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离开陨星秘境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

沈微三人沿着孟瑶说的近路走,比预计时间早了半天。那条路确实凶险,要穿过一片布满“迷踪阵”的乱石滩,阵眼处刻着的《幻影迷踪步》错漏百出,稍不留意就会被困在幻境里。

沈微只用了一炷香,就凭着“功法通感”找出了阵法的七个破绽,随手画了道修正线,原本扭曲的阵纹立刻变得温顺,像被驯服的蛇,乖乖让出了一条通路。

孟瑶跟在后面,看得心惊胆战又暗自佩服——这等破阵的本事,怕是那些专精阵法的修士都未必能做到。

“我就在这告辞了。”快到黑石集边界时,孟瑶停下脚步,对着沈微拱手,“家里还有事等着我回去处理,万法楼那边,我们有缘再见。”

她递给沈微一块玉佩:“这是我们孟家的信物,到了万法楼附近的青风城,凭这个能找到我们孟家的分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沈微接过玉佩,认真道:“多谢。”

看着孟瑶离去的背影,青禾忍不住道:“孟姑娘人真好。”

“嗯。”沈微点头,“修仙界也不全是孙管事那样的人。”

两人没再回黑石集,直接朝着万法楼的方向出发。

万法楼坐落在三宗七派交汇的“中立地带”,是整个东域最大的功法交易地,据说从低阶吐纳诀到上古残卷,应有尽有。但它的规矩也出了名的严——非宗门弟子不得入内门,想看高阶功法,要么拿同等价值的秘籍交换,要么缴纳天价灵石。

对底层修士来说,这里更像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沈微却不在意这些规矩。她手里有寻踪尺,还有从秘境带出来的《裂空剑法》残篇,足够让她敲开万法楼的门。

半个月后,青风城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

这座城比黑石集繁华百倍,城墙是用能聚灵的青金石砌成的,街道上往来的修士络绎不绝,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灵气,比黑风岭好闻多了。

“小姐,你看!那就是万法楼的分楼!”青禾指着城中最高的一座阁楼,兴奋地叫道。

那阁楼共分七层,飞檐斗拱,通体漆黑,却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一看就不是凡品。门口立着两尊石狮子,狮口衔着玉简,气势恢宏。

沈微刚走到门口,就被两个穿着统一灰袍的修士拦住了。

“请出示准入凭证。”左边的修士面无表情地说,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

沈微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那卷《裂空剑法》残篇:“我有上古功法残卷,想找你们楼里的修复师看看。”

灰袍修士接过残卷,翻看了几页,脸色微变,语气缓和了些:“请随我来。”

他领着沈微和青禾走进分楼。一楼大厅摆满了书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功法拓本,不少修士正坐在旁边的桌椅上抄写、研读,气氛安静肃穆。

穿过大厅,来到后院一间雅致的书房,灰袍修士道:“这是我们分楼的残卷修复师,刘先生。”

书房里,一个中年修士正对着一卷竹简唉声叹气,眼眶通红,桌子上还扔着几块碎裂的玉简。听到动静,他抬头看来,脸上满是疲惫和焦虑。

“刘先生,这位道友有《裂空剑法》残卷想请您看看。”灰袍修士说明来意。

刘先生却摆了摆手,有气无力道:“先放着吧,我这儿……唉,出大事了!”

他指了指桌上的碎玉简:“这是楼里刚收来的《太玄感应篇》残卷,我修复了三天,自认天衣无缝,结果昨天让一个修士试练,刚运转到第三重,就走火入魔了,现在还在楼里躺着呢!楼主说要是查不出问题,就要摘了我的牌子,把我贬去看守藏经阁了!”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竟抹起了眼泪:“我修了二十年残卷,从没出过这种错啊!”

沈微的目光落在那堆碎玉简上。在她眼里,那些碎片上的文字间,缠绕着一道极隐蔽的红线,像条细小的蛇,藏在最不起眼的注释里。

“刘先生,能让我看看吗?”沈微问道。

刘先生抬头看了她一眼,见她只是个炼气期修士,眼中闪过一丝不耐,但还是挥挥手:“看吧看吧,反正也这样了,还能看出花来不成?”

沈微拿起一块较大的碎片,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文字。

《太玄感应篇》是上古流传下来的感应类功法,讲究“以心感物,以气应天”,听起来玄妙,其实就是通过特定的气路,增强修士对外界灵气的感知力。

但这残卷上的红线,藏在“心脉引气”那一句的注释里——原文是“气沉丹田,再逆上三寸”,而残卷上被人添了个“半”字,变成了“逆上三寸半”。

就是这半寸的偏差,让原本该流经心脉外围的灵气,直接撞上了心脉主络,不引气还好,一引气就等于在心里埋了颗炸雷。

“不是您修复错了。”沈微放下碎片,语气肯定,“是原卷本身就有个‘隐形坑’。”

刘先生一愣:“不可能!这残卷是从古籍堆里翻出来的,怎么会有坑?”

