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她现在拿国营大药堂附近几个条件相仿的村子当试点,只要搞出个像样的样板,立住了脚。

其他地方看到了甜头,自然就会跟着学。

“大小姐是想在李家村也搞药材试验田?”

陈经理看向一身土布衣裳满脸沟壑的李村长,眼神有些复杂。

据他所知,这李家村穷得都揭不开锅了。

许大小姐这是要搞救济?

要选肯定也要选一些相对底子厚点的村子啊。

“不光是李家村,附近山头地界合适种药材,又没啥进项的村子,都可以搞一搞。”

许沐言语气坚定。

陈经理懂得道理,她又怎么会不懂?

可她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而且既然要搞,就要搞大,形成一定的规模,统一管理。

零敲碎打根本不管用。

等以后有能力了,或许还能试着建个小药厂,自己试制点成药。

当然,那就更难一层了,村里人眼下肯定弄不了。

等她回了沪市,她再好好琢磨琢磨,规划规划。

倒是可以尝试跟市里医院那边提一提。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先把这药材种植的事落实办成了。

其实许沐言也能直接找王卫东帮忙,但后面手续各方面会比较麻烦。

这年头干啥都得走明路,不然就是投机倒把。

靠上国营大药堂,这些穷村子就有由头跟上面打报告要点钱,腰杆子也硬些。

“符合条件的村子都搞?会不会太多了?如果到时候药材堆着,我们药堂收不下,可咋整?”

陈经理眉头拧成了疙瘩,忧心忡忡的。

跟这些穷村子搞合作,前期投入大,风险高。

万一砸了,他这经理的位子怕也坐不稳了。

“陈经理的顾虑,我明白。可要是我说,我有法子让药堂的任务翻上十倍、百倍,还能拿出几十种比市面药都好使的独门方子,你这担忧,是不是就能放下?”

许沐言迎着他的目光,声音清亮有力,底气十足。

前世背的那些医书药典可不是白背的,好方子有的是。

别说几十种,上百种也不在话下。

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她随便拿出几个方子,都能在行当里震一震。

“几十种……独门方子?”

陈经理盯着许沐言,满脸地不敢置信。

她不是在说大话吧?

许家随便一个老方子,带来的进项都够瞧的了。

许沐言竟然说她还有几十种!

“你要是不信,我现在就写几个给你瞧瞧。纸笔有吗?”

许沐言知道,不拿出点真东西,根本镇不住陈经理这种在行里滚打多年的老油条。

“有!有!”

陈经理赶紧从抽屉里拿出个工作笔记本,又拔下别在中山装口袋上的钢笔,双手递过去。

他心里还是直打鼓,这姑娘年纪轻轻的,说的话能当真?

许沐言接过本子和钢笔,想也不想,埋头就写。

一行行药材名称、分量、炮制方法、主治功效,飞快地落在纸上。

跌打损伤的、消炎止痛的、健脾养胃的、治老寒腿的……

妇科的、儿科的、男人的毛病……

林林总总,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写了好几页。

“妙!实在是妙啊!这方子加这两味药,我怎么就没想到。还有这个,这味药分量减一分,药效反倒上去了。好,太好了!”

陈经理看着那一张张方子,忍不住拍案叫绝。

他在县城里医术也是拔尖的,自然识货。

这种独门方子,名气一旦打出去,不光能在自己药堂卖,还能卖到外头去。

那进项……

想想就让人心跳!

“手都酸了,就先写这些吧。陈经理瞧瞧,这些方子可还入眼?现在可以相信我说的了么?”

许沐言放下笔,揉了揉手腕,看向陈经理笑着说道。

小样的,不信这还拿不下你。

陈经理一愣。

听这意思她肚子里还有货?

这许家大小姐还真是个能耐人。

“信,信了。这些方子都能白给咱们药堂用?”

他连连点头,眼神热切,试探着问道。

心里也知道不可能,但总得问上一句。

有了这些个独家药方。

何愁生意做不大?

多少人都会来抢着买。

许沐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你脸咋这大呢?

当这是大白菜呢?

“陈经理,哪有白占的便宜?想要这些方子,咱们得好好说说条件。毕竟,国营药店也不止你这一家。”

她说着,慢条斯理地把写满药方的几页纸从本子上撕了下来,收拢在手心。

选他这儿,是看在许家的香火情分,图个方便,但也不是非他不可。

陈经理看着飞走的药方,瞬间感觉失去了一个亿。

王卫东看着许沐言几句话就把陈经理拿捏得稳稳当当,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底满是赞许。

不愧是老爷子选中的接班人。

李大江一直支着耳朵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

虽然他看不懂那些方子好坏,但是看陈经理那变换的表情就知道,许沐言本事大得很。

治得他服服帖帖的。

李国兴盯着许沐言写下的那一张张药方,看得入了神。

心里头有什么东西被点燃了。

从今往后许沐言就是他的榜样。

将来他也想成为她那样有本事有用的人。

“好,好。大小姐快说说看你的条件,只要是我能做主的,一定让你满意。”

见识了许沐言的真章,陈经理哪还担心药材种多了?

只怕种少了不够用!

他打定主意,回头就找领导汇报,抓紧把这药材种植的摊子铺大。

他有种感觉,眼前这位大小姐不是一般人。

跟着她走,准没错!

“那陈经理觉着,这样一张方子,值多少?”

许沐言嘴角动了动。

她拿出来的可不是普通方子,得让陈经理明白它的分量,才好替村里人争到实在东西。

“这……当年许家留下的老方子,一张少说也值千元。您这些新方子,明显比那些老方子更胜一筹,价值自然也更高。”

陈经理搓着手,心里飞快盘算。

他比谁都清楚一张顶好的独门方子能带来多大的进项。

更何况是几十张。

他也没办法昧着良心说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