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话里的藤响
我是林深,S大人类学系的研究生。2025年春末的一个深夜,我在实验室整理苗族蛊术的文献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的是周宁的号码——我失踪了三个月的同门。
周宁是我最好的朋友,去年秋天他申请了校级调研项目,去西南黔桂交界的大山里调查“藤崇拜”民俗。临走前他拍着我的肩膀笑:“等我回来,给你带藤编的小玩意儿,据说那寨子的藤编能避邪。”可自从今年正月他发了条“山里信号差,别担心”的朋友圈后,就彻底失联了。我联系了他的家人,跑了学校的科研处,甚至找了当地的派出所,都没有消息。派出所的民警说,那片山区有很多未通公路的古寨,卫星地图都搜不到,说不定他是进了哪个没人的寨子,手机没电了。
但此刻,他的电话却突然打来了。
我手抖着按下接听键,耳边传来的不是周宁的声音,而是一阵沙沙的响动——像某种植物的藤蔓在粗糙的树皮上摩擦,又像蛇类爬行时鳞片的碰撞。我喊了一声“周宁”,那响动突然停了,接着是周宁的喘息声,他的声音哑得像砂纸:“林深,别来……别来青藤寨……”
“周宁,你在哪?”我急得站起来,碰倒了桌上的文献,《西南少数民族原始信仰研究》哗啦散了一地。
“藤……藤在爬……”周宁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它们缠我的脚……缠我的手……你听……”
我屏住呼吸,果然听到了——细细的、坚韧的、带着生命力的响动,像无数根青藤正在缓缓攀升,穿过泥土,穿过木板,穿过他手机的听筒,钻进我的耳朵。我突然想起周宁之前跟我说过,他调研的青藤寨里,村民们崇拜一棵“藤王”,说那藤有灵魂,能“听人话”。
“周宁,你坚持住,我马上来找你!”我抓起外套就要往门外跑。
“别来!”周宁突然尖叫起来,声音撕裂得像被掐住的猫,“它们要的是……”
电话突然断了。我盯着手机屏幕,周宁的号码还停留在通话记录里,可再打过去,已经是关机状态。
我坐在椅子上,冷汗顺着后颈流下来。实验室的空调开得很低,我却觉得浑身发烫。周宁的最后一句话没说完,但我能猜到他想说什么——它们要的是“人”。
三天后,我带着周宁的调研笔记,和我的法医朋友苏晓一起,坐上了前往黔桂交界的长途汽车。苏晓是我本科的同学,现在在市公安局刑侦队工作,她听说周宁失踪的事后,主动提出跟我一起去:“万一有什么尸体或者痕迹,我能帮上忙。”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七个小时,窗外的景色从钢筋水泥变成了连绵的青山。下午三点,我们终于到达了青藤寨所在的镇——古藤镇。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青藤寨在离镇二十公里的山里,没有公路,只能步行或者坐当地人的摩托车。
我们租了一辆摩托车,司机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叫阿强。他听说我们要去青藤寨,脸色一下子变了:“你们去那干嘛?那寨子邪得很,去年有个大学生进去,再也没出来。”
“你说的是周宁?”我抓住他的胳膊。
阿强点头:“对,就是那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说是什么研究生,要调查我们的藤崇拜。他住了半个月,后来突然就不见了。村里的人说他是‘被藤缠走了’。”