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公子,看你神情落寞,可是有心事?”一个温和而醇厚的声音从柳永的身后传来。柳永微微一怔,缓缓回头,只见是一位身着素袍的中年书生。书生面带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的暖阳,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他的目光中透着关切,仿佛能洞悉柳永心中的一切。柳永苦笑着轻轻摇摇头,无奈地说道:“不过是漂泊之人,为前程奔波,却一事无成。”书生闻言,轻轻叹了口气,感慨地说道:“我又何尝不是呢?这世间求功名者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真正能够如愿以偿者,又有几人呢?”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起来,话语间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不知不觉间,他们一同寻了个临江的小酒馆,准备稍作歇息,暂避这恼人的暮雨。
酒馆内,烛火摇曳不定,昏黄的灯光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酒香,那酒香混合着饭菜的香气,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而又宁静的世界。柳永与那中年书生对坐在一张古朴的木桌旁,桌上摆着几碟简单的小菜和一壶浊酒。小菜虽不精致,但却透着一股家常的味道。窗外,雨声淅淅沥沥,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首轻柔的乐曲,为他们的交谈轻轻地伴奏。
书生自报家门,姓苏名逸,也是一位四处游历,渴望寻求出仕机会的文人。谈及当今朝堂局势,苏逸不禁感慨万千,他微微皱起眉头,缓缓说道:“当今圣上虽求贤若渴,心怀壮志,欲振兴朝堂,造福百姓。然而,官场之中,党派纷争却如暗流涌动,从未停歇。真正有才能之人,若不依附权贵,想要出人头地,实在是难如登天。”柳永听后,心中一阵黯然,他自己便是因为不愿与那些官场之人同流合污,不愿为了仕途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才屡屡受挫,四处碰壁。
正说着,酒馆的门被猛地推开,一阵冷风裹挟着雨水如同猛兽一般灌了进来。众人不禁打了个寒颤,纷纷将目光投向门口。原来是先前码头上那对老者与女子。老者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脚步踉跄,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女子紧紧地扶着他,眼中满是焦急与担忧,她大声地喊道:“店家,可有房间让我父亲歇息?他受了风寒。”店家赶忙从柜台后迎上前,一边点头哈腰,一边热情地说道:“有有有,楼上请。”说着,便带着他们往楼上走去。
柳永心中不忍,看着那对父女狼狈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怜悯之情。他对苏逸道:“看这父女二人如此狼狈,我去看看能否帮上忙。”苏逸点头表示赞同,眼神中也透着关切。柳永上得楼去,轻轻敲开了房门。女子正焦急地守在床边,为老者擦拭额头的汗水。她的动作轻柔而又急切,眼中满是担忧之色。柳永轻声道:“姑娘,在下略通医术,能否让我为老伯看看?”女子抬头,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连忙说道:“公子若能相助,小女子感激不尽。”
柳永走到床边,微微俯身,为老者把过脉后,沉思片刻,随后开了一剂药方。他对女子说道:“姑娘,这药方可解老伯的风寒之症,你可去附近药铺抓药。”女子接过药方,匆匆离去。柳永在房中等待,期间,他打量着房间。房间布置简单,仅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行李也十分简单,只有一个破旧的包袱,放在桌子上。柳永猜测这父女二人或许也是漂泊之人,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才来到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