍到时难得的温暖。

李老太打量着陆晚瓷,又看看站在旁边的妞妞,欣慰地点头:“看着精神多了!妞妞也长点肉了!在徐家还行吧?”

“挺好的,谢谢李婶关心。”陆晚瓷含糊地应着。

“那就好!那就好!”李老太想到什么,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你是不知道啊!你走了以后,啧啧啧,孟家简直成了戏台子!天天唱大戏!”

“摔锅砸碗,互骂揭短,那话难听的哟,我都学不出口!哎呦喂,那叫一个热闹!街坊四邻都听饱了!”

李老太说得唾沫横飞,“最可怜是那没满月的孩子,哭得嗓子都哑了!好好的一个家,乌烟瘴气,鸡飞狗跳!我看啊,离彻底散伙也不远了!”

李老太还在兴头上,“丫头啊,离了那火坑,真是你命里带福!这俩烂人,就该这么互相折磨,谁也别想好过!”

陆晚瓷面色平静,这就是她一手促成的结局,狗咬狗,一嘴毛。

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