“您看这里。”沈微指着碎片上的注释,“‘逆上三寸半’的‘半’字,笔锋比其他字要新,显然是后人添上去的。”

刘先生凑近了看,又拿起放大镜仔细比对,脸色渐渐变了:“真的……真的是后添的!这、这谁这么缺德啊!”

他又惊又喜,激动地抓住沈微的手:“道友!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那、那正确的应该是多少?”

“三寸。”沈微肯定道,“而且引气时要在丹田先打个转,缓冲一下,否则就算是三寸,也容易伤着心脉。”

她说着,拿起笔,在纸上画出修正后的气路图——在丹田位置画了个小小的漩涡,然后笔直向上三寸,正好避开心脉主络。

刘先生看着图纸,越看越觉得合理,拍着大腿道:“对!就是这样!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连忙拿起另一块玉简碎片,按照沈微的路线推演,果然顺畅无比,之前那种隐隐的滞涩感彻底消失了。

“太好了!这下我有救了!”刘先生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沈微连连作揖,“多谢道友!多谢道友!不知道友高姓大名?”

“沈微。”

“沈道友,”刘先生诚恳道,“大恩不言谢!你要修复《裂空剑法》是吧?包在我身上!不仅如此,我还得跟楼主好好说说你的本事!”

他想了想,又道:“我们万法楼正好缺个‘临时顾问’,负责帮着甄别残卷里的陷阱,不用坐班,还能免费进高阶功法区看书,待遇从优!沈道友有没有兴趣?”

沈微眼睛一亮。

免费进高阶功法区?这正是她想要的。

“可以。”

刘先生大喜过望,立刻拉着沈微去见分楼楼主。那楼主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听刘先生说完前因后果,又亲自验证了沈微修正的《太玄感应篇》,看向她的眼神顿时充满了惊叹和欣赏。

“好!好一个沈微!”老者抚着胡须笑道,“年纪轻轻就有这等见识,实属难得!从今日起,你就是我们万法楼的‘特邀顾问’,这是你的令牌,凭此可入各处分楼的高阶区。”

他递给沈微一块刻着“万法”二字的玉牌,又道:“楼里正好收了一批上古残卷,都堆在藏经阁,刘先生说你对阵法也有研究,正好帮着翻翻,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宝贝。”

沈微接过玉牌,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心中一阵舒畅。

从被家族嫌弃的弃子,到黑石集的“活招牌”,再到如今万法楼的特邀顾问……她的路,正一步步拓宽。

“多谢楼主。”

“去吧,刘先生带你去藏经阁。”老者笑着摆摆手。

跟着刘先生走向藏经阁的路上,青禾小声道:“小姐,我们真的能进高阶区看书了?”

沈微点头,握紧了手中的玉牌,目光望向远处那座高耸的阁楼。

那里有更多的功法,更多的“红线”,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而她,已经准备好了。

推开藏经阁厚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和灰尘的气息扑面而来。阁楼里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窗棂照进来,在空气中投下光柱,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飞舞。

一个穿着素色衣袍的青年正站在书架前,手里拿着一块软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一本蒙尘的古籍。他身形清瘦,墨发用一根木簪束起,侧脸线条干净利落,却没什么表情,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听到脚步声,他头也没抬,只是继续擦着手里的书。

刘先生压低声音对沈微道:“这是谢先生,负责看守藏经阁的,活了很久了,平时不爱说话,你别介意。”

沈微点点头,目光落在青年手边的一本《草木心经》上——那正是她之前想找的功法,据说能与草木沟通,培育灵植,但残卷缺失了关键的一句心法,一直没人能补全。

她刚想上前看看,那青年忽然拿起一本《南岭杂记》,从书架后扔了过来,声音平淡无波:

“《草木心经》第三页缺的那句,在《南岭杂记》卷七。”

沈微接住书,愣了一下。

青年却已经转过身,继续擦拭另一本古籍,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随口一说。

阳光落在他的衣袍上,安静得像一幅画。

沈微低头翻开《南岭杂记》卷七,果然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了一句与《草木心经》风格相似的注解,恰好能补上那缺失的关键心法。

她抬头看向青年的背影,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这万法楼,藏着的秘密,